翟山坑道成为年轻人举办音乐会的好去处 从得月楼闲步而出,经过金水“国民小学”。这是一处当地黄姓家族在南洋打拼赚钱回乡建造的西洋式建筑,具有阿拉伯风味,建筑格局呈回字形,正面山头饰有精美的雕刻及鲍鱼、天使、梅花、牡丹、葡萄、凤凰等泥塑装饰,增添活泼色彩与民俗之美。金门政府于民国三十九年借来作为“国小”,为当时金门少见规模最大的学校建筑群,是许多金门老人的母校。走进金水“国小”,里面依然保持着当年的模样:中间是礼堂,两旁为教室,在这里可以来一场致青春的卖萌。金水国小除了保留一间当年的教室,其他的教室都辟成展览馆,有的是以当时的课文为蓝本,游客可以听到“国语”、“English”、“台语”和“闽南语”四种不同语言诵读的课文,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闽台特色;有的教室通过情景再现、实物展示等方式,介绍金门人出洋的血泪沧桑历史。 翌日清晨,我们直奔沙美,那里有我们要寻找的山后民俗文化村。经过10余公里的骑行,我们来到山后十八栋双落古厝,依山面海,井然有序,是旅日侨领王国珍、王敬祥父子构建分赠山后王氏族人居住的宅第,全部房舍采用闽南传统二进式建筑,承袭了泉州、漳州的建筑风貌。走进民俗村,就像到了泉州晋江的五店市,仿佛回到了家,心也安静了下来。(倪俊峰赖小玲 文/图)
|
其它热图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