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闽东:宁德十大特色演艺
周宁“鱼葬礼俗”
周宁浦源村的“鱼葬礼俗”,有800多年的历史。南宋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河南开封郑氏始祖朝奉大夫因避战乱,举家辗转迁徙至周宁浦源村。当时,因要澄清溪水,确保饮用水源卫生,就将溪中原生态自然的鲤鱼保护起来。为保护溪中鲤鱼,在村民中树立护鱼理念,郑氏先祖不惜利用自己的孙儿在抓溪中鲤鱼时,巧设“苦肉计”,以此警示族人不可随便抓溪中鲤鱼,并趁机择地建“鱼塚”,订立村规民约:“凡偷鱼者,给全村人罚酒席一次”;“溪中鲤鱼自然死亡,要给鲤鱼举行鱼葬礼俗”。浦源村人世代恪守古老的村规民约,不仅不食溪中鲤鱼,还将其奉为“神鱼”。
“鱼葬礼俗”的仪式开始时,先由村中年长者手托盛着鲤鱼的盘子走在前头,身着晚清服饰,男女老少紧跟其后,敲打着哀乐的鼓锣之声,举五色彩旗,沿溪岸而行走向“鱼塚”。“鱼塚”旁,两棵参天连理古柳杉紧紧相抱,犹如一对生死不渝的夫妻,人称“鸳鸯树”。两树之间立着的一块石碑就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鱼塚”。队伍到“鱼塚”后,将装有鲤鱼的盘子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祭坛上,首先由司仪主持开始祈祷,参加祭拜的族人,跟随司仪吟诵“鱼祭文”:“鲤鱼溪人谨以三炷馨香一卮酒,致祭于鲤鱼亡灵……表吾齐之博爱兮,惟祈尔裔蕃昌……”。村中老者在“鱼塚”前,上香、三拜九叩。最后,由村中老者将盘中鲤鱼置于鱼塚中,在鞭炮声中,完成“鱼葬礼俗”。
责任编辑:王超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