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中的这句诗,想必你很熟了。近日,漳浦县政协文史研究员林建东在漳浦发现了一方石刻,上面题刻了“源头活水来”五个字,而且有朱熹的落款。
这是朱熹的字吗?这里和朱熹有什么渊源?
林建东正清洗石刻
石刻埋在土里
字迹十分清晰
前日,海都记者和林建东一起去探访这方石刻。石刻在漳浦县大南坂镇下楼村庙内自然村清泉岩山脚下,掩埋在近一米深的土下。石刻高近1米、宽66厘米,刻面东向,镌刻楷书“源头活水来”,字为阴刻,每字约20厘米见方,落款“晦翁书”。石刻没有写明题刻的时间以及随从人员、事由等信息。尽管石刻长期掩埋在土里,但字迹仍十分清晰。
蔡远成是该石刻所处养殖场的主人,他介绍,这一带俗称“石坑”,原来是山石秀丽的山谷,清泉岩泉水从这里流过。30多年前,因为养殖需要,村民将泉水截流,造成一连串的池塘和一条渠道,池塘挖起来的泥土堆在巨石边,就把石刻掩埋了。
林建东说,漳州人都知道朱熹在漳州当过知州,当时他已经60岁了。朱熹晚年号“晦翁”,在漳州待了近两年时间,完全有可能到过清泉岩。而且“源头活水来”也出自朱熹的名句,这方石刻应该是朱熹的题刻。但是朱熹和此地到底有何渊源,史书和地方志都没有明确提到。林建东翻阅了《漳浦县志》等材料,都没有发现漳浦大南坂有“源头活水来”题刻的记载。
漳州现存朱熹石刻不多
有待考证
据福建地方史研究者杨文新在《朱熹在福建的摩崖石刻研究》一文统计,漳州现存共有3处摩崖石刻,分别是云洞岩的“溪山第一”、“石室清隐”,以及东山风动石的“河清海晏”。
该文研究了朱熹在福建的79方题刻,有楷书、行楷、行书、草书等字体,其中以楷书为最多。另外,比较常见的旁款有“晦翁”、“仲晦”(朱熹的字)、“朱熹”。
漳州知名学者李竹深说,大南坂发现的石刻是不是朱熹题写的要慎重。据他考证,《观书有感》的写作地点在江西,古人不可能把在别的地方写的诗拿来刻在漳浦。这样会显得这个人没有才华,又不伦不类。身为诗人的李竹深以自身的经验比喻说,“比如我去北京颐和园玩,游完之后兴之所至,想题一首诗。我不可能把我在漳州写过的一首旧诗抄过来,当作游颐和园的诗,这显得不伦不类。”
李竹深总结说,现存石刻明代以后题写的较多,宋朝以前的石刻保存的很少,留存下来的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后人附会翻刻出来的,这种情况古代就有了。像米芾的“第一山”,国内有不下10座山都有,泉州的清源山也有,就是这种情况。(记者朱加良 戴江海 文/图)
责任编辑: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