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百岁老寿星过生日
人民网漳州10月16日电(林长生)重阳节来临之际,在“智慧人生
教育讲堂”办得轰轰烈烈的漳浦县,一个百岁老人及超过百人家族的故事再次引起社会热切关注,“百善孝为先”的传统观念也在民间得到进一步弘扬。
今年98岁的张破坚持所做的一件事让很多人感到惊奇:一早起床,老寿星张破第一件事是站在毛主席像前,唱“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然后用闽南话说,“他为人民打反动,反动一打倒,人民生活过得好”。
百年大家,持“孝悌”中繁衍出百人规模
许氏大厝是漳浦县石榴村的一个百年大家族。现今,家族直系内亲外戚共25户,102人,年龄最长的张破老奶奶今年98岁,最小的是第四代中一周岁幼童。这个四代同堂的家族在四邻十村百社声名远扬。全家族有大学生12人,从事政务、科技、医务、教师等职业的公职人员15人,从事工商业的有19人。这其中,有中共党员9人,副科级3人、小学校长2人,高级技术职称者9人,中级职称2人,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尽职尽责,历年来有十多人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科技人员等。
说起这个中国农村基层家族的兴旺发达,许家把这一切归功于时代大背景和许家遵从的“孝悌”传统。张破的长子许先生已经年逾古稀,这个退休的高工表示,他们家感谢共产党,也为作为中国人感到自豪。
“我爸许建是个孝子,他的孝悌言行和精神是后代子孙的楷模。”许汉金说起已经仙逝的先人,充满敬仰。他说,父亲1905年生于一个贪困的农户,7岁丧父后,与母亲和小妹相依为命。作为长子的父亲不到20岁就当挑工,每个月多次挑油粮上漳州,每趟往返200里,赚点苦力钱维持全家生计。许建为孝奉母亲,抚养弟妹,坚决不肯答应本村有钱人家入赘的要求。对方家长几次登门,还在集市上让人拦着他做思想工作,他不为所动。许建的婚姻大事一直拖到30岁,才娶邻村的一个贫家女张破为妻。这件事在当时七村八社传为美谈,一直流传好几代人。
用“大写的人”树立天地正气。村里人介绍说,1922年,许建和同村的7位青年农友组织“孝子会”行善报恩。当时,村庄瘟疫大流行,很多家庭面临灭门灭族危险。“孝子会”主张救族奉亲,帮助许多病亡家庭度难关。在村民绝望的困境中,“孝子会”按民间习俗亲自到神秘的龙湖祭神,还多方设法为贫病交加的家庭治病。瘟疫很快过去了。直到今天,因为“孝子会”而在村头建的一座莱祖的小庙还香火旺盛。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村民还用淡饭香菜祭奉纪念。而许建因为孝顺和为人正派诚实,解放后被选为农会土改领导成员,负责减租减息、土地改革。他担任生产队长十几年,还被评为县劳模、农业技术能手,参加地区农业技术交流会议等活动。1971年,这位生于晚清末年的孝子病故,享年67岁。许建的美德由他的媳妇张破传承下来至今。
忠孝传世,言传身教“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许建的妻子张破16岁嫁入许家,深受丈夫影响,成为乡里贤妻良母的典型。她相夫教子,抚养五子二女。在温饱都难保证的年月,她勤俭持家,从牙缝里抠出粮食培养出2个大学生,2个中专生和一个高中生。
1957年9日,大儿子许汉金考上大学。在大儿子离家上福州报到前一天,张破生下第5子。双喜临门值得庆贺,而全家只有85元可以使用,她把其中40元留给大儿子上大学。第二天,许建步行十里路赶到县城汽车站,硬把25元塞进大儿子衣袋,说是妈妈交代“穷家富路”,出外用钱多要多带。一句话说得儿子热泪滚滚,他不知道妈妈是怎么坐月子养身体。
张破的好心肠在村里至今流传。有个邻居跳井自杀,她把对方家中无人抚养的幼童接来供养了几年;她每天亲自送食物,照顾一个瘫痪在床的孤独老妇人直至对方亡故。村里来了遭日寇侵害的广东难民,她也对妇女和儿童多方照料。解放前后十几年,受她照顾和帮助的妇女和幼儿也有七八人。老人的外孙陈智凯经常从慈祥的妈妈那里得知外婆的感人事迹,也还记得去外婆家做客时一起给村里孤寡老人送饭的场景。如今,许家后人也在坚持做各种善事中传承这一美德。村里人都说:老奶奶“善举得福报”,如今儿孙满堂。
在长辈孝悌持家的家族文化环境熏陶下,儿孙们也践行“百善孝为先”、“敬老爱幼”及“和睦四邻”的家训并作为自己日常行为准则。随着闽南这种民间特色家风传承熏陶,许家的人丁也从原来的30多人发展到现在100多人。
近30多年来,儿孙们把以孝悌为核心的家族文化发扬光大。这种淳朴的人伦观念也从老人这一辈落实到各自小家,自然而然地形成大家族的生活准则和活动规律。28年前,各自成家的许家兄弟还定下为老人颐养天年的新计划。5个儿子继续轮流侍奉母亲,哪怕自己退休了也亲自照顾母亲的日常起居。实行28年来,女儿们和孙子孙女、重孙也都不时自觉来陪伴老人。从老人70大寿到如今98岁高寿,每年的寿辰成为家族固定的盛大节日。家族给老人储存备用金,而老人凡内亲外戚之孙、玄孙辈有人考上高中、中专、大专、大学者,老人都会送红包给他们,鼓励笃学上进。
在许家,祭祀是一个最重视的活动。每年的不同时候,他们都要对列祖列宗进行慎终追远的祭拜。除清明扫墓之外,先祖忌日和传统大节日都要举行简朴的祭祀活动,以铭记宗功祖德,开启绵延子孙的福泽。
后记:
最近,在漳浦某企业举办的九月重阳“开心父母”敬老孝亲影像征集投票大奖赛中,许家的张奶奶的图片被其孙女许彦华发到网上后,大赛中869号的她的投票率居高不下,截止16日上午,她还稳居冠军位置。网友许秀观留言说:彦华,你家百岁大美人真的太美,羡慕你们有福气!而网友“小一”也表示:我奶奶如果也在,也该百岁了,子孙绕膝,也像照片上的许奶奶该多幸福!
从10月5日开始的这场比赛,单15日截止报名的这一天就有上千网友投票支持百岁老人张破,票数也突破2万。即将在重阳节前夕截止的活动中,一路领先的许家张破奶奶可望获得好成绩。
在比赛中,把家中长辈笑脸放到网上的参赛者之间也友好交流。作为竞争者,彼此还相互评论相互祝福,让这场“尊老”的比赛也多了一些温馨。
对于参加比赛,许家人表示,他们并不在乎是否冠军,而是希望让世人知道家族的人丁兴旺,更好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的孝悌美德。

98岁的老寿星张破

108颗佛珠和墙上毛泽东像也是老人的精神寄托

老人每天要对毛泽东像说话

亲人陪老寿星聊天

生命的迭代传承中充满奇迹

一百多号人的全家福

有老人的家中就有天伦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