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泰珪后村:古村演绎“双簧记”
长泰珪后村古厝吸引众多游客
“太难得了,现在还能看到这么多不同朝代的完整古建筑,真是大饱眼福!”国庆期间,素有“闽南文化大观园”的长泰县岩溪镇珪后村古民居,让众多游客啧啧称奇。
珪后村祖厝不远处是漳州闽南生态文化走廊檺林驿站的建筑原型——叶文龙故居,叶文龙的媳妇叶胡椒老阿婆说,经过整治,古大厝恢复了生机。
而这一变化源于一场古村保护行动。
想民之所需
故事还得从2014年说起。家住珪后村祖厝旁的叶龙关向笔者介绍,原来这里都是破旧散乱的土坯房,旱厕、猪圈遍布村庄的每个角落,特别是看着村里曾经辉煌的名居古厝日渐凄凉,他感到十分惋惜。
“村庄急需‘整容’!”在几次村民代表大会上,“建设美丽乡村”的呼声高涨。
“我们村里有唐代的庙宇、宋代的宗祠、明代的城堡、清代民国时期的民居将近30座,有庵庙宫亭10座、楼寨桥堡23座、古墓11座以及两棵唐代古樟树和随处可见的池塘、水井、作坊、牌匾、名人字画,件件是祖传的宝,我们有责任保护好。”村主任叶舜强说。
新村需建设,古村也要保护,该怎么整?一道难题摆在大家面前。
“在整治中保护,在传承中发展!”村支书叶高发说,通过集思广益,村里头决定唱“双簧”:一边是制定村庄整体规划,按照规划分期分批进行“美丽乡村”扫盲和旧村改造,配套建设乡村公园、学校等公共活动场所;一边是开展古村保护行动,整理古迹名居,邀请设计院调查设计,开发乡村文化旅游资源,擦亮“历史文化名村”新名片。
于是,一场有声有色的“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开展起来。
![]() |
![]() |
责任编辑:王超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