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兵的军礼。
老两口正兴致勃勃地玩电脑游戏。
柴老离休后,将1939年参加革命至离休前的合影按时间顺序整理清楚。
东南网10月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辉 通讯员 余福 图/文)
7月21日下午,阵雨初歇。在三明梅列区红岩新村一套普通的单元房内,我们见到了95岁的柴春林老人。柴老是山西翼城县人,1939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离休前任三明地委组织部副部长。
“现在他呀,每天一有空就看抗战电视呢。”柴老的爱人一看到我们,就笑着说,“听说你们要来,中午都没有午睡。”
柴老忆起旧日,语气低沉。他告诉我们,自己16岁还在初中念书的时候,就接触过《醒翼》等进步刊物,经常参加抗日救国宣传活动,“晚上写好一条条抗日标语,然后大伙就一起上街张贴”。
1938年初,柴老被选派参加县牺盟会开办的军政干部训练班学习。学习结束后,柴老被分配到店上乡、张家腰乡任特派员,成为翼城县三区牺盟会的一名宣传干部。
“1938年3月4日,日军首次侵犯翼城。”对于这个日子,柴老记忆犹新。当年10月,盘踞在同蒲线上的日军调集2000多人,由曲沃又一次入侵翼城。他们沿曲高公路直扑东西坞岭地区,在那里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大屠杀。“鬼子在高家垣、刘庄窑两个小村子里,一天就杀死了50多名无辜百姓。”说到这里,老人眼里闪着泪光。
1939年12月,阎锡山制造了震惊全国的“十二月事变”,组织上决定让柴春林回乡隐蔽。“我就在老家大营里村的小学任教员,以此为掩护,发动老百姓成立农民救国会,为抗日军队输送兵员和粮食,补充军鞋、军衣等物资。”柴春林说。
“当时,我也参加过一次伏击战。”老人告诉我们,1945年3月,抗日游击队得到一份可靠情报,决定利用牢寨这个地方的有利地形,对鬼子进行伏击。鬼子被打得措手不及, 28名鬼子当场丧命,而我们无一伤亡。“这场仗打得真解气!”
责任编辑: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