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火炉:每天背着上百斤通信设备
说起战场的经历,刘火炉很激动,胜利的喜悦和对战友的怀念在他的言语中相互交织。
孙辈绕膝,小曾孙每次来都要坐在刘老腿边。
东南网9月2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王毅 图 通讯员 陈鑫炜 文)刘火炉出生于1922年,20岁参军当兵,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30岁转业回乡担任村干部。他曾是中国远征军第五十三军第116师师部电话连战士,是全国为数不多仍健在的远征军抗战老兵之一。
“我不是英雄,只是那段残酷战争的幸存者。”1942年,当时刘火炉20岁,两个兄弟在马来西亚,他被抓去当壮丁,之后被送去训练,编入江西的一个连队里,“有老乡约我一起跑,我说不跑,我兄弟三人,一定要有人参加抗日”。
几经辗转,刘火炉被编入第五十三军第116师师部电话连,成为中国远征军的一员。作为一名通信兵,他每天要背着上百斤的通信设备,“负责师长和团长的通话”。
1944年5月,为打通中国抗日战场的保障通道——滇缅公路,中国抗日军队以腾冲为主攻方向,开始了滇西大反攻,刘火炉所在的五十三军参加了光复腾冲战役。
1944年8月,战士们分东北两路直击腾冲,相继拔掉日本人构建的外围阵地,将敌人全部压缩到腾冲城内,由于城内房屋相连,日军利用民房家家设防、巷巷筑堡,战斗异常血腥惨烈。
刘火炉回忆起那段岁月,眼眶湿润:“作为通信兵要去接通被炸断的电话线,一次,身边的两位战友倒下再也没有起来。”说到这里,老人轻轻摆了摆手:“不说了,不说了……”
“我们在云南打了整整4个月,9月收复腾冲后才离开。”刘火炉说,之后部队又调往越南,在河内接受日军投降。
1947年,刘火炉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在北京稽查总政司令部担任通讯班长,立三等功一次,并被评为二等模范。1952年,他复员回乡担任村干部。
“赶上今天这么好的生活,知足了。”老人笑着说。
责任编辑:王超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