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人文福建> 八闽动态 > 正文
为传统产业注入创意新基因 晋江启动文化产业周
http://wmf.fjsen.com 2015-09-22 10:50:30 谢玉妹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9月22日讯(本网记者 谢玉妹)“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没文化,城市就会失去生命力。”为彰显“大美晋江”文化活力,推动文化产业和传统产业融合发展,2015年晋江市文化产业周暨网络文化节于9月21日启动。文化创意、动漫网络、广告传媒和民俗文化等四大系列,32项活动将让市民在一周内充分享受这场充满创意的文化饕餮盛宴。

作为一座以工业制造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在新常态下,晋江传统制造产业的发展面临转型难、升级难的瓶颈。此次文化产业周活动,是晋江市委、市政府激活文化创意基因、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一次新尝试,力求通过展示晋江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态势和新亮点,为晋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创意设计新基因,让强大的晋江“智造”成为品牌之都新名片。

其中,在文化创意系列方面将举行2015年福建省“海峡杯”工业设计(晋江)大赛颁奖仪式及成果对接会、3D应用交流体验系列活动、海峡两岸大学生创意设计工作坊成果展、海西创客大街暨海西创客学院发布仪式、文创游牧市集等;在动漫网络系列方面,将举办婴童文创园开园仪式暨“畅想体验·快乐年华”体验活动、泉州市动漫产业创新发展论坛、共赢“互联网 ”金牌论坛等;在广告传媒系列方面,将举行洪山文创园微电影首映、“创城·创意”公益广告大赛入围作品展等;在民俗文化系列方面,将举行“我们的节日”中秋文化节、两岸文化艺术大讲堂、第三届闽台(围头)海峡乡村旅游文化节、第二批晋江“伴手礼”评选展示及系列文艺演出等。

今年文化产业周上,晋江将举办第二届网络文化节,借助互联网平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网络文化繁荣发展,并呼吁社会大众从自身做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决抵制、摒弃不良网络行为,共同维护、建设清朗健康的互联网环境。作为第二届网络文化节的重头项目,晋江还举行了“百万文化惠民电子券大放送”活动,通过发放消费券的方式,由政府财政出钱为群众进行文化消费买单,以此鼓励文化消费,提升城市文化品味形象,丰富“东亚文化之都”品牌内涵。

据晋江市人民政府市长刘文儒介绍,晋江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把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贯穿新型城镇化始终,牢固树立“大文化”理念,按照“固态保护、活态传承、业态提升”的思路,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并设立5000万元专项资金,着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文化发展永无止境。衷心希望广大文化工作者、业界企业、文化团体抓住机遇,创新发展,推出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文化产品,提供更多有意义有品位有市场的文化服务,更好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启动仪式上还颁发了2015年晋江市第一批文化产业政策资金和专项资金,并聘任18位专家、学者、本土企业家等为晋江市文化产业发展专家顾问团。

责任编辑:王超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