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秀英:1921年生于山东省广饶县油郭乡,抗战时期担任山东抗日妇女救国会会长,负责后勤保障,为八路军提供粮食、棉鞋等物资。现居芗城区。
东南网漳州9月21日讯(林青青 陈烨玲 林志强陈志远)见到我们前来拜访,今年已经95岁高龄的丁秀英十分开心,一见面就紧紧握着我们的手。丁老说,曾经的抗战经历是她一辈子不可磨灭的记忆。
1945年,丁秀英加入了村里的民兵队伍,担任山东抗日妇女救国会会长、油郭乡乡委委员,组织15个村开展敌后抗战工作。带领民兵、村里的妇女为八路军提供后勤保障:
“我们给八路军送粮食,就是扁担挑着给他送粮食。八路军打战是很苦,可是没有后勤供他他也没有办法打战。后勤工作就是给八路军送粮食,送吃的,送穿的。”
抗战期间,丁秀英和其他民兵经常利用深夜鬼子休息,一起将粮食等物资送到八路军那儿。为了方便与敌军作战,村民们在村与村之间挖了许多一米多深的壕沟,日军前来扫荡时,就躲到里面。丁秀英说,他们就是凭借对地形的熟悉,巧妙避开日本兵,将物资运送到八路军那儿。但有一次,日本鬼子来扫荡时,因为忙于工作,丁秀英来不及隐蔽,只好带着两个只有两三岁的女儿藏身高粱地三天三夜,两个女儿不幸因此饿死。每每想起,老人都难掩泪水:
“我两个女孩子都死了。一想起两个孩子就哭,我两个孩子说妈,我要吃,我没有办法。”
虽然从事的是敌后抗战工作,但丁秀英面临的危险并不比前线少。1945年2月,八路军渤海军区直属团攻打临近的惠民县。一天晚上,她正组织妇女救国会成员和民兵开会,却遇上日军和伪军突袭,丁秀英赶紧下令组织突围。快天亮时,敌人开始往回撤。负责监视的民兵发现,一小支日军和伪军队伍因携带枪支、粮食等物资较多,落在了队伍后面。丁秀英觉得这是一个好时机,当即组织民兵打了一次漂亮的伏击战,缴获了敌人的物资。
丁秀英一家人都投身于抗战工作。1945年1月,她的丈夫高长峻加入八路军渤海军区直属团,战斗在前线。夫妻两人因此聚少离多,一年难得见上一面:
“他当兵,打日本鬼子,我在家里工作。我感觉很光荣一样参军好。我们喜欢去参军。”
高长峻攻打金门负伤后转业到漳州,丁秀英跟随丈夫定居漳州。如今,丁秀英自己会买菜做饭洗衣服,生活平静,子女孝顺,老人很满足:
“觉得很光荣,替人民服务,救了很多人。现在很幸福,生活很好。”
【相关链接】:
妇救会
“妇救会”是“妇女救国会”的简称。在中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中,全国各地的妇女纷纷组织成立妇救会。妇女救国会在当时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妇女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准备军鞋、军粮等军需物资,照顾伤病员,并以隐蔽的身份参加各种爱国活动。在爱国救国运动中,她们打着“天下兴亡,匹妇有责”的响亮口号,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团结广大妇女,奔走呼号,支援抗战,为挽救危难中的祖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充分显示了妇女在革命抗战中所发挥的坚强作用。
责任编辑: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