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文明风> 热点图片 > 正文
走出历史深处的福建屏南漈下村:古韵犹存美如画(高清)
2015-09-17 09:43:28 詹托荣 李章亮 邹家骅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波光里的艳影。邹家骅摄

人民网宁德9月16日电(詹托荣 李章亮邹家骅)闽东屏南是旅游大县,白水洋、鸳鸯溪以其自然奇景闻名遐迩,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漈下村是更是屏南人的骄傲。

人民网记者日前慕名来到漈下村,飞凤山、马鞍山、鸟岗山、文笔峰四围环护,一条小溪,从高处流下,纵穿南北,溪水不舍昼夜,两岸参差人家。据村里老者介绍,漈下村于明正统二年开基,至今已有570多年的历史。

村庄坐东朝西,庐舍依山沿溪构筑,整个古村建筑成“臼”字,这是因为明末清初时盗匪众生,政局动荡不安。故整个村庄周围建起城墙、城门楼、村庄故民居建筑布局成“臼”字形,即活的意思,土匪来时,可四通八达,便于避难和防御。

走进村子可以感受到浓浓的明清遗风,古建筑颇具特色,名胜古迹甚多,历史文化气息浓厚。这里是清代名将甘国宝祖居地,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是古代宗法制度及涉台法缘古村落的典型代表,集村落文化、名人文化、武术文化、农耕文化、宗教文化、生态文化于一体。

千百年来,村中男女春种秋收,村外田园风飘雨洒,平静得如水。记者在村里漫步,与村民聊天,体会到的是这个从历史深处走出古村的灵气。

  穿村而过的溪流不止,古朴村庄才充满活力。邹家骅摄

  溪水不舍昼夜,两岸参差人家。邹家骅摄

  横跨溪流的廊桥——聚宝桥。邹家骅摄

  花桥,又是风景桥,是全村群众活动中心。邹家骅

  飞来庙,当地俗称水尾殿,祀“飞来大王”。邹家骅摄

  明代古城门的城门上题“漈水安澜”,秀丽耀眼。邹家骅摄

  古城墙。邹家骅摄

  溪光倒影村色美。邹家骅摄

  古韵犹存的漈下村。邹家骅摄

  村里古建筑颇具特色,名胜古迹甚多。邹家骅摄

  水车,还在吱吱地转着。邹家骅摄

  溪里的锦鲤鱼。邹家骅摄

 

其它热图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