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百年历史的仙游县榜头镇光明中路古街,蕴含着辉煌厚重的仙商文化内涵,如何在保护古街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开发,从而使之成为“中国古典家具之都”核心区和发源地的榜头镇商贸旅游的新坐标、新名片?眼下,榜头镇已经开始筹备规划古街整体提升改造的前期工作,计划于2016年初开始动工,并于2016年底基本完工。
■清末民初:
金融发达见证仙商传奇
9月1日,记者来到榜头光明中路老街,漫步其中,仿佛穿越时光隧道。夹着青石板的狭窄街道,黑瓦红门,透出浓浓的古风雅韵。每一块瓦片似乎都在讲述一个个故事,凝固着一段段历史。
说起古街的历史,榜头一学校陈姓历史老师说,光明中路老街是一条具有百年历史的文化老街,全程约581.5米,自清初已形成,称坂头市,清末民国初更名为榜头街。民国12年,有横街、店铺30多间。是年,始建顶街、下街,人流集聚,商业繁荣。
据介绍,清代以前“榜头”原名“坂头”,清中后期才有榜头市和榜头街的叫法。榜头宋代属修德乡易乐里,明代属下区折桂里,这一点在明弘治《兴化府志》卷十的“折桂里”条中出现的“坂头”地名可以证实。
清末至民国初,榜头街名出现的同时,榜头街商贸亦空前繁荣,不但经营的商品种类繁多,还有不少来自境外的商品,同时也出现了批发和收购的各种商行,如粮豆、食油、烟草、茶叶、纱布等行业,还出现了如“阜通”票局这样的金融行业。一时间,榜头街成为人家稠密、商贾辐辏、物货充斥的闹市。
如今看到的老街,两侧房屋多为民国初期建造的两层土木结构建筑,基本一层是商铺,整体为商住两用。古老的店铺外,古老的窗棂和斑驳陆离的木排门,显示着岁月的沧桑,给人一股厚重的历史感,依稀可见当年这里商贾云集、游人如织的繁华。
漫步古街,可见雕刻、龙袍刺绣、扎灯笼、传统糕点等民间手工艺人散落其间,市井小巷,民风淳朴,底蕴深厚,别具一番韵味。
■上世纪90年代:
百年遗存搬上经典银幕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历史的变迁,榜头街整体风貌保存较好,已逐渐成为仙游榜头一条特色的民国文化遗产老街。
谈到古街的知名度时,住在古街的市民郑荣富说,上世纪90年代,获得广播电影电视部1988年度优秀影片奖、第九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的经典影片《阴阳界》曾经来到古街取景拍摄,一时间,古街的知名度大大提升。
据悉,该片是《欢乐英雄》的续篇,故事围绕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福建闽南地区所进行的不同村落之间、反动派与百姓之间、我党地下工作者与国民党反动派及其爪牙之间所进行的错综复杂的斗争展开。该片充分体现出了榜头古街浓郁的民国地方风情,展示了古街的魅力。
走在古街上,两边有妇女在晾衣服,有小孩在街道上玩耍,几个老年人泡了杯清茶,坐在椅子上悠闲自得,偶尔看到摩托车、自行车等穿梭其中。
虽然现在街道两侧的土墙、红柱子已显出年迈体弱般的病态,但却丝毫不会影响到榜头人对其的由衷热爱。郑荣富说,逢年过节的时候,古街上火红的灯笼、彩旗、花灯等各种喜庆装饰着街道,人来人往、熙熙攘攘,购年货、添新衣,喧闹声、嘈杂声还有欢笑声此起彼伏,古街风情四溢,氛围相当浓烈。
街上的老居民们说,从小在老街生活,有很深的感情,街坊邻居都很好,没事的时候对门聊天。如今看着老房子破旧不堪,各种设备老化带来种种隐患,周围也逐渐有人建起崭新的楼房,街道新旧不一,较为杂乱,心里十分难过。
责任编辑: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