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侨机工到达国内时受欢迎的场面。
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成立大会在南洋华侨中学礼堂举行。(本组图/陈嘉庚纪念馆提供)
【编者按】
为献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集美区委宣传部、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集美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的三集广播剧《陈嘉庚与南侨机工——再会吧,南洋》(闽南话版),近期在海峡两岸16家广播电台播出,引起不少反响。
这部广播剧以陈嘉庚和南侨机工的抗战史实为创作基础:1939年,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为危急的时刻,集美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应国民政府请求,由南侨总会组织3000多名华侨汽车司机与机修人员组成“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史称“南侨机工”),从南洋回到祖国参加抗日战争。南侨机工把滇缅公路当做战场,以汽车为武器闯出一条血路,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以汗水、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海外中华儿女爱国主义的光辉篇章。
今天,本报刊选部分专家、学者、听众对本剧的感想及评论文章,并邀请该剧编剧谈创作体会。
本报记者 应洁 整理
1
华侨博物院原院长 陈毅明
小故事展现大视野
闽南话广播连续剧《陈嘉庚与南侨机工——再会吧,南洋》,于8月31日开播了。这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共厦门市集美区委宣传部携手录制的“9·3”纪念日献礼,是抗战题材的成功之作。
集美区多年来以“陈嘉庚”为核心内容打造美丽人文之乡,极具特色。这次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合作创作广播剧,选项确定抗日战争时期的陈嘉庚,选题确定与陈嘉庚相关连的南侨机工。这是独具匠心的大视野之选。
陈嘉庚,一个大写的中国人。他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广播剧创作组选择的是南侨总会主席的陈嘉庚,而且全剧就从他无情揭露好友汪精卫投降卖国,发出伟大的11字“电报提案”开始。
南侨机工是规模最大、贡献与牺牲最多的一个华侨抗日群体。南侨机工全称“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既指该服务团群体,也指服务团的成员个人。这部闽南话广播连续剧,讲的是三位华侨青年响应陈嘉庚号召,报名参加南侨机工服务团,直至登船起程,告别第二故乡南洋回国的故事。在话音里传递给听众的是这三个华侨青年各自心理的、家庭的前所未有的激荡。你或许听着听着,你会被故事人物内心的纠结痛苦和壮烈情怀感动得泪流满面。
剧组在查阅资料和采风的过程中,深深被南侨机工的故事所感动。故事里三个人的原型杨保华、汤耀荣和白雪娇做出以身许国、勇赴国难抉择的心路历程,尤其让剧作者薛伟强受震撼。他把自己融入南侨机工的世界里,他编写的故事,抒发的既是华侨青年的情怀,也是他自己的感情。
陈嘉庚在中国全民族的抗日战争期间,在海外华侨同仇敌忾、风起云涌的抗日救国、捍卫世界和平的热潮中,成长为中外历史仅见的南洋华侨的政治领袖,成长为独一无二的“华侨旗帜、民族光辉”。在剧里,陈嘉庚的戏不多,主要通过他和白雪芸(原型白雪娇)的对白及三位机工的言谈,展现他为国担当,擎起南侨总会大旗,带领南洋800万侨胞,以财力、物力、人力支援祖国抗战的气势恢宏的壮阔情景。
听着剧中的战争背景音乐,听着贯穿全剧的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再会吧,南洋》,听着人们集会卖爱国花、演讲、报名、送别、对话,熙熙攘攘,轰轰烈烈,你的脑海里将会呈现出祖国山河破碎烽火连天的场面,心里头会久久回荡着南侨机工出发时那如泣如诉如泉赴壑的歌声:“你不见尸横着长白山,血流着黑龙江?这是中华民族的存亡!再会吧,南洋!我们要去争取一线光明的希望!”
伟哉,陈嘉庚!伟哉,南侨机工!
2
集美大学教授、集美陈嘉庚研究会
副会长 陈经华
一曲豪壮的
赤子骊歌
1939年,陈嘉庚组织3200名南侨机工回国服务,在中国唯一国际通道,千里的滇缅公路上运送抗战物质,保证抗战的后勤给养。南侨机工,舍弃亲情、爱情,抛弃家族财产,放弃安逸舒适的生活,离开远离战争的南洋,不畏艰难,不怕苦,不怕死,回国参战,和祖国人民一道,用血肉之躯筑起抗击日寇新的长城。《陈嘉庚与南侨机工——再会吧,南洋》就是记述这段历史的故事。
故事集中描写了白雪芸、罗保华、汤惠民三人应征参加南侨机工回国服务团的故事,三人的故事各有特色,因而具有各自的代表性,故事时而“话分两头,各说一方“,时而“分而复合”汇聚一起,交错有致,三股合一,不断推进,拧成一股绳。从头至尾,全剧没有一个“反面人物”,但故事却跌宕起伏,步步深入,引人入胜。剧中的三个主要人物都是筹赈会的积极分子,在捐钱捐物出力层面上都是先进典型,在回国参战这场生死考验面前,也都能挺身而出,没有任何犹豫,问题就出在各自生活环境中的制约因素。
白雪芸是富家独女,是在厦门大学受过充满爱国思想教育的女性,她父亲是陈嘉庚属下的重要人物,她本人就在陈嘉庚领导下的筹赈会工作。她满腔爱国热情,一心想回国参战,只是自己是个女儿身,不能应征。她又是白家财产的继承人,父母不予放行。
罗保华生于爱国世家,父亲对他自小寄予厚望,给他取名“保华”就是要他保卫中华。他的阻力来自家庭,也来自女友,亲情、爱情和爱国的热情搅合在一起,演出一出“忠”、“孝”、“仁”、“义”之间痛苦取舍的大戏。
妨碍汤惠民下达决心奔赴国难的是老祖母没人照顾。最后让他下定决心走出家门的是鬼子的刺刀夺去了他母亲和全村千口人的性命,燃起了他胸中的复仇之火。汤惠民离家一步三回头的场面让人特别揪心,他的磕头和嚎啕更让人撕肝裂肺。
这三个人都有生活原型,名字也和原型靠得很近。他们是杨保华、吴惠民、白雪娇。现实中的英雄事迹就十分感人,历来就被作为南侨机工的典型,通过这三个人物和其他人物的塑造,成功地再现了南侨机工的整体面貌,反映了海外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
本剧对陈嘉庚的描写篇幅不小,从多个侧面刻画陈嘉庚的想象。陈嘉庚是行动的巨人,也是一个很有煽动力的演讲家。剧本前后安排了三场大篇幅的演讲,还有几段慷慨激昂的陈词,都很感人,但还可以更感人。此外,他和李清泉、庄西言的商谈,和白雪芸的谈话以及到白家做客与主人的交谈,都从不同侧面表现了陈嘉庚的风采和人格魅力。
广播剧《陈嘉庚与南侨机工——再会吧,南洋》是一部成功的作品,它是一部南洋华夏子孙奔赴祖国救亡图存的战歌,是一曲南洋热血青年豪壮的骊歌。
3
华侨大学教授、云南省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历史研究会名誉会长 林少川
让嘉庚精神得到传承
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之际,抗战题材广播剧《陈嘉庚与南侨机工——再会吧,南洋》,最近在两岸16家电台同步播出。作为该剧的顾问,我应邀出席开播仪式与研讨会,感到特别高兴。
作为南侨机工历史的研究者,1987年起,我就只身沿着滇缅公路考察南侨机工史迹,深入云南、四川、贵州、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海南八省六十多个市县进行采访,寻踪觅迹,访遍海角天涯,终于对当时(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内幸存的一百多位南侨机工及部分遗属作了详细的专题采访,于1994年出版《陈嘉庚与南侨机工》一书,向抗战胜利50年献礼。在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之际,我将20年前出版的《陈嘉庚与南侨机工》进行修订增补再版,以《烽火赤子心——滇缅公路上的南侨机工》一书出版。
我认为,通过两岸合作以广播剧的艺术传播,不仅是在陈嘉庚的故乡,而且在海峡两岸、海内海外,更高地举起陈嘉庚旗帜,弘扬陈嘉庚精神,具有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这部剧的开播,将让更多人知道陈嘉庚和南侨机工的历史壮举、赤子功勋,让嘉庚精神在更广范围内得到传承。
此次听了广播剧,我感到强烈震憾,被《陈嘉庚与南侨机工——再会吧,南洋》的艺术魅力深深地吸引住了。我认为,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这一历史时刻,这部广播剧的开播,毫无疑问将产生更大、更积极的影响:让更多人知道陈嘉庚和南侨机工的历史壮举,让嘉庚精神在更广范围内得到传承。该剧作为弘扬嘉庚精神的文艺精品,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将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引导人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4
集美大学宣传部副部长、集美区文联副主席 华晓春
赤子情怀写春秋
电波流转,激情涌动。听完广播剧《陈嘉庚与南侨机工——再会吧,南洋》,心里被剧里汹涌的南洋华侨舍家为国的赤子情怀深深激荡。广播剧《陈嘉庚与南侨机工——再会吧,南洋》真实再现的正是陈嘉庚先生领导的南侨总会在南洋征召南侨机工期间发生的动人故事,剧中塑造的罗保华、汤惠民、白雪芸等南侨机工人物形象正是当年应召机工团员的典型,他们中间有汽车司机或修理工,有商人、学生,有的家庭相当富裕,拥有大型商店和橡胶园,极少数成家有子女,大多数还是未婚青年。当祖国遭受暴敌侵略,当听到祖国的召唤,在“忠”与“孝”、“家”与“国”中他们作出了艰难却是毅然的抉择。
广播剧还成功塑造了陈嘉庚、庄西言、李清泉等华侨领袖的形象,表现出了一代伟人在抗战中的卓越胆识和贡献;同时,塑造出了罗振宇、曾晶晶、汤祖母等一系列南侨机工家属形象,真实再现了他(她)们送子、送郎参加机工的矛盾、难舍、生离死别的动人情怀。全剧以亲情、爱情的情感线为主,最后归结到民族大义的“大爱”脉络——是该广播剧之所以感人和成功的关键。而广播剧以闽南话演播,也符合陈嘉庚讲闽南话和南洋华侨多讲闽南话的事实,适合走进两岸听众的视野,更容易走进海内外华侨的心里。
同时,因广播剧自身的特点,通过语音和场景的再现,更契合听众“再造”出自己心中的南侨机工形象,使得每一位听众都能浮现出有“自己”特色的华侨领袖和南侨机工形象,是在“读图时代”对南侨机工形象塑造的一次成功挑战。多年来,陈嘉庚的故乡——集美区积极推动陈嘉庚精神的弘扬与传承工作,此次广播剧在两岸16家电台同步开播,无疑又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南侨机工赴国难,赤子情怀写春秋。南侨机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的不可磨灭贡献,我们永志不忘。
5
厦门广电集团新媒体中心主任、高级编辑 林小勇
在乡音中重温嘉庚精神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广播剧《陈嘉庚与南侨机工——再会吧,南洋》,以闽南话广播剧形式再现了陈嘉庚先生和南侨机工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让人在感受闽南话广播艺术的同时,再次被嘉庚先生的爱国精神感动,为南侨机工为祖国做出的重要贡献心生敬意。
南侨机工的故事尘封多年,由于种种原因,比起飞虎队、远征军,南侨机工的知名度不算高。广播剧《陈嘉庚与南侨机工——再会吧,南洋》根据历史事实以及搜集来的资料,通过文学创作和艺术加工,再现了南侨机工不顾一切回国参加抗战的英雄事迹,这是一群令人敬佩的伟大而又平凡的炎黄子孙,他们的爱国情操与奉献精神是何等高尚!剧中充分表现了陈嘉庚先生与南侨机工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勇于担当的民族责任精神,表达了对陈嘉庚先生和南侨机工为祖国做出重要贡献的衷心敬意,传播了正能量,弘扬了主旋律。
嘉庚先生,厦门市集美区人,一生多说闽南话(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发言也是讲闽南话),这些南侨机工大多籍贯广东(包括海南)、福建。此次听到的《陈嘉庚与南侨机工——再会吧,南洋》,其最大特点就是以闽南话广播剧形式制作和播出。此剧集结了闽南话广播协作网两岸成员单位的精干力量,两岸闽南话优秀播音员、主持人联袂演播,剧中的闽南话播音艺术高超,让人在感慨闽南话语言魅力的同时又倍感亲切,本土乡音自然而然地表现了陈嘉庚先生及主要人物的爱国情感,而通过闽南话重现了这些南侨机工毅然回国的可歌可泣故事,既让人倍感熟悉和亲切,也有利于让海内外更多闽南籍乡亲听众了解这段抗战历史,传播南侨机工对抗日历史所做的卓越贡献,弘扬陈嘉庚先生、南侨机工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虽然只是短短的3集,却有着太多关于同仇敌忾、义薄云天的情节,以及太多的悲欢离合、苦痛和悲怆、执著与坚守。这些血肉丰满的形象再现这场近百年来华侨史上最集中、最有组织、影响最为深远的爱国壮举,给听众带来思想上的震撼。
6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主播 方黎
父亲的背影
“在我的印象中,父亲的背有点驼,很苍老,总是穿着劳动布的机械服”,这是陈达娅对自己的父亲最深刻的印象。与陈达娅的这次见面,是在云南昆明,这是我们的第一次见面。她是一位临床医学医生,我们的交谈就是在她的办公室里进行的。
“我的父亲,是个很勤俭的人”。在陈达娅口中这个很勤俭的父亲陈昭藻,他就是我们此行寻找的人——南侨机工。陈达娅的父亲陈昭藻就是南侨机工,39岁的他是当年报名时年纪最大的一位。
就在这条1146公里崎岖艰险的“抗战生命线”上,从1939年到1942年,南侨机工运送军需物资总计45万吨,最后有三分之一的人长眠于此,也就是说,在这条公路上,平均每一公里就有一位南侨机工的英魂。
“父亲在世的时候,从来没有提过他是南侨机工”,在陈达娅的回忆中,父亲话不多,也知字不提他的这段过去。直到2000年,她和几位南侨机工的幸存者重走滇缅公路,才让她真正开始理解父亲。“我看到罗开瑚和翁家贵老人对着这段公路,说了一声‘战友,我们回来看你们了’”,就是“战友”这个词,让陈达娅一下子感到父亲当年那段未曾提及的过去背后有着这么深重而崇高的意义。
她坐在那里,哽咽地向我们叙述着,就如同那时坐在滇缅公路上的她,想到父亲一般。“父亲是1900年出生,13岁就下南洋,在新加坡的一艘远洋轮上工作,后来成了家,因为妻子早逝,就不出海了,在一家汽车修理厂工作”,这些关于父亲回国前的事情,一部分是透过档案资料的记述,一部分是陈达娅从自己同父异母的大姐那里得知的。
这个同父异母的大姐是海南人,是陈达娅在找寻父亲在海南的祖屋时才得知有一个姐姐,“他心里只有国家,没有小家”,这是大姐与陈达娅见面时说的第一句话。
“听罗老(罗开瑚,南侨机工幸存者)说,我父亲技术很好,会开车,也会修理,而且非常爱唱歌,经常哼海南小调”,除了向当年南侨机工的幸存者了解之外,陈达娅也会从母亲的回忆里逐渐还原出自己的父亲。在她的母亲眼里,父亲是个很帅气的人,讲究穿着,白衬衫总是熨得板板的,打摩丝梳头,而就连她的母亲,也不曾知道她父亲的这段过去。
在陈昭藻的遗物中,陈达娅特别提到一封信,她说:“这是王冠石写给他(陈昭藻)的,王冠石是南侨互助会的干事,在信中说你是我们这一群人当中最大的,我们这些经历就留着我们自己在生活当中慢慢回忆吧。”
当我们再次回望那段峥嵘岁月,那个距今七十余年的历史片段,那群代表着八百万华侨回国抗战的南侨机工,那场用尸骨与血河换来的永不被遗忘的战争,我们是否在内心对“战争与和平”这个亘古不变的话题有了新的解读。而这个答案,留给你自己品读。
7
中国微广播剧研究会副秘书长、《陈嘉庚与南侨机工——再会吧,南洋》编剧 薛伟强
感动源于内心的震撼
六个月零十五天,广播连续剧《陈嘉庚与南侨机工》(闽南话版)终于完成了。8月31日,当首播式现场响起剧中熟烂于心的台词时,我忍不住热泪盈眶。如果不是创作这部广播剧,也许我和许多年轻人一样,永远不会了解“南侨机工”这个可歌可泣的英雄群体。
福建、云南、海南、山西,行程数千公里,我们细细追寻英雄的足迹。在南侨机工娓娓道来的亲身经历中,一幅波澜壮阔的南侨机工抗战史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在集美的采风中,集美陈嘉庚研究会副会长陈经华向我们讲述了陈嘉庚先生领导南洋华侨全方位支持祖国抗战的故事。
在昆明我们采访到了健在的南侨机工罗开瑚老人,这位近百岁的老人是海南文昌人。采访中,罗开瑚老人叙述的一个场景让我们记忆犹新,那就是离开马来西亚时有很多人到码头为他们送别,送别的人把帽子都抛到海上了。罗老说一辈子都忘不了那天的场面。我们问他:当时放弃在南洋的优越生活回国抗战有没有后悔过,他回答说,南侨机工回国不是来享受的,是来战斗的,战斗就会有死亡,他们会流泪也不会退缩,活下来的人要更拼命地去打敌人。我们再问罗老,战斗会害怕吗?他说,家都没有了,还怕什么?现在的人没经历过国破家亡的痛楚,很难理解他们当时的那种信念。说这句话的时候,他的神情特别从容,也特别安详。记得他回答完这个问题后,我们没有再问任何问题,是啊,不需要再问了。
海南琼海市中原镇居住的98岁南桥机工吴惠民,一心想归国报效祖国。但是,叔叔为了保存兄弟的骨血,坚决不同意吴惠民回国抗日。最后他瞒着叔叔改名吴钟标报名参加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我们采访结束时,同事方黎对吴老说能不能敬个军礼让我们拍张照片,腿脚不利索的吴老二话没说,马上站了起来,不让任何人扶他,神情肃穆地给我们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发生在南侨机工身上的故事给我们带来的感动,随着我们采访的不断深入,这种感动一直伴随并激励着我们的创作小组不断地向前走。2015年8月31日,听完《陈嘉庚与南侨机工》首播式的南侨机工后人张田玉给我发来一条长长的信息:我没有找到任何语言和文字来表达我对剧组的感激!只有代表健在的南侨机工和已故的机工们向你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当我静静的听播放时,我会把心灵感应与他们相通(我在寻找600多张机工照片制作英雄墙时有这种感应),愿九泉下的父亲和我的机工叔伯们安息吧!可能您无法理解我此时此刻的心情舒畅与激动。今年冬至我会带上这广播剧播放给父亲听!请代我向全剧组的工作人员说声谢谢!你们辛苦啦!
陈嘉庚和南侨机工的故事是可歌可泣,气壮山河的,用任何文字都难以描述,我和创作团队也将竭尽全力创作好这部作品。下一步,我们将进入普通话剧本创作阶段,预计今年年底将演播录制完成并在海峡两岸播出。
责任编辑: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