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侨机工到达国内时受欢迎的场面。
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成立大会在南洋华侨中学礼堂举行。(本组图/陈嘉庚纪念馆提供)
【编者按】
为献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集美区委宣传部、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集美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的三集广播剧《陈嘉庚与南侨机工——再会吧,南洋》(闽南话版),近期在海峡两岸16家广播电台播出,引起不少反响。
这部广播剧以陈嘉庚和南侨机工的抗战史实为创作基础:1939年,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为危急的时刻,集美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应国民政府请求,由南侨总会组织3000多名华侨汽车司机与机修人员组成“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史称“南侨机工”),从南洋回到祖国参加抗日战争。南侨机工把滇缅公路当做战场,以汽车为武器闯出一条血路,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以汗水、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海外中华儿女爱国主义的光辉篇章。
今天,本报刊选部分专家、学者、听众对本剧的感想及评论文章,并邀请该剧编剧谈创作体会。
本报记者 应洁 整理
1
华侨博物院原院长 陈毅明
小故事展现大视野
闽南话广播连续剧《陈嘉庚与南侨机工——再会吧,南洋》,于8月31日开播了。这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共厦门市集美区委宣传部携手录制的“9·3”纪念日献礼,是抗战题材的成功之作。
集美区多年来以“陈嘉庚”为核心内容打造美丽人文之乡,极具特色。这次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合作创作广播剧,选项确定抗日战争时期的陈嘉庚,选题确定与陈嘉庚相关连的南侨机工。这是独具匠心的大视野之选。
陈嘉庚,一个大写的中国人。他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广播剧创作组选择的是南侨总会主席的陈嘉庚,而且全剧就从他无情揭露好友汪精卫投降卖国,发出伟大的11字“电报提案”开始。
南侨机工是规模最大、贡献与牺牲最多的一个华侨抗日群体。南侨机工全称“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既指该服务团群体,也指服务团的成员个人。这部闽南话广播连续剧,讲的是三位华侨青年响应陈嘉庚号召,报名参加南侨机工服务团,直至登船起程,告别第二故乡南洋回国的故事。在话音里传递给听众的是这三个华侨青年各自心理的、家庭的前所未有的激荡。你或许听着听着,你会被故事人物内心的纠结痛苦和壮烈情怀感动得泪流满面。
剧组在查阅资料和采风的过程中,深深被南侨机工的故事所感动。故事里三个人的原型杨保华、汤耀荣和白雪娇做出以身许国、勇赴国难抉择的心路历程,尤其让剧作者薛伟强受震撼。他把自己融入南侨机工的世界里,他编写的故事,抒发的既是华侨青年的情怀,也是他自己的感情。
陈嘉庚在中国全民族的抗日战争期间,在海外华侨同仇敌忾、风起云涌的抗日救国、捍卫世界和平的热潮中,成长为中外历史仅见的南洋华侨的政治领袖,成长为独一无二的“华侨旗帜、民族光辉”。在剧里,陈嘉庚的戏不多,主要通过他和白雪芸(原型白雪娇)的对白及三位机工的言谈,展现他为国担当,擎起南侨总会大旗,带领南洋800万侨胞,以财力、物力、人力支援祖国抗战的气势恢宏的壮阔情景。
听着剧中的战争背景音乐,听着贯穿全剧的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再会吧,南洋》,听着人们集会卖爱国花、演讲、报名、送别、对话,熙熙攘攘,轰轰烈烈,你的脑海里将会呈现出祖国山河破碎烽火连天的场面,心里头会久久回荡着南侨机工出发时那如泣如诉如泉赴壑的歌声:“你不见尸横着长白山,血流着黑龙江?这是中华民族的存亡!再会吧,南洋!我们要去争取一线光明的希望!”
伟哉,陈嘉庚!伟哉,南侨机工!
责任编辑: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