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宏德:配枪只有3发子弹
郭宏德老人说,当年偷袭鬼子炮楼时,敌人的机枪子弹都是贴着脑袋飞过去的。
山东人爱吃蒜的习惯没有变,郭宏德和老伴一起做蒜泥。
东南网9月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王毅 实习生 陈燕)郭宏德腿脚还很利索,常在家附近散步,看看报刊栏的报纸。他说自己很满足,比起那些牺牲的战友,他太幸福了。
85岁的郭宏德老人是山东恒台人,父亲也是八路军战士。1940年父亲牺牲后,家被抄了。14岁的郭宏德也走上了抗日的道路。
从邹平二区区中队到邹平县大队的这段经历,是郭宏德老人作为一名游击队战士最难以忘却的。
在敌占区,少年时期郭宏德经历的各种战斗数也数不清,他回忆说:“当时如果三天没打仗,就会觉得时间过了好久了。”
当时的游击队有两个主要任务,一是为主力部队筹集粮食;二是骚扰敌军,在夜里偷袭日军炮楼。在这段残酷的斗争岁月里,郭宏德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为了避开敌人的追捕,游击队员常常是半夜行军,更换驻地。有时抓住伪军俘虏,教育后将其释放,没想到他们马上就带着鬼子来包围游击队。在村里驻扎时,也会遇上乔装的特务,一旦松懈就会被敌人攻击。
郭老记得一次在山王庄驻扎,副班长夜里起来值流动哨,因为天冷还借了他的护耳帽和外套。谁知当晚日伪军偷袭驻地,副班长牺牲了。
游击队员在敌占区不仅仅要面对日伪军的包围、扫荡,还面临着武器短缺的困难。郭老当年配了一只小马步枪,只有三发子弹,不到关键时刻都不舍得开枪。游击队员自己造的土手雷,常常抛出去不会爆炸,所以只能从敌人手上夺取武器,牺牲很大。
如今,郭宏德与妻子在福州安度晚年,他对爱看战争片的孙子说:“电视里看着很带劲,现实是很残酷的,很好的战友可能下一刻就牺牲了。”和平年代,郭宏德老人很知足也很珍惜:“牺牲的战友可没睡上这样的安稳觉啊。”
责任编辑:王超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