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人文福建> 红色记忆—红色人物 > 正文
抗日老兵谢祝长:川军“小炮手”游击日本兵
http://wmf.fjsen.com 2015-09-06 15:07:39 钟茂富 朱春华 来源:闽西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16岁顶替被“捉壮丁”的哥哥,辗转来到浙江西部加入“川军”部队,在义乌、诸暨一带的丛林里与日军周旋,刚学会打小钢炮的谢祝长成了一名“小炮手”,一旦抓住机会就要放几炮轰炸日军,有时还要打小的歼灭战。8月30日,现年88岁的抗日老兵谢祝长,向笔者讲述着70年前那段自己不为人知的历史,表情十分淡定。

谢祝长是武平县十方镇熊新村人。1944年冬,谢祝长的二哥在赴圩时被“捉了壮丁”。其时,辍学在家的谢祝长应母亲之命,前往十方圩打探哥哥消息。他在圩上走了一趟,再到武平县城住了一晚,但没有打听到哥哥的信息。第二天,谢祝长在赶回十方镇的路上,看见哥哥等人被绑着双手正准备押往县城,他考虑二哥已经娶妻生子,是家里的顶梁柱,便和押兵的军哥协商,由他顶替二哥去“当兵”。

来到龙岩师管区后,不久就过年了。年后他们接受整队操练,没过几天就从龙岩出发,一路往北,经永安、沙县、建阳、松溪,一直走到浙江丽水,编入国民党的“杂牌军”,番号是88军暂编33师21旅63团,属川军部队,驻扎在诸暨。这支部队有个特点,就是给抓来的新兵左手臂上统一印上“2163”字样。谢祝长说,21是旅的代号,63是团的代号。他挽起袖子,只见手上印纹,因年代久远已经略微有点模糊了。

到部队后谢祝长了解到,川军虽然名声不好,但他们还是打了许多硬仗和大仗的。“不过他们的装备实在太差了,”谢祝长说,当时他们的部队,8个人里只有1个人是真正拿枪打仗的,其他人都做后勤保障等辅助性工作。他们到达部队时已经进入抗战的相持阶段,虽然他们号称正规军,但他到了这支部队后基本没有参加过阵地战,他们经常与日本兵兜圈子,打游击,整天在山上打转转。

谢祝长没有发到枪,也很少参加训练,主要做些文书工作。不过,谢祝长还是很快学会了小钢炮的发射技术。好几次他在义乌附近的山上,朝着山下的日本鬼子开了炮。谢祝长说,可惜太远了,听不到“炸得鬼子哇哇叫的声音”,放完炮后他们就赶紧扛着炮管钻入丛林深处。

1945年上半年,谢祝长的部队都在浙西山村打游击,一旦抓住机会,他们就放几炮,或者打一个小的歼灭战,如果是胜仗,他们就在战斗完成的间隙,伺机帮着打扫战场,捡拾一些战场物资。

“1945年秋,听到日本鬼子投降了,我们感到非常解气,不断欢呼雀跃。”谢祝长说,日本兵投降撤退时坐在拉煤的火车上,窗口还特别用白布挡住。

后来谢祝长那支部队在转驻山东单县时被刘邓大军包围并打败,他随一些散兵“投诚”八路军,编入二野3纵队陈锡联部。此后他随部队进驻四川剿匪,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8年转业到北大荒农场,后调至海南,1984年退休。

谢祝长生有3子2女,目前随大儿子在海南生活,身体不错,每年都要回几趟老家,顺便探亲访友。

责任编辑:王超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