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人文福建> 非物质文化遗产 > 正文
石狮端午闽台对渡习俗
http://wmf.fjsen.com 2015-08-28 15:32:44 来源:泉州网    我来说两句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石狮蚶江的闽台对渡习俗,是一项独特的端午节民俗活动。

蚶江位于石狮市北部的泉州湾南岸,明清时期,蚶江是大陆与台湾通航通商的中心码头,特别是清政府诏令蚶江与台湾鹿港对渡后,海上交通贸易繁荣兴盛。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清政府在蚶江设正五品海防官署,统辖泉州一府五县的对台贸易。矗立在当年海防衙门遗址的嘉庆十年(1805年)《新建蚶江海防官署碑》,又称“对渡碑”,是海峡两岸对渡通航的历史见证。碑文称:“蚶江为泉州总口,与台湾鹿仔港对渡。大小商渔,往来利涉。其视鹿仔港直户庭耳。利之所在,群趋若鹜。”蚶江有郊商百余家,对渡船只300余艘。《蚶江志略》载:“竞舟泼水是蚶江与鹿港人端午节同江活动的特殊风俗。”每逢端午节,对渡船只相互追逐泼水,交融情谊,互祝吉祥。

海上泼水 (记者 张九强 摄)

海上泼水 (记者 张九强 摄)

蚶江闽台对渡习俗见证两岸商贸兴盛,关系变迁,习俗相同,文缘相续。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后,清廷禁止与台湾通航,两岸各项活动被割断。1683年施琅统一台湾后,两岸恢复贸易往来,就有了对渡习俗。1894年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向日本割让台湾与澎湖,蚶江与台湾对渡从此成为历史。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岸民间往来逐步恢复和发展,端午蚶江对渡民俗活动又得以复兴。

[1] [2]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王超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