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都拔拔灯源于古代英溪船民的拉纤,他们把生产劳动(拉纤拔船)的实际场景艺术化地移植于游乐活动,生动地再现当年英溪纤夫逆水行舟和自然拼搏的壮观场面,是一项集民间信仰、岁时节令、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为一体的民间民俗活动。活动时间为农历正月初九,地点为英溪流域各自然村。
英都拔拔灯
英都镇位于南安市西部,英溪贯穿全境注入晋江西溪,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东端的内河驿站之一。英溪边董山村有一个叫“陈厝”小角落,宋代时为陈姓船民聚居之所。英溪险滩多,弯曲河段多,顺水行船曰“放船”,逆水行船要“拔船”(即拉纤),为祈求顺风,船民们从九日山昭惠庙迎来海神福佑帝君的佐神仁福王分灵立庙,也叫“昭惠庙”,俗称“董山宫”。相传“有董山宫就有拔拔灯”,拔拔灯以粗绳系灯,每阵领头由一青壮年胸前缚一扁担,肩负大绳,作船夫拉纤状弓身前行,拉动灯阵向前行进,状如拔船(拉纤),“拔拔灯”由此而来。至明代,英溪流域的运输由洪姓经营,昭惠庙成为洪氏当境神庙,拔拔灯后来定为年例。明弘治中叶,拔拔灯增加车鼓舞、大鼓吹、刣狮等演唱及武术表演项目。
英都拔拔灯
南安英都拔拔灯有灯首4人(即组织者,俗称“灯排头”),活动程序共有10项:一、供天。农历正月初九日是玉帝的生日,俗称“天公生”,村民给天公上供。二、敬神。做完天公生,接着把供品挑到昭惠庙敬奉仁福王诸神。三、缚灯。拔拔灯活动所用的灯阵,每阵用一条粗大的绳索,上挂灯笼。四:会灯。傍晚时分,各房份的灯阵从各自住家的所在地出发,到昭惠庙前会合,每阵各有附带表演项目在巡行中表演。五、起驾。灯阵会齐后,抬出神轿,仁福王起驾出宫,拔拔灯队伍正式出动了。六、脱壳。仁福王起驾后,各路灯阵开始按次序巡游,首先沿庙前名叫“五斗”的大片田地环行三圈,叫做“脱蛇壳”。七、谒祖。灯阵向洪氏家庙挺进,绕洪氏家庙巡游一环,在家庙门前大放鞭炮,表演各种游艺节目,意为与祖先同乐。八、巡境。谒祖之后,各房份的灯阵返回本自然村,开始全境大巡游。游行队伍所到之处,各户都在门前燃烧篝火、放鞭炮,称为“迎灯”。值任灯首的家庭还在家门口设供桌,让仁福王的神轿停下来,上供烧香许愿,称为“留灯”。“迎灯”、“留灯”即迎丁、留丁,寓意增添人丁。九、回銮。灯阵巡游全境完成之后,各灯阵直接回家,只留一灯阵为仁福王护驾回銮。十、报灯。仁福王回銮入庙后,决定新一轮灯首。旧灯首当晚到新任灯首“报灯”,即报告来年添丁之意,并放鞭炮祝贺。至此,一年一度的拔拔灯圆满结束。
英都拔拔灯
英都拔拔灯是一种全民参与的民俗文化游乐活动,从一个特殊的角度佐证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内河驿渡的繁荣历史,艺术地再现古代英溪纤夫的拉纤拔船的实际场景,也是泉州城乡元宵踩街的历史渊源之一。英都拔拔灯活动以其质朴、粗犷的风格,再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勇于拼搏、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且和民俗信仰、生产劳动紧密结合,是植根于劳动人民土壤之中的文化形式,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依附于拔拔灯而流传下来的“车鼓舞”、“花鼓唱”等民间文艺形式,是劳动人民在劳动之余的自娱自乐,保留其粗犷、质朴的原生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几百年来,洪姓族人不但在英溪流域繁衍,还从英溪流域向海内外迁徙,分布于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国家及台湾等地,每年一度的拔拔灯活动,成了凝聚亲缘族缘的纽带,他们不远万里回归故里,共叙亲情,对国家、民族、文化的认同有重大的意义。数百年来,英都拔拔灯由劳动人民口传身授,代代传承,历久不衰,一直延续至今,影响深远。“灯会(南安英都拔拔灯)”于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代表性传承人】
廖榕光 男,汉族,1940年月出生,南安市英都镇英东村人,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安英都拔拔灯代表性传承人。月在英都人民公社文化馆工作,长期从事乡镇文化工作。拔拔灯是古代船夫(纤夫)祈求风调雨顺的祈福活动,后来又演变成农民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添丁进财的祈福盛典,是南安英都的民间习俗活动。他1950年就参加拔拔灯活动,掌握了拔拔灯的基本内容和形式,他坚持不懈地查考史料,寻访前辈,通过访问记录,整理拔拔灯的一系列仪轨、程序,撰写了英都拔拔灯考证调查报告,并借扩建英都昭惠庙之机,组织拔拔灯研究机构,历年来指导排练,组织恢复原生态仿古拔拔灯活动,引起泉州电视台、南安电视台、福建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等媒体重视,相继报道。
责任编辑: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