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闽南民居营造技艺”
闽南民居营造技艺是发源于泉州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技艺,始于唐五代,是闽南地区古建筑技艺的主流,传播于闽南文化圈的泉州、漳州、厦门,还有台港澳及东南亚等地区。
俗称“皇宫起”的官式大厝是泉州最为典型的类型,在泉州侨乡随处可见,其代表作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南安蔡氏古民居和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杨阿苗故居。
闽南民居属于中国院落式民居的一个流派,是民居形态中材料使用和结构技术最先进、构成因素最丰富、“礼”的层次最复杂和装修装饰最多样的一种类型。
闽南民居营造技艺分为大木作、小木作、瓦作、砖石作、油漆作、彩画、堆剪作等主要工种,其中大木作最为重要。工匠也按工种分类和分工,同样以大木作工匠为核心。南安蔡氏古民居,瓦作正在修缮房顶(姚洪峰/供)
红砖白石自成风格 闽南特色建筑
“闽南民居营造技艺”入选世界“非遗”
惠安大木匠师王世猛主持建造的同安一寺庙已上梁(姚洪峰/供)
蔡氏古民居群也算是代表作之一(潘登/摄)
杨阿苗故居是最具代表性的闽南民居(资料图片)
杨阿苗故居里的精美雕刻(潘登/摄)
闽南民居营造技艺发源于泉州,是闽南地区古建筑技艺的主流
泉州网-东南早报2010年9月10日讯 (记者张素萍)泉州南音、泉州李尧宝刻纸已入选世界“非遗”名录,但鲜为人知的是,泉州市博物馆发起参选的闽南民居营造技艺也入选世界“非遗”!
记者昨日获悉,8月19日至20日,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颁证仪式暨保护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列入世界“非遗”名录,而闽南民居营造技艺作为其三大技艺之一,也被囊括其中。
泉州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国际古建筑修复师姚洪峰说,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是以我国3个省的营造技艺“捆绑”在一起,联合进行申报的。福建省是其中之一,而泉州是福建省惟一参与并入选的城市。
其实,申报工作早在2008年前就开始了。“我们以杨阿苗民居为代表性建筑,制作了相关文字、图片、视频资料,用来介绍闽南民居营造技艺。”泉州市博物馆馆长陈建中说,闽南民居营造技艺发源于泉州,工作人员以杨阿苗民居建造技艺为范本,“阐述”了该技艺。此技艺是“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的一个子项,也许就是它造成了该技艺入选世界“非遗”,但却长时间“养在深闺人不知”。
[新闻纵深·师傅说]
老师傅的新烦恼
付钱给徒弟 才有人来学
建筑作为一个血肉之躯存在,有哲学和美学的理念在其中。然而,就像女娲造人的情形一样,在注入血肉灵魂之前,需要一个捏泥人的过程,建筑也是如此,不同的是,建筑者“捏泥人”的工作要比女娲困难得多,需要许多双手的配合。昨天,我们辗转找到其中的“一双手”,听他聊聊这门古老技艺鲜为人知的故事。
今年41岁的叶本营,已经从事闽南民居建造、修复、修缮工作20余年。泉州相公巷小庙的建筑、漳州南山寺、泉州少林寺、南普陀大殿、清濛妙音寺、南安水头朱熹祠、泉州元妙观、承天寺大殿维修、浮桥霞州妈祖宫大殿、晋江龙湖上帝宫等均由他“领衔主修”。
他是目前泉州范围内较为活跃的师傅之一。说起当年,叶本营百感交集。
遥想当年
苦练两年“斧头功”
叶本营19岁开始学这门技艺。“刚开始好几年都是没有工钱的。”由于古建筑没有图纸,学习很辛苦。
“要学要干还要做!”学习的第一课就是“斧头功”,叶本营说光这一项就得练两年,练好“斧头功”对学好这门技艺尤为重要,因为通梁斗拱等都要考验“斧头功”。扛大斧头学砍木头,给木头做造型,不仅需要力气还需要技术技巧。
熬过头3年,叶本营算是把这门技艺学到手了。随后六七年里,他又师从名师王为尧。
“招徕”徒弟
不得已每月付工资
叶本营28岁时开始带徒弟,十几年来,他培养了二三十个徒弟,如今其中有个别已经成为大师傅了。
“得给徒弟钱,徒弟才肯学啊。”叶本营说,早些年他在带徒弟时,根本不需要给徒弟钱,但这几年情况完全变了,现在经济条件好了,年轻人文凭高了,如果没怎么读书的就随便进个工厂,也不愿学这门手艺。
为了“招徕”徒弟,叶本营3年前开始给徒弟工资,第一年每月给300-500元,第二年每月多付80%。学的人不多,又想带徒弟,叶本营只好从身边的亲戚、朋友“下手”,让亲戚朋友的孩子跟他学。
与时俱进
率先用电脑来制图
早期,闽南民居营造技艺是门“纯手工”活,如今,这门技艺已经越来越机械化。
叶本营说,由于干这行的越来越少,这几年他的活反而越来越多。如今,叶本营手下已经有约百名工人。
“现在我会用电脑来制图。”叶本营自称,他是泉州地区这一行当里最早用电脑制图的人。这门技艺加入电脑元素,加入用电动工具后,越来越机械化了,“也更先进了”。谈到闽南民居营造技艺的未来,叶本营有些担忧:据他所知其他师傅基本很少带徒弟,再这样下去,他担心技艺会失传。
[新闻纵深·专家说]
若不加紧保护 这门技艺将会失传
出砖入石、燕尾脊、镂空的雕刻石窗……绘画雕刻与建筑完美地结合,这就是闽南民居留在阮厝人心里的印象。这些富有灵性的建筑离不开世代相传的营造技艺和日月磨炼出来的默契配合。闽南民居营造技艺的现状如何?入选世界“非遗”名录后有何影响?昨日,记者连线泉州市南建筑博物馆原馆长黄金良和泉州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国际古建筑修复师姚洪峰,倾听他们对保护和传承的看法。
【现状】懂得的人少 传承人更少
“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懂这门技艺了!如果不加紧保护这门技艺,危在旦夕啊……”黄金良感慨,如今会闽南民居营造技艺的人少之又少,究竟现在有多少从业人员,目前尚无法统计,“大泉州各个县区市都有一些从业人员,但也不是很多,很难统计,也没有统计过”。
据相关资料,泉州市首批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中,在传统手工技艺一栏,惠安大木匠师王世猛的名字赫然在列。
据介绍,王世猛是惠安人,出生于1947年,16岁开始师从其父学习小木,后来师从刘胜法、王为尧学习大木。
还有其他市级、省级传承人吗?黄金良介绍,目前有一些大木匠正申请,但并未听到有其他人评上传承人。
【代表作】杨阿苗最精华最突出
黄金良说,能最完全地体现闽南民居营造技艺的非杨阿苗民居莫属了,“杨阿苗民居是最精华最突出的”。
杨阿苗民居,坐落在鲤城区江南街道,是院落式闽南民居的典型。这座民居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至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完工,属泉南“皇宫起”民居建筑。其规模庞大,布局严谨,工艺精巧,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在闽南的民居中,也是很少见的,是闽南传统民居的代表作,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南安蔡氏古民居也是不错的代表性作品。黄金良说,此外南安“林路厝”也不错。
【保护】开发利用闽南民居
姚洪峰认为:“如何保护要作为一项重要课题来研究,希望能出台相关地方法规来保护传承人。”黄金良说,闽南民居也应得到开发与利用,只有相应的古建筑开发利用了,这项技艺与懂技艺的人才能有“用武之地”。
黄金良还建议,可以在一些专业技术学校开设相应课程。“后继有人,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传统技艺和民居。”
南安蔡氏古民居建筑群营造技艺
南安蔡氏古民居建筑群位于南安官桥漳里村,是明清时期闽南民居官式大厝的典型代表,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其营造技艺属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
南安蔡氏古民居
蔡氏古民居主人蔡浅,又名蔡资深,南安人,清朝光绪年间著名旅菲华侨,封赠资政大夫。古厝群于清朝咸丰五年(1855年)兴建,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全部完工,前后历经52年,现存建筑有13座汉式古大厝(第宅),2座宗亲祠堂已倒塌,占地面积约100多亩,大小房间400间,坐北朝南。蔡资深是华侨富商,其古民居群建筑装饰技艺吸收南洋文化和西方建筑的装饰艺术特点,所用装饰材料,如珍贵的楠木以及当年少有的水泥花砖,都从国外进口,雕塑中还有诸如大力士扛东西之类的故事,属于外来文化。大厝石墙体以及在大门周围重要部位采用辉绿石装饰的建筑手法,与现存的北宋伊斯兰教寺院清净寺的高大规整石砌墙体以及辉绿石砌筑的穹窟形拱顶大门一脉相承,外部墙体注重用红砖拼凑出各种华丽的装饰图案,则与现在西亚阿拉伯建筑的装饰风格十分类似,堪称“世界建筑重要遗迹”。
蔡氏古民居现身QQ登录窗 全球网友赏“闽南大观园”
南安蔡氏古民居群的大厝排列五行,每行有4座,也有2座,每座民居大多为二进或三进五开间,各有护厝,或东西两边双护,或单侧一护。主体建筑为硬山及卷棚屋顶,上铺红瓦及筒瓦,燕尾形屋脊,穿斗式木构架,座座大厝既有独立门户,又有花岗岩石条铺筑成石路石埕相连着成群建筑,既作行路,又作晒谷场,以及休息时闲坐、纳凉等活动之地。厝间有2米宽的防火通道,俗称火巷,小路两边都有明沟作排雨水用。整个建筑群规整通透,座座屋脊高翘,雕梁画栋,门前墙砖石浮雕,立体感强,窗棂雕花刻鸟,装饰巧妙华丽,布局精妙,是明清时期官式大厝的典型代表。
夕照下的蔡氏古民居 (卓天然 摄)
南安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墙体的构造为实砌砖墙或墙石混砌,红砖白石形成红白相间的墙面视觉效果,并有砖与石两种不同材料混砌的“出砖入石”,造成一种装饰美感在于石的表面与砖的表面产生质地的对比。室内地面铺砌耐湿耐磨的红方砖,厅口、天井、厢房、墙础、台阶、门庭等铺砌平整条石,四周墙面贴砌红砖。二进三开间大厝,是由“下落”(或“前落”)、天井及两厢、“上落”三部分组成。大门左右各有一间下房,合称“下落”。“下落”之后为天井,天井两旁各有一间厢房(或称“崎头”)。过天井为主屋正厝,中间是厅堂及后轩,其左右各有大房、后房,以东大房为尊,合称“前落”。厅堂是奉祀祖先、神明和接待客人的地方,面向天井,宽敞明亮。卧室房门悬挂布帘或竹帘,房顶天窗甚小,房内幽暗,体现“光厅暗房”。大厝前加门庭,东西两侧及后轩外面,或加护厝,作卧室或杂物储藏间。为了避免外人窥视院内活动,大门要逢大事才启开,入门处正中又置有木板壁或屏风,平时由两侧边门进出,整座建筑群布局严谨。
蔡资深曾被清廷封赠二品资政大夫,其长子曾任七品县令,按当时体制,他们所居住两座大厝正脊两端,还饰有“龙吻”雕塑,既是身份象征,又有避火镇灾之意。其民居建筑沿袭、保留了传统闽南民居建筑技艺,至今已有150多年,历史久远。蔡氏古民居建筑群气势宏伟,布局严整,设计独特,精工巧饰,为闽南所仅见,其布局体现了闽南建筑文化“风水”玄理,具有按中轴线对称排列和多层次进深、前后左右有机衔接,并讲究红砖白石、前埕后厝、光厅暗房、主次尚礼、精雕细刻、完美装饰等风格特点,充分体现闽南传统民居建筑浓厚的文化内涵,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研究参考价值。南安蔡氏古民居建筑群被誉为“闽南古厝大观”,1997年1月30日来泉考察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迪安博士说,“如此壮观的古民居建筑群在世界上独一无二”。南安蔡氏古民居建筑群营造技艺2008年以“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南安)”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杨阿苗民居营造技艺
杨阿苗民居“五梅花井”布局独具匠心
鲤城区清末著名华侨杨阿苗民居座落在江南街道亭店社区,是院落式闽南民居的典型,其营造技艺集中展示闽南民居的特点、建筑装饰的精华和闽南文化的底蕴,属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
杨阿苗,原名杨嘉种,旅菲经商,当地华侨称他为杨苗哥,本地乡亲称他为杨阿苗。该民居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984年),历时18年,至宣统辛亥年(1911年)完工,属泉南典型的“皇宫起”闽南传统民居建筑,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杨阿苗民居总面积1349平方米,其布局和风格体现闽南建筑文化的“风水”玄理,具有按中轴线对称排列和多层次进深、前后左右有机衔接,并讲究雕刻装饰风格。主体建筑为五开间,东西两侧前为三开间,后为护厝单列,对称护厝单列,进深三落。整座民居前铺大石埕,石埕外围为砖砌围墙,东西两侧各有大门直通内外。这座民居的独特之处,就是主体建筑中东西两侧梢间与厢房之间,各自形成两个小巧直向的内庭院,共五个庭院,俗称“五梅开天井”。又在东侧花厅前加造一个卷棚式的方亭,方亭内设有美人靠的木栏杆,将两侧庭又分两个小巧的庭院。房屋内外的墙上、檐下、壁间、柱头和门窗装饰着十分精美的木雕、砖雕、漆雕、灰雕和辉绿岩、花岗岩石雕。采用透雕、浮雕和平雕手法,精雕细琢大量的珍禽异兽、花鸟游鱼、山水人物、三国故事、博古图案,特别是圆形青石窗棋和壁垛屋檐下的“水车垛”,雕琢双层车马人物,持刀操枪,神采奕奕,匠心独运。整座厝面前堂装饰、配色协调雅致,建筑角间的窗棂雕刻堪称一绝,浮雕、空雕的花鸟,姿态不一,以静显动,栩栩如生。厅堂壁垛摹刻唐颜真卿、宋苏轼、明张瑞图、清吴鲁等古代书画家的书法艺术作品,散发出浓厚的闽南文化气息。整座建筑物规模庞大,布局严谨,工艺精巧,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在闽南的民居中,也是很少见的,是明清时期泉州“皇宫起”官式大厝闽南传统民居的代表作。
杨阿苗民居的营造技艺区别于外地民居的主要特点有:规制严谨,风格独特,披瓦覆壁筒屋面、飞燕戬尾屋脊,红砖白石形成红白相间的墙面,“出砖入石”墙体,堆砌的水车堵,色彩斑斓的镜面墙,白色花岗石衬托的红色烟灸砖等,为其他地区民居所罕见;建筑构件配以饰件,石、木、砖雕广泛应用于脊吻、斗拱、雀替、门窗、屏风、栋梁等构件,基本上达到建筑必有图、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艺术境界,体现 “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闽南建筑追求吉祥、和谐、堂皇的区域特征。
杨阿苗民居建筑集中体现“皇宫起”民居建筑封闭而有院落,结构严谨,中轴对称而主次、内外分明,以及艺术造型优美、雕绘装饰丰富等特点,土木工程采用中国传统建筑的营造法式大木构架,建筑物的轮廓和造型具有雕塑的特性,是对中国传统建筑内容和形式的传承和发展,特别是砖石混砌和墙面的装饰及色彩纹样在中国建筑史上有它独特之处。杨阿苗民居建筑显示,闽南民居建筑技艺是中国传统建筑技艺的一个分支。在文化内涵上,处处散发传统文化的信息,既体现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适应的封闭式主次尊卑尚礼氛围,又让人感受到海洋文化的影响,墙面的红砖拼贴和镶嵌等建筑风格,与欧洲起源于古罗马的红砖建筑和西亚阿拉伯建筑装饰处理十分类似,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研究价值。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广泛分布于闽南文化圈的泉州、漳州、厦门、台湾等地,对港澳台同胞、东南亚等地区的华侨、华人的认祖归宗、文化认同有重要影响。杨阿苗民居营造技艺于2008年以“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鲤城)”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9月由文化部捆绑为《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代表性传承人】
蒋钦全 男,汉族,1958年3月出生,惠安崇武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出生于石雕世家, 1970年,在祖父蒋文水、父亲蒋建发的启蒙指导下开始学习石作技艺,1972年师从蒋宣炉、蒋银成等人学习平直等基础石雕技艺,1973年9月师承蒋瓦水、王瓦金、蒋建发等石雕匠师,学习闽南古建筑中一系列石作石雕传统制作技艺及石雕创作技法等。曾设计雕制各种石雕艺术品,具自己独特的石雕技艺风格。后又师从王为尧、张由芳等古建筑营造名师名匠,系统研习闽南传统民居建筑营造技法,承揽营建古建工程,设计、营造的古建筑工程及石雕工程遍及海内外,在业界享有良好知名度和信誉度。2012年又拜师罗哲文,成其关门弟子。传艺于蒋施恩、蒋武强,其创建的三大传承基地,学员上百人,还定期举办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业务培训,常年为“惠安开成职业学校”建筑专业学生免费授课。
惠安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红砖厝,燕尾脊 “皇宫起”宫殿式大厝是惠安传统建筑为典型技艺(潘登 摄)
惠安素以建筑技艺闻名于世,惠安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是指发源于福建惠安、以“皇宫起”宫殿式大厝民居住宅类型为典型的营造技艺,是闽南建筑的代表,属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它源起于唐五代,成熟于宋元,明清时步入巅峰,清末民国时名师鹊起、精品迭出。新中国成立后,产业兴起、异彩焕发,成为闽南地区古建筑行业的龙头。
唐五代时期的闽国(909-945年)闽王王审知之嫔妃黄厥系惠安后边村人,闽王对其宠爱有加,因而特许其按宫殿的规制和外形在家乡大兴土木,从此,“皇宫起”宫殿式民居大厝便成为当地建房兴宅趋之若鹜的模仿样式,并且向外流传,影响了泉州、漳州、厦门等闽南地区以及港澳台、东南亚等地区。
惠安传统建筑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早在秦汉以前,境内先民已垒墙架木筑屋而居;晋唐衣冠南渡,带来烧灰和制砖瓦的技艺,房屋建筑得以采用砖瓦、石、木等构筑;唐时,有木构架,硬山式坡面顶,弧形瓦面铺作;北宋即具有驱石填海,垒址于源,筏型基础,浮运上梁及殖蛎固基等建造技术;宋元时代,严谨规范的木构架结构和瓦作屋面相得益彰,梁、柱、枋等建筑元素的合理运用和石雕、木雕工艺的完美结合,使惠安传统建筑的地域性趋于突出;明初,建筑工匠编入“匠户”,筑建寨、所城,这些工匠父传子习,世袭相承;明清两代,惠安的战略地位突出,成为闽南重镇,闽地多兴建翼角翘飞的宫庙寺院,惠安工匠不仅于境内建造诸多大型宫观寺庙,还参加福建闽南一带及台湾、东南亚等地的寺庙建筑;清末民国,开创了惠安传统建筑向海外传播的新局面;新中国成立后,惠安建筑产业兴起,十几万惠安建筑工匠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和台港澳及东南亚等地,留下了不胜枚举的传世佳作。而闽南地区传统民居一般作“三开间”、“五开间”构式的建筑,几乎皆延聘惠安建筑师傅“掌高尺”,组织施工。
“皇宫起”大型民居建筑规制严谨、空间结构对称,有三开间、五开间、带护厝、突山庭堂,纵深有二落、三落、五落不等,它以庭为组织院落单元,并以走廊、过水贯穿全宅。规制布局以大门中线为中轴线,两边对称,横向扩展布局。最大特色是穿斗木构架作承重结构,“墙倒屋不倒”。屋顶造型多为披瓦覆壁筒屋面、飞燕戬尾屋脊和“出砖入石”墙体,一般有硬山式顶、悬山式顶、歇山式顶,以硬山式居多,弯曲翘起的“燕尾脊”屋脊。还饰以木石雕刻,油漆彩绘。“皇宫起”宫殿式大厝在继承中国古典建筑精髓的同时,汲取闽南地域文化中的独特养分,从而在建筑结构、建筑装饰、雕刻题材和用材选择上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与特长。石雕、木雕、砖雕、泥塑、彩绘广泛应用于脊吻、斗拱、雀替、门窗、屏风、栋梁等构件,基本上达到建筑必有装饰、必有寓意、意必吉祥的艺术境界,形成闽南传统民居建筑独特的风格。
惠安传统建筑起源于唐五代时期,在一千多年的传承过程中,吸收了中原文化中帝王宫殿的建筑形式和建筑思想,与福建闽南地方的民俗习惯融会贯通,具有规制严谨、布局规整、讲求对称的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形成了一套独特而严整的传统建筑技艺和建筑风格,同时配以传统石木雕和泥塑彩绘工艺,技艺娴熟又自成风格,在中华民族的建筑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颇具历史文化研究价值。“皇宫起”宫殿式大厝还常是一个家族或族姓繁衍生息、祭祀先祖之地,其“燕尾归脊”寓意燕子(子女)不管漂泊他乡,不论路途多远总要回归故里,影响深远,成为海外侨胞认祖归宗、血脉相连而割裂不去的一种思乡情结,是维系中华民族千年血脉的精神纽带。惠安传统建筑营造技艺2008年以“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惠安)”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惠安建筑业发展中心效果图
【代表性传承人】
王世猛 男,汉族,1947年3月出生,福建泉州惠安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1963年随父学艺,1964年师从惠安传统建筑名家王尧、刘胜法学习古建筑大木技艺,熟练掌握了古建筑设计、绘图、篙尺、南式北式古建构造及风格、主建筑梁架结构以及斗拱、笼扇、神龛等制作技艺。曾设计、重修泉州开元寺、承天寺、台南慈济宫牌楼、台北市关渡宫等许多优秀传统建筑工程并获奖,其古建技术被编入台湾文建会出版的《中华传统建筑》。从31岁开始传授古建传统技艺,王云虎、王银龙、吴清忠等学徒在古建传统技术上均能独当一面,其中王云虎、王银龙参与韩国、新加坡等国的寺庙重建工作。同时,他们还续带学徒20多人。
庄春土 男,汉族,1931年出生,泉州惠安县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惠安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1947年师从姐夫曾水枝学习传统古建筑营造技艺,全面掌握木作、土石、造背、雕塑、造型、雕花等各种古建筑营造技艺,尤其精通曾水枝最精湛的古建筑槁尺的运用技术。在长期的古建生涯中,他四处观摩、融会贯通古今建筑的特点,全面了解掌握古建筑的设计、绘图、预算、施工及现场管理,丰富加强了自身的古建筑营造技术。受邀参与了泉州承天寺的全程设计及建造。代表作还有泉州东观西台吴氏大家祠、泉州富美宫、深沪土地寮镇海宫、泉州世界董杨大宗祠等。2008年《海峡都市报》推介其建造的闽南古建筑独树旗帜的风格。1972年开始陆续传授技艺于子孙、族亲等50多人,家族式传承技艺。
责任编辑: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