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古称傀儡,起源于远古用作殉葬的“俑”。据《旧唐书》《后汉书》等古籍记载,汉代这种“刻木为人、像人之形”的偶人,已形成一种特殊的表演艺术。木偶头(傀儡头)是木偶艺术角色的头部造型。泉州木偶头雕刻源自木偶神像雕刻,是深受世人喜爱的民间艺术品。据清乾隆二十八年《泉州府志》之“风俗”记载:“吾泉素称民淳讼简,昔人至以佛国为之号”,各式宫、观、寺庙的木偶神像雕刻应运而生。学界普遍认为“傀儡戏源于汉,兴于唐,盛于宋”,傀儡头自然是傀儡戏的主要构成部分,而木偶头雕刻是由雕刻神像的作坊兼营的。泉州历史上曾出现不少无名氏木偶头雕刻能手,早期的雕刻作坊有清代的“西来意”和“周冕号”,江加走是20世纪中叶一位裕后光前的雕刻艺术大师。
黄义罗介绍木偶头制作工序
泉州木偶头雕刻艺术备受瞩目
初胚、打磨、盖黄土、粉彩、打蜡、发髻、胡须粘贴……这些可都是泉州木偶头一道道精湛的制作工序哦!昨日下午,泉州江加走木偶头传承人江碧峰走进校园,为泉州三中师生们现场讲解了木偶头雕刻这一民间绝活的技艺流程,希望通过校园平台更多地传承泉州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早报记者张文璟 摄影报道)
江加走(1871-1954),泉州北郊花园头村人,父亲江金榜是雕刻粉彩木偶头像的民间艺人,江加走为第二代传人,11岁时师承其父学艺,终生从事木偶头雕刻,以70多年的精心钻研,把父亲传授的五十多种木偶头像和一种“平髻”梳头方式,发展和创作出285种不同性格的木偶头像,其中250种都有称谓,新编梳十余种不同式样的头髻和发辫,雕刻和粉彩的木偶头像达万余件之多。
泉州木偶头雕刻形象逼真,刻工精制,性格突出,脸谱结构严谨,粉彩鲜明,独具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江加走的木偶头是雕刻和粉彩的极好结合,细微的画笔与优秀的刻工,洗练的刀法与精湛的技艺,都堪称一绝。其木偶头雕刻造型优美,形象丰富,结构严谨,精雕细刻;颜色调和,纹彩美观,装饰意趣,扮相生动;构造精巧,五官活动,丰富表演,妙趣横生。他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敏锐观察和研究,总结出脸部形象的美、丑、忠、奸、贤、愚,表情的喜、怒、哀、乐,都在五形三骨上发生复杂变化,并依据对面部骨骼和肌肉结构的理解,加以概括、夸张和变形,把不会动的“死”木偶头像变成会动的“活”木偶头,惟妙惟肖,活灵活现。江加走不仅善于从外形上刻划人物的性格,更善于从错综复杂的表情探索人物的内在精神世界,其创作手法达到高超的境地。新中国成立后,江加走制作的木偶头像随着泉州市木偶实验剧团到罗马尼亚参加国际木偶节会演而传到海外,江加走因而被国际友人称为“木偶之父”。
责任编辑: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