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打城戏(又名法事戏、和尚戏、道士戏),是泉州、晋江民间由宋元以来僧、道普度超亡法事仪式衍变、发展起来的具有明显宗教特征的地方戏曲剧种。因普度仪式最后一天的科仪中,有“打地下城”(即“破狱”)和“打天堂城”的科法和武术、杂技之艺能表演为标志而被称之为“打城戏”。它不仅属于中国戏曲门类的一种,而且它还具有很强的宗教色彩。
据载,泉州开元寺自唐至宋,每年中元皆筑坛设醮,超度亡魂,寺僧则表演一些短小佛经故事,穿插杂耍技艺。约于1860年,已有七百余年道教活动史的晋江小坑园村,首次出现道士(俗称“师公”)创建的打城戏班,俗称“师公戏”,聘请提线木偶艺人口授《目连救母》等戏文。1905年,泉州开元寺僧组建“大开元”打城戏班,后又另组更具规模的“小开元班”,其演员基本为和尚。1920年小兴源村道士组建以道士为演员的“小兴元班”,两班演出剧目及表演形式无大区别,分别被群众称之为“和尚班”和“道士班”。上世纪20年代后期,“小开元班”、“小兴源班”在闽南地区产生一定影响,活动地点扩大到厦门、漳州和台湾的台北、基隆、嘉义及南洋岛菲律宾等华人区,同时在泉州地区还出现十余个班社。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大多数班社均衰落。1952年,由泉州有关部门聚集各地打城戏艺人,组成专业性戏曲剧团——“泉音技术剧团”,后更名为“泉州市小开元剧团”。1960年正式批准为“国营泉州市打城戏剧团”。
《目连救母》是打城戏的经典剧目
耍铙钹是打城戏一绝,加上驯虎的搞笑情节,令观众叫好不断。
打城戏20年前的演出老照片
泉州打城戏源起于道教祭祀活动,发展和成熟于道、佛僧人的法事表演。无论是内容与形式,都与宗教血脉相连,与民间民俗活动相依相存。打城戏的主要演出活动场所和生存环境依附着民间殡丧等法事活动,如“做功德”等,在这些活动当中,它既是一种戏剧表演,同时也是一种民间的宗教活动。
打城戏的表演以罗汉科舞为主,兼有提线木偶的若干表演特色,以武戏著称,武打运用泉州南少林拳技。保存有大量民间的特技、杂耍、舞蹈,带有很强的神秘性与独特性,如演员的桌上翻跳功夫、叠罗汉、吃火吐火、吃纸拉肠、甩须、甩发、蚌舞、黑白鬼舞、叉舞、旗舞等,尤其是“开大笼”及用刀劈面、用剪刀刺眼和刀插肚、锯腰等一些恐怖场面表演,既充满了宗教的神秘色彩,又有别于其他剧种,体现该剧种在宗教文化底蕴方面与众不同。
打城戏的剧目,可分为宗教戏、历史剧、武侠戏、传统戏和新创戏等五个类型,《目连救母》是其最具代表性的宗教戏剧传统剧目。打城戏的音乐唱腔由道情、佛曲和傀儡戏唱腔曲调(俗称“傀儡调”)结合而成,成为别具一格的宗教韵味,为曲牌体,约有二百余调。曲牌的组合及应用大体与傀儡戏相近。打城戏的角色行当与泉州傀儡戏相同,仅分为生、旦、丑、北(净)、杂五行,舞台用语为泉腔闽南方言。
打城戏在泉州乃至闽南地区影响广泛,并曾应邀赴伊朗、日本、印度等国和台湾地区参加戏剧节演出,普遍获得好评。“打城戏”于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代表性传承人】
吴天乙 男,汉族,1938年12月出生,泉州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打城戏代表性传承人。出身打城戏表演世家,父亲吴万圣系打城戏著名艺术家,1948年随父学习打城戏唱、念等表演艺术,后师从打城戏知名艺人陈一同、曾火成学习“毯子功”“把子功”表演艺术,唱、做、念、打全面继承。曾多次参加省、市会演并获奖。在国营打城戏剧团解散后,与夫人黄莺莺自筹资金复办打城戏剧团,培养80多名打城戏艺人。2003年率打城戏《目连救母》赴伊朗参加“第十二届亚洲仪式艺术节”荣获“金小丑”奖;2004年赴日本参加“中日韩”戏剧节;2007年赴印度参加第二届国际戏剧节荣获“潘查尔”大奖,并应邀赴台北、宜兰演出,打城戏的传统艺术和特技表演,深受海内外观众和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
洪球江 男,汉族,1921年8月出生,泉州晋江人,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打城戏代表性传承人。1929年(8岁)起跟随道士,后来又入戏班学艺,1952年参加泉州市泉音技术剧团,师从吴宝灿、吴万圣、吴芬珍,唱、做、念、打全面继承,擅长开城门、过地狱、吞火吐火、吃纸抽肠、人体倒立等特殊技艺,以武打为主。1956在打城戏剧团,主要扮演武生、花脸。曾为来我市访问的日本、台湾文化界人士作打城戏表演,获得了高度的评价和认可。1978年进入泉州市艺术学校任打城戏艺术专业教师,悉心传授打城戏艺术。主动请缨,广为收徒传艺,培养新人,热心关注打城戏的传承。
黄莺莺 女,汉族,1941年出生,泉州人。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打城戏代表性传承人。出身戏剧世家,1954年参加“泉音技术剧团”,任演员,师从张鹏飞学艺,在唱、做、念、打上有一定造诣。曾荣获泉州市戏曲会演演员奖,并被评为省先进工作者,出席省青年联合会。曾抢救排演传统打城戏《目连救母》《良女试雷有声》《收红孩儿》等剧目,参加“中国南戏暨目连救母国际学术讨论会”和“天下第一团”展演,被拍成打城戏专题纪录片。并曾赴伊朗、日本、印度,我国台湾等地区交流演出荣获大奖,深受海内外专家学者赞誉。1990年与丈夫吴天乙自筹资金复办打城戏剧团,先后吸收两批新生,培养学员80多人,曾参加省“水仙花”优秀青年演员大奖赛,荣获优秀新秀奖、新秀奖5人,并荣获优秀辅导老师奖。
伍志新 男,汉族,1947年11月出生,泉州鲤城区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打城戏代表性传承人。1960年入打城戏剧团,师从曾火成、洪球江,先后扮演打城戏的多个角色,掌握打城戏各种表演技艺,以武功技艺为主,掌握传统戏曲中的把子功、毯子功、形体功等,对打城戏的独门技艺“开城门”、“过地狱”、“吞火吐火”、“吃纸抽肠”等,运用自如,曾推动恢复排练演出打城戏《目连救母》片段。1971年打城戏解散后,入泉州高甲剧团当演员,先后在《大河谣》《大闹花府》《广泽尊王》《小刀会》及样板戏等大戏中扮演角色。1993年受聘泉州艺校高甲班教师,曾传授周杰俊、吴江福等学生“毯子功”、“把子功”、“形体”,2011年指导储育江、吴江福学习武行、大花脸、美猴王等技艺,现均为高甲戏主要演员。
打城戏老戏新生 时隔5年“天下第一团”重登舞台
2013年9月1日,泉州南音艺苑座无虚席,泉州市打城戏传习所挂牌仪式暨泉州打城戏剧团复办首场演出在这里举办。剧团共表演了三出折子戏,引得观众掌声连连。打城戏集宗教、艺术、民俗为一身,作为我国传统戏曲文化的历史宝贵记忆,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戴涵琦 摄)
泉州网-东南早报讯(早报记者 张素萍 潘登)8月26日,泉州摘下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桂冠,这里面有绚丽多彩的传统戏曲文化的一份力量。
打城戏的知名度也许不及南音、梨园戏,但它却是我国唯一的宗教剧种,并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打城戏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屡次斩获国际大奖,为泉州也为中国戏剧赢得了巨大的声誉。
昨晚,泉州打城戏市级传习所挂牌仪式暨泉州打城戏剧团首场演出举行,惊艳全场。
打城戏有着怎样曲折而耀眼的历程?剧团背后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打城戏这朵百年奇葩,如何在“文化之都”再度绽放?本期封面纵深为您讲述。
打城戏并未曲终人散 时隔5年“天下第一团”重登舞台
经典剧目《目连救母》
作为地方剧种之一,泉州打城戏是我国唯一的宗教剧种。昨日,泉州打城戏市级传习所挂牌仪式暨泉州打城戏剧团首场演出在泉州南音艺苑举行。这是号称“天下第一团”的泉州打城戏剧团,在2008年解散后,重返舞台。
昨晚7时,泉州南音艺苑里座无虚席,甚至过道都站满了观众,还有不少戏迷专程从菲律宾赶来,也有戏迷从香港、南京等地赶来,争睹打城戏的魅力。晚上8时,泉州打城戏市级传习所挂牌仪式举行,泉州市文广新局林育毅副局长高度评价了打城戏的艺术和历史价值,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吴天乙接牌时表示,“我一定要尽力恢复打城戏的传统剧目,并记录下来存入国家数据库”。
首场演出的第一个剧目是《四海祝寿》,当饰演“罗汉”的演员们连续高难度空翻时,现场观众掌声雷动;随后是《目连救母》的一折《双挑》,当演员使出打城戏绝活“掷铙钹”时,观众叫好声连连……一个多小时的演出,观众的掌声和欢呼声达二三十次;演员谢幕时,全体观众起立,久久不愿离去。
泉州南音艺苑座无虚席,掌声雷动。
据介绍,1990年,吴天乙和妻子黄莺莺组建民营泉州打城戏剧团。21世纪初,该团频频在国际舞台上亮相,屡次斩获国际大奖,为泉州也为中国戏剧赢得了巨大的声誉。2008年1月,由于经营之困等因素,泉州打城戏剧团被迫解散。
多年来,在吴天乙等艺术家的痴情坚守下,打城戏终于迎来新的生机。获悉消息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文化部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曲六乙特地发来贺信。他在信中说,打城戏是我国最具奇异特色的剧种,它产生于宗教祭祀仪式影响深远,无论如何不能让打城戏在我们这一辈消失。
泉州打城戏又名法事戏、和尚戏、道士戏,是在清中叶,从泉州、晋江一带的僧道法事仪式基础上演变发展起来的戏曲剧种。在表演上,打城戏表演以武戏见长,拿手绝活包括桌上功夫、毯子功等多种带杂耍性质的表演形式;音乐唱腔在道情、佛曲的基础上,吸收提线木偶戏的傀儡曲调,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贺信选登
伊朗戏剧节上打城戏胜过日韩舞台艺术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曲六乙:
在伊朗的戏剧节上,泉州打城戏的演出效果,压倒了同场演出的日本、韩国舞台艺术,获得大会唯一的最高奖——金小丑奖。在日本的演出效果超出同场演出的印度、日本的戏剧艺术。我们应该支持打城戏的继承和发展。
打城戏重登舞台是我省戏曲界一大喜事
★福建省艺术研究院:
打城戏重登舞台,这是我省戏曲界的又一喜事!打城戏是福建乃至全国重要地方剧种之一,在海内外戏剧艺术界有很大影响。因其文化内涵丰富、样貌独特、价值珍贵而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泉州打城戏传习所的成立和天乙打城戏剧团的复办,必将有利于打城戏的传承、保存与发展,有利于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民间文化作出突出的贡献。
独特戏种 打城戏百年享誉海内外
昔日打城戏《目连救母》剧照
泉州网-东南早报讯 老一辈泉州人或许见过打城戏的一项绝技:表演时,舞台上连垒七张桌子,由一位双手、腋下、嘴部、颈部夹11个鸡蛋的演员从桌顶翻身而下站在小板凳上。以往,这项令人瞠目结舌的绝技往往作为打城戏的压轴节目出场,场场引来惊呼连连。然而如今市民已经很难一睹绝技“真容”。
在过去的百余年里,泉州打城戏到底有着怎样绚烂多姿的发展历程?近日,泉州戏曲界人士详述打城戏的百年兴衰史。
吴天乙指导学员重新排练《目连救母》折子戏
起源
唯一宗教戏剧 百余年前有专业戏班
作为唯一宗教戏剧,泉州打城戏究竟起源于何时,至今尚无定论。
打城戏是由宗教法事仪式演变而成,即一种是由和尚表演地藏王菩萨打开鬼门关,放出阴间冤鬼的故事,俗称“打地下城”;一种是由道士表演芭蕉大王巡视冤鬼城,放出屈死冤魂的故事,俗称“打天堂城”。
据考证,法事仪式可远溯至唐朝,清代史料有关于打城戏的文字记载。一百多年前,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林纾在同治、光绪年间,曾在泉州见过打城戏的演出,并记载在其《畏庐琐记——泉郡人丧礼》中。汉学家、英国牛津大学教授龙彼得先生,在海外文献中发现了1877年和1894年的史料,分别记载两位荷兰人在厦门看到的打城戏表演——1877年,荷兰汉学家兼人类学家高延在厦门看到临时搭棚表演的目连戏,“表演者用他们的滑稽表演博得观众捧腹大笑”。
1860年,晋江永和镇小坑园村的“兴源班”,把法事仪式加以戏剧化,演变成搭棚表演的“打城戏”。1905年泉州开元寺的圆明和尚与超尘和尚组建“开元班”,演出剧目俗称“和尚戏”。晋江兴源班壮大后,经常活跃于晋江、南安、惠安、同安、安溪、厦门、金门一带,受邀上戏棚演出大型剧目《目连救母》、《李世民游地府》、《庄子戏妻》等。
打城戏剧照
辉煌
对棚演出较高低 七天七夜连台大戏引轰动
吃纸拉肠、吃火吐火、毯子功、把子功、跳桌子……这些全国少有的表演,却是打城戏征服观众的重要法宝。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是打城戏的黄金年代,泉州城内有数个活跃的戏班,南安洪濑和原属晋江县辖的永宁等地也组建了打城戏班。
当时,泉州最出名的两个戏班是晋江的“小兴源班”和泉州的“小开元班”。由于都是未成年的小学员,就在原本的戏班名称前各加了个“小”字。两个戏班,艺术骨干都是青少年,各自冒尖的新秀可谓唱、做、念、打无不精到,在观众中皆享有声誉,两个戏班旗鼓相当。
竞争最激烈时,经常一个村庄邀请两个戏班对棚演出。“面对面搭建两个戏棚,戏班为了在这种当面‘打擂’中震住对方,往往上台前就要想新花样,琢磨出奇制胜的狠招。”泉州市戏剧研究所副所长黄锡钧介绍,除对棚演出外,还有将戏棚分隔成左右两个表演区,两个戏班同时演同一剧目,如此演员表演技能高低,一目了然。
抗战胜利后,海外侨胞陆续回乡探亲,打城戏盛极一时。1946年4月,晋江小兴源班受邀到安海镇演出《李世民游地府》、《三藏取经》、《目连救母》,一连演了七天七夜。这场演出轰动了整个闽南沿海地区,规模空前。“夜间,全安海灯火辉煌,每个地方都有戏班演出,大街小巷笙歌管乐,通宵达旦。”
从父辈继承的打城戏,吴天乙希望能再传承下去。
鼎盛
连获国际大奖 获封“天下第一团”
1952年,“兴源班”和“开元班”两大戏班合并,成立国有泉音技术剧团。1960年,剧团改名“泉州打城戏剧团”。为了适应时代,嫁接排演了不少现代戏,如《金沙江畔》、《烽火桥头》、《焦裕禄》、《节振国》等。
“文革”时期,打城戏艺人四处飘零;1969年,剧团解散。改革开放后,泉州几乎所有传统剧种剧团都重新恢复,唯独打城戏例外。1990年,从曾祖父开始四代习演打城戏的吴天乙,从泉州市木偶剧团副团长的职位上提前退休,“下海”兴办泉州打城戏剧团。
1992年,文化部曾举办了名为“天下第一团”(南北片)的全国稀有剧种优秀剧目展演。当时泉州打城戏剧团作为打城戏硕果仅存的一个剧团,也是全国唯一的民营剧团,参加了剧目展演,并获得了“天下第一团”的名号。
2003年,剧团赴伊朗德黑兰,荣获“金小丑”奖!中国戏剧家协会研究员曲六乙描述:剧终,当目连从地狱中救出母亲时,全场观众起立,爆发出激烈、持久的掌声……一位著名艺术家走上舞台,激动地握着演员的手说“真是太美了”。德黑兰六家媒体盛赞演出获得巨大成功。他们认为打城戏《目连救母》展示了精湛的技艺和浓郁的民间传奇色彩,以富于风趣、幽默的风光,阐释了沉重的悲剧内涵……
随后,剧团多次参加国际重大活动展演并斩获大奖:2004年赴日本参加“第十一届中日韩戏剧节”获得高度评价,演员连续谢幕5次观众还不退场;2007年赴印度参加“第二届国际戏剧节”荣获“潘查尔”大奖……
2008年,打城戏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然而,由于市场等因素,泉州打城戏剧团于2008年1月解散。
1958年的泉州小开元打城戏剧团
■特写
七旬夫妻档 一生只为打城戏
提起打城戏,吴天乙和夫人黄莺莺是绕不开的人物。
今年76岁的吴天乙是打城戏唯一的国家级传承人,73岁的黄莺莺是泉州打城戏市级传承人,两人倾注毕生心血,只为抢救泉州打城戏这一珍稀剧种。如今,在社会各界的鼓励下,年逾古稀的吴天乙和老伴黄莺莺再度“出山”,复办泉州打城戏剧团。
吴天乙的家族,是泉州有名的打城戏世家。100多年前,他的曾祖父吴永燎就开始办打城戏班,传到他已是第四代。父亲吴万圣是泉州鼎鼎有名的“小兴源班”班主,吴天乙从小就跟着父亲在戏班学习,耳濡目染之下,打城戏就在他年幼的心中生根发芽。时至今日,年少时观看七天七夜大戏的记忆,仍历久弥新,以至于有些打城戏的传统剧目就是靠着这些记忆得以恢复。
正式踏入戏班那年,吴天乙8岁。他自幼“摸爬滚打”,苦练基本功。登台表演时,吴天乙要从高空翻跟头,甚至在空中表演,比如拿两个圈子在空中套在脚上,一身夹十几个鸡蛋,翻下来时鸡蛋必须不破,还得稳稳当当地踩在条凳上,而凳子下还躺着一个人。
老伴黄莺莺14岁加入剧团主攻武旦。多年的坚持,让这对夫妻成为当时中青年一辈中最负盛名的演员。
“文革”后泉州几乎所有剧团都复办,除了打城戏。
打城戏参加华东汇演
1985年本社《泉州晚报》多次呼吁复办打城戏剧团,国内文化界颇多人士鼓励吴天乙“出山”。于是,他辞去泉州木偶剧团副团长职务,与老伴黄莺莺投入到复办事宜。
因资金窘迫,他们拿出自己的房契,抵押贷款了2万元。1990年2月,剧团复办。半年后,首场演出《观音收罗汉》几乎爆满,叫好声不断。然而由于学生缺乏生活阅历,表演功力较稚嫩,次年上半年仅演出20场。坚守过后终于迎来丰收,1992年一年演出200多场,剧团蒸蒸日上。
始料未及的是,当打城戏得到观众认可时,剧团却陷入困境。经典剧目《目连救母》因“不吉利”被拒演,演出收入低,不少演员纷纷“跳槽”。几经波折,剧团难以生存,于2008年1月宣布解散。但打城戏的未来一直是吴天乙难以放下的心头大事。
担心打城戏的珍贵资料流失,吴天乙在家里设立一个小型的打城戏陈列室。同时,他写了一部《打城戏——闽南宗教戏剧的遗存》。正是这本尚未出版的书,让台湾的戏剧学教授王士仪走遍大江南北后,终于在他家中找到了保存完整的《萝卜挑经》、《李世民游地府》等手抄剧本。
“老一辈老了,新一辈还没成长起来,让这么一门独特的剧种消失,我有愧先人。”说到这里,吴天乙不免唏嘘起来。
剧团虽解散,黄莺莺依然时常整理道具服饰。
吴天乙非常爱惜地将演出面具捧出橱柜拭去灰尘
说起打城戏,年逾古稀的吴天乙浑身都是劲。
责任编辑: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