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戏种 打城戏百年享誉海内外
昔日打城戏《目连救母》剧照
泉州网-东南早报讯 老一辈泉州人或许见过打城戏的一项绝技:表演时,舞台上连垒七张桌子,由一位双手、腋下、嘴部、颈部夹11个鸡蛋的演员从桌顶翻身而下站在小板凳上。以往,这项令人瞠目结舌的绝技往往作为打城戏的压轴节目出场,场场引来惊呼连连。然而如今市民已经很难一睹绝技“真容”。
在过去的百余年里,泉州打城戏到底有着怎样绚烂多姿的发展历程?近日,泉州戏曲界人士详述打城戏的百年兴衰史。
吴天乙指导学员重新排练《目连救母》折子戏
起源
唯一宗教戏剧 百余年前有专业戏班
作为唯一宗教戏剧,泉州打城戏究竟起源于何时,至今尚无定论。
打城戏是由宗教法事仪式演变而成,即一种是由和尚表演地藏王菩萨打开鬼门关,放出阴间冤鬼的故事,俗称“打地下城”;一种是由道士表演芭蕉大王巡视冤鬼城,放出屈死冤魂的故事,俗称“打天堂城”。
据考证,法事仪式可远溯至唐朝,清代史料有关于打城戏的文字记载。一百多年前,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林纾在同治、光绪年间,曾在泉州见过打城戏的演出,并记载在其《畏庐琐记——泉郡人丧礼》中。汉学家、英国牛津大学教授龙彼得先生,在海外文献中发现了1877年和1894年的史料,分别记载两位荷兰人在厦门看到的打城戏表演——1877年,荷兰汉学家兼人类学家高延在厦门看到临时搭棚表演的目连戏,“表演者用他们的滑稽表演博得观众捧腹大笑”。
1860年,晋江永和镇小坑园村的“兴源班”,把法事仪式加以戏剧化,演变成搭棚表演的“打城戏”。1905年泉州开元寺的圆明和尚与超尘和尚组建“开元班”,演出剧目俗称“和尚戏”。晋江兴源班壮大后,经常活跃于晋江、南安、惠安、同安、安溪、厦门、金门一带,受邀上戏棚演出大型剧目《目连救母》、《李世民游地府》、《庄子戏妻》等。
打城戏剧照
辉煌
对棚演出较高低 七天七夜连台大戏引轰动
吃纸拉肠、吃火吐火、毯子功、把子功、跳桌子……这些全国少有的表演,却是打城戏征服观众的重要法宝。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是打城戏的黄金年代,泉州城内有数个活跃的戏班,南安洪濑和原属晋江县辖的永宁等地也组建了打城戏班。
当时,泉州最出名的两个戏班是晋江的“小兴源班”和泉州的“小开元班”。由于都是未成年的小学员,就在原本的戏班名称前各加了个“小”字。两个戏班,艺术骨干都是青少年,各自冒尖的新秀可谓唱、做、念、打无不精到,在观众中皆享有声誉,两个戏班旗鼓相当。
竞争最激烈时,经常一个村庄邀请两个戏班对棚演出。“面对面搭建两个戏棚,戏班为了在这种当面‘打擂’中震住对方,往往上台前就要想新花样,琢磨出奇制胜的狠招。”泉州市戏剧研究所副所长黄锡钧介绍,除对棚演出外,还有将戏棚分隔成左右两个表演区,两个戏班同时演同一剧目,如此演员表演技能高低,一目了然。
抗战胜利后,海外侨胞陆续回乡探亲,打城戏盛极一时。1946年4月,晋江小兴源班受邀到安海镇演出《李世民游地府》、《三藏取经》、《目连救母》,一连演了七天七夜。这场演出轰动了整个闽南沿海地区,规模空前。“夜间,全安海灯火辉煌,每个地方都有戏班演出,大街小巷笙歌管乐,通宵达旦。”
从父辈继承的打城戏,吴天乙希望能再传承下去。
鼎盛
连获国际大奖 获封“天下第一团”
1952年,“兴源班”和“开元班”两大戏班合并,成立国有泉音技术剧团。1960年,剧团改名“泉州打城戏剧团”。为了适应时代,嫁接排演了不少现代戏,如《金沙江畔》、《烽火桥头》、《焦裕禄》、《节振国》等。
“文革”时期,打城戏艺人四处飘零;1969年,剧团解散。改革开放后,泉州几乎所有传统剧种剧团都重新恢复,唯独打城戏例外。1990年,从曾祖父开始四代习演打城戏的吴天乙,从泉州市木偶剧团副团长的职位上提前退休,“下海”兴办泉州打城戏剧团。
1992年,文化部曾举办了名为“天下第一团”(南北片)的全国稀有剧种优秀剧目展演。当时泉州打城戏剧团作为打城戏硕果仅存的一个剧团,也是全国唯一的民营剧团,参加了剧目展演,并获得了“天下第一团”的名号。
2003年,剧团赴伊朗德黑兰,荣获“金小丑”奖!中国戏剧家协会研究员曲六乙描述:剧终,当目连从地狱中救出母亲时,全场观众起立,爆发出激烈、持久的掌声……一位著名艺术家走上舞台,激动地握着演员的手说“真是太美了”。德黑兰六家媒体盛赞演出获得巨大成功。他们认为打城戏《目连救母》展示了精湛的技艺和浓郁的民间传奇色彩,以富于风趣、幽默的风光,阐释了沉重的悲剧内涵……
随后,剧团多次参加国际重大活动展演并斩获大奖:2004年赴日本参加“第十一届中日韩戏剧节”获得高度评价,演员连续谢幕5次观众还不退场;2007年赴印度参加“第二届国际戏剧节”荣获“潘查尔”大奖……
2008年,打城戏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然而,由于市场等因素,泉州打城戏剧团于2008年1月解散。
1958年的泉州小开元打城戏剧团
■特写
七旬夫妻档 一生只为打城戏
提起打城戏,吴天乙和夫人黄莺莺是绕不开的人物。
今年76岁的吴天乙是打城戏唯一的国家级传承人,73岁的黄莺莺是泉州打城戏市级传承人,两人倾注毕生心血,只为抢救泉州打城戏这一珍稀剧种。如今,在社会各界的鼓励下,年逾古稀的吴天乙和老伴黄莺莺再度“出山”,复办泉州打城戏剧团。
吴天乙的家族,是泉州有名的打城戏世家。100多年前,他的曾祖父吴永燎就开始办打城戏班,传到他已是第四代。父亲吴万圣是泉州鼎鼎有名的“小兴源班”班主,吴天乙从小就跟着父亲在戏班学习,耳濡目染之下,打城戏就在他年幼的心中生根发芽。时至今日,年少时观看七天七夜大戏的记忆,仍历久弥新,以至于有些打城戏的传统剧目就是靠着这些记忆得以恢复。
正式踏入戏班那年,吴天乙8岁。他自幼“摸爬滚打”,苦练基本功。登台表演时,吴天乙要从高空翻跟头,甚至在空中表演,比如拿两个圈子在空中套在脚上,一身夹十几个鸡蛋,翻下来时鸡蛋必须不破,还得稳稳当当地踩在条凳上,而凳子下还躺着一个人。
老伴黄莺莺14岁加入剧团主攻武旦。多年的坚持,让这对夫妻成为当时中青年一辈中最负盛名的演员。
“文革”后泉州几乎所有剧团都复办,除了打城戏。
打城戏参加华东汇演
1985年本社《泉州晚报》多次呼吁复办打城戏剧团,国内文化界颇多人士鼓励吴天乙“出山”。于是,他辞去泉州木偶剧团副团长职务,与老伴黄莺莺投入到复办事宜。
因资金窘迫,他们拿出自己的房契,抵押贷款了2万元。1990年2月,剧团复办。半年后,首场演出《观音收罗汉》几乎爆满,叫好声不断。然而由于学生缺乏生活阅历,表演功力较稚嫩,次年上半年仅演出20场。坚守过后终于迎来丰收,1992年一年演出200多场,剧团蒸蒸日上。
始料未及的是,当打城戏得到观众认可时,剧团却陷入困境。经典剧目《目连救母》因“不吉利”被拒演,演出收入低,不少演员纷纷“跳槽”。几经波折,剧团难以生存,于2008年1月宣布解散。但打城戏的未来一直是吴天乙难以放下的心头大事。
担心打城戏的珍贵资料流失,吴天乙在家里设立一个小型的打城戏陈列室。同时,他写了一部《打城戏——闽南宗教戏剧的遗存》。正是这本尚未出版的书,让台湾的戏剧学教授王士仪走遍大江南北后,终于在他家中找到了保存完整的《萝卜挑经》、《李世民游地府》等手抄剧本。
“老一辈老了,新一辈还没成长起来,让这么一门独特的剧种消失,我有愧先人。”说到这里,吴天乙不免唏嘘起来。
剧团虽解散,黄莺莺依然时常整理道具服饰。
吴天乙非常爱惜地将演出面具捧出橱柜拭去灰尘
说起打城戏,年逾古稀的吴天乙浑身都是劲。
责任编辑: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