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甲戏旧称戈甲戏、九角戏,孕育于泉州“戏窝子”的大环境中,根植于民间;它操泉腔闽南方言、以南音为基本唱腔,从而成为本地区很具欣赏性的大剧种。上世纪上半叶,民间的高甲戏班遍布泉州城乡各地。新中国成立后,在“戏改”的基础上,集中了一大批高甲戏优秀演职员,在泉州市区成立“大众剧社”,后来易名为泉州市高甲戏剧团。各县也相应地成立县高甲戏剧团。“文革”后期,剧团解散,重组为文宣队。拨乱反正以后,各剧团相继恢复。如今保存高甲戏剧团的,有市属一个团和晋江、南安、恵安、安溪、永春等市县属的共五个公办剧团。民营的高甲戏剧团,最高峰时达数百个之多(仅晋江县就有一二百个),现在各县市可能尚存一百多个。
折子戏《管甫送》剧照
高甲戏形成的历史,历来众说纷纭,一说是孕育于明末清初,但尚无任何史料可以佐证。一说产生于道光年间,但修于1830年的道光版《晋江县志》“风俗·歌谣”篇中,弦管、七子班、傀儡戏和新出现的“掌中弄巧”的布袋戏,都一一记录在案。唯独缺了高甲戏。再一说是:清道光年间,在南安岑兜村的“宋江戏”与漳州的竹马戏艺人及归侨合办了“合兴班”,并与 “四平戏”合流,兼演文武戏、宫廷戏、丑旦戏等。此时称“合兴戏”,亦称“弦管戏”,未称“高甲戏”。直至清末,“合兴戏”与“宋江戏”逐渐合流,走向专业化组织形式,并上演连台本戏,形成了有自己风格的地方剧种,始称高甲戏。
《连升三级》精彩演出现场
如果按照以上说法,这个新生剧种,可分为“宋江戏”、“合兴戏”到高甲戏的三个阶段。其演出的剧目,早期的“宋江戏”,以武打见长,套数多采用民间的“刣狮”,配以大锣大鼓,成为具有粗犷表演的大气戏、武戏。至“合兴戏”阶段,则吸取了本土的姐妹艺术品种和外来剧种的某些艺术元素来丰富自已。
及至高甲戏阶段,在剧目、表演、音乐、武打等方面,作了全面的吸收,表演上吸取木偶戏、京剧的武打程式,如“傀儡打”、“傀儡丑”;又吸取梨园戏旦行的指法、科步;话白采用泉腔,唱腔则大量取自“弦管”,主要来自南音兼收民歌小调和傀儡调,因而活泼、诙谐、粗犷,既有清婉缠绵的音韵,又有激昂刚健的腔调;伴奏音乐吸收闽南吹奏乐、笼吹、什音等,使高甲戏艺术更臻完善,独具风格。据高甲老艺人所传,南安、晋江有些高甲戏班还在民国期间,先后到过菲律宾等地演出,并在当地吸取来菲演出的京戏等剧种的表演艺术为其所用。
高甲戏《大闹花府》再上台阔别舞台十几年重排首演
高甲戏的传统剧目丰富,内容大都来自史书、小说、传奇和民间故事,也吸收傀儡戏和外地剧种的优秀剧目,大体可分大气戏(宫廷戏、武戏)、生旦戏(绣房戏)、丑旦戏等,但大多为幕表戏(即“桶戏”)。其中一部分幕表戏在经常演出中逐步走向定型,成为保留剧目。这类剧目经历了长期的舞台实践,锤炼出一套表演规范,形成唱、做、念、打固定的程式,蕴含着精湛的表演艺术,也有高难度动作,后来成为高甲戏的艺术积累。二是一部分幕表戏属于“即兴式”的剧目,随意性强,艺术上平庸,较早被淘汰。
角色行当分为生、旦、北、杂四大行,后期发展为生、老生、旦、北、丑、杂等六门行当。高甲戏旦角的指法与科步、手姿丰富,步法严谨;丑角表演,自成流派,各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塑造人物。高甲戏有丰富的武打程式,早期采用闽南的“南拳”、“斗狮”的套数,后来吸收了木偶戏、京剧的武打程式,不断加以丰富。其表演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尤其丑角表演更具特色。高甲戏丑角有文丑、武丑,其表演动作模仿木偶,善于夸张变形,诙谐滑稽。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集高甲丑之大成的《连升三级》创作演出成功,被誉为“南海明珠”以来,高甲戏的丑角艺术被推向高峰,成为有别于其他剧种、自成体系的表演艺术。但也造成误解,以为高甲戏只是丑戏,而不知它的根基是“大气戏”“蟒袍戏”等。
高甲戏的形成与发展,与浓郁的民间信仰和民俗活动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其表演源于民间生活,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它不但是最受闽南观众欢迎的一个地方剧种,同时在东南亚一带及台港澳地区有深远影响。
“高甲戏”于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代表性传承人】
颜佩琼 女,汉族,1944年11月至2012年7月,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甲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颜佩琼13岁入泉州高甲戏训练班,师承肖迪频、蔡秀英,擅长青衣、花旦和闺门旦等行当。结合自身的艺术实践,在唱、念、做、打中注重刻画人物,形成了以情用腔、以腔抒情、从容大度、细腻传神的表演风格。代表剧目有《珍珠塔》《黄卷与蚊诗》《南海明珠》《昭君出塞》等,并多次荣获国家、省和市级奖项。自1972年起,她致力于高甲戏的演出及传承,曾根据高甲戏传统剧目,自编表演《思君》《寻夫》《私会佳期》《赏花》作坐场教学片断,并整理《科母科步》《扇科》《伞科》《道白与唱腔》等四套,作为高甲戏行当表演的教学资料。曾辅导陈素萍、陈娟娟表演获省中青年比赛金奖。并记录、整理、出版《高甲戏旦行传统套路》一书。
吕忠文 男,汉族,1944年4月出生,福建泉州人,副研究馆员,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甲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58年入泉州市安溪县演员训练班,拜“老技师”、“天从师”为师后,长期在高甲戏中主演生、丑角色,曾在《征边记》《状元媒》《屠夫状元》《许仙说谢》《刘三姐》《凤冠梦》等剧目中饰演角色,其丑行表演技艺丰富,幽默诙谐,艺术感染力强,多次参加省、市戏剧会演并获奖项。曾导演高甲戏《大汉魂》《玉珠串》《金魁星》三度荣获文华导演奖;辅导高甲小戏《仙姑酒楼》《施大头卖剑》荣获群星奖;导演、指导新版《连升三级》,荣获中国曹禺戏剧奖优秀剧目奖。精心传承高甲戏艺术,招收高甲戏著名演员王琼芬、陈江锋为徒,悉心培养指导,多次荣获省、市乃至全国优秀演员奖;指导厦门高甲戏著名演员吴晶晶表演一台小戏,获梅花奖。
苏燕玉 女,汉族,1938年9月出生,福建泉州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甲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三级演员。1947年从艺,师承高甲戏名家蔡秀英,得老艺师真传,擅演花旦,基本功扎实、做功细腻、表演灵巧、嗓音宏亮,以内心戏见长。从艺61年,在《梁红玉》《桃花搭渡》《天女图》《仙女送花》《沙家浜》《南京路上好八连》《凤仪亭》《三里湾》《陈三五娘》《玉真行》等近百个剧目中任主要演员,深受观众和同仁好评。1952年起任演员和技导,曾在泉州艺校、厦门艺校、安溪艺校、泉州高甲戏剧团、安溪高甲戏剧团、晋江高甲戏剧团任教,擅长叠步、拂尘科、旦袖科、肩科等形体功,特别对吊角生科颇有研究。编写旦科、肩科、袖科等教材,培养了陈素萍、陈娟娟、肖艺芬、郭月萍、廖红新、孙碧娥等多批学员,不少学生都是国家、省、市级优秀演员获得者。
柯荣湘男,汉族,1947年10月出生,泉州人,国家三级演员,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高甲戏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梨园世家,母亲林秀来、父亲柯贤克及兄弟姐妹等9人均从事高甲戏艺术工作。他1960年入晋江民间高甲剧团学艺,师从高甲戏名家黄秀郎、吴远宋,擅生行表演行当,以文武老生表演见长。他较为完整掌握传统戏剧——高甲戏(老生行当)技能,其表演刚柔相济、华实互补,在继承传统表演艺术的基础上,又有发展、创新。从艺近五十年来,先后在《大河谣》《敬德接印》《江山美人》等数十个剧目中担当重要角色,分别在国家、省、市多次获奖。并积极向青年学员传授技艺,培养了车强福、黄剑翼等高甲戏年轻演员,参加省青年会演得到好评。
刘秀华 女,汉族,1944年1月出生,泉州人,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高甲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三级演员。1957年9月考进市高甲戏剧团演员训练班学艺。师承高甲戏著名表演艺术家萧迪萍、蔡秀英、陈一同,表演戏路广,精通青衣、闺门旦、花旦、老彩旦等旦角表演,尤其擅长武旦,完整掌握武旦的表演套路。并无私地传授表演技艺给剧团中的年轻一代,培养了陈茹、郭月萍、郑冬红等高甲戏优秀演员,并指导她们参赛获奖。曾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指导老师奖”,1989年被省文化厅授予“福建省文化工作二三十年贡献奖”。退休后与部分退休艺人组成大众剧团,排演传统剧目。1997年9月受聘任福建省艺术学校泉州分校戏曲教师,为传承高甲戏表演艺术尽自己毕生的精力。2011年8月出版记录自己半个世纪艺术生涯的自传《侨乡武旦》。
邱长锁 男,汉族,1941年9月出生,泉州人,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高甲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三级演员。1957年考入市高甲戏剧团演员训练班,师承高甲戏著名表演艺术家萧迪蘋、陈一同、刘再生,深得老师真传,专攻武小生。其表演神韵自如,身段优美,动作潇洒、情感细腻,有力感染观众,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并虚心学习其他戏剧剧种的形体表演基本功及各种表演技巧,充实、提高自身的表演才能。先后扮演塑造了杨宗保、薛丁山、皇甫少华、赵云、武松等长短靠武生的艺术形像,从艺近五十年来,先后在《大河谣》《敬德接印》《江山美人》等数十个剧目中担当重要角色,分别在国家、省、市获奖。长期担任泉州艺校高甲班专业老师,培养了周杰俊、叶建国、林凤锦等高甲戏年轻演员,为高甲戏培养后继人才。
欧阳燕青 女,汉族,1950年1月出生,泉州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高甲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二级演员。1960年进晋江高甲剧团学艺,师承高甲戏著名艺人洪金乞,较系统地学习基本功,1972年调入泉州市高甲戏剧团,经高甲戏著名艺人蔡秀英的指导、点拨,较全面地学习、继承、丰富了高甲戏花旦、小旦、武花旦的精湛表演艺术,擅长花旦、小旦、刀马旦表演,其表演别具一格,曾参加省、市戏剧比赛并获奖。塑造了《连升三级》的秋红,《大闹花府》的红梅,《小刀会》的周秀英,《敬德接印》德黑夫人,《官府送》的美娟,《笋江波》的春姑等艺术形象。曾到菲律宾,以及香港、金门、台湾地区访问交流演出。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并毫不保留地授艺于廖红新、郑冬红等人,为培养后续人才表现突出。
李龙抛 男,汉族,1929年8月出生,南安市石井镇溪东村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高甲戏代表性传承人。1943年起从艺学习高甲戏,师承民间高甲戏艺人李达材、李真亏,主要学习高甲戏旦角(花旦、小旦、苦旦、武旦),在民间戏班演出。高甲戏男旦表演武旦刚柔相济,花旦诙谐又不失端庄,曾演出《四美救夫》《征西全传》《珍珠塔》《药茶记》《狸猫换太子》《白蛇游月宫》《李旦下湘州》和自编、自导、自演《钗头凤》等传统剧目。60多年来一直进行调查、搜集、研究高甲戏发源、发展、传承历史。与人合作出版《高甲戏》20万字,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为《中国戏曲志·福建卷》搜集提供素材近一百万字,撰写的材料被该志30多个条目采用。
陈江锋 男,汉族,1964年1月出生,泉州人,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甲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二级演员。1978年在省艺术学校高甲班表演专业学艺,师承高甲戏名家许仰川、李珍蕊、许天从、陈子良,专工武生、丑行,以拐杖丑、草包丑见长。其表演注重人物个性的刻画,唱腔韵味准正,嗓音洪亮,台风落落大方,曾多次参加全国、省、市戏剧表演比赛,荣获多项大奖,多次随团往港澳台地区,及新加坡作外事演出活动和参与接待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演出活动,其主演高甲传统小戏《官府送》上中央电视台《名家名段》栏目。积极开展传承活动,曾随团外出讲学、表演、带班数次,指导、传授徒弟50多人,其中高甲戏年轻演员陈荣瑜已成为剧团主要演员,为培养后继人才表现突出。
陈娟娟 女,汉族,1967年6月出生,泉州人,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甲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二级演员。1978年就读于省艺校高甲班表演专业,师承高甲戏名家苏燕玉,攻习小旦、花旦,1983年又师承名演员颜佩琼,研习高甲戏闺门旦艺术。她戏路宽广,宜俗宜雅,吸取高甲戏旦角的表演精华,结合自身优势,在唱、念、做、打中注重刻画人物,形成活泼俏丽、舒展健美、端庄沉稳、娴静妩媚、细腻传神的表演风格,在唱腔韵白上嗓音甜脆圆润,吐字清晰有力。她饰演多个高甲戏剧目角色,参加全国、省、市戏剧比赛,均获大奖,2011年荣获全国戏剧“梅花奖”,曾参与中央电视台《名段欣赏》栏目的录制。在艺校高甲班传承教学,授艺于陈情瑜、黄燕瑜,先后荣获省“水仙花”青年表演奖。
陈素萍 女,汉族,1965年3月出生,泉州人,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甲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1978年就读于省艺校高甲班表演专业,师承高甲戏名家董仁雪,研习旦行(闺门旦、青衣),并得到著名戏剧家梁谷音教授的精心指点,以准确而生动的形体动作塑造角色,在传统表演艺术基础上富于新意,逐步吸收本剧种和外来剧种的旦角表演艺术程式,形成自己独具一格的表演技艺,整体行当形体动作和情感细腻,成为剧团的挑梁旦角演员。曾在全国、省、市戏剧比赛中获得大奖,多次赴金门、香港、澳门、澎湖参加艺术演出活动,整理出整套旦角科步(素衣裙)、旦角扇科、旦角水袖及旦角佛尘科步,传艺教学数十人,悉心传授刘艺娟旦角水袖等技艺,在省、市各赛事中获奖。
王祖平 男,汉族,1957年5月出生,泉州人,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甲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三级演员。1971年进入市文宣队学艺,1972年师从李珍蕊,系统学习高甲戏许派丑角表演艺术,并得到许派创始人许仰川的亲自指点,领悟并掌握“许派”丑角表演艺术的“演丑”和“意美”完美融合的真谛,其表演夸张幽默诙谐,追求表演技艺的造型美和舞蹈性,形成自己一套规范化的“飘(飘逸柔茹)、扬(荡扬挥洒)、痴(痴态可掬)”、内外相谐的表演程式,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以美演丑,曾荣获福建省电视丑角邀请赛最佳配角及数次市级演员奖,出访过菲律宾、新加坡,以及港、澳、台地区。口传心授、因材施教、因人设形、展其所长,其授徒和指导的学生多达40余人。
王琼芬 女,汉族,1963年3月出生,泉州安溪县人,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甲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二级演员。1978年进入安溪县高甲剧团,师承著名高甲戏名旦苏燕玉、刘秀华、黄惠卿,专攻文武旦、小旦,并能熟练掌握其他多种行当的表演技艺(如武生、小生、娃娃生、丑角、彩旦、闺门旦等行当),戏路宽阔,准确运用高甲戏唱、念、做、打传统程式及技巧,唱腔清亮悦耳、音律稳准、扬抑张弛有度,在高甲戏剧目中饰演多个角色参加全国、省、市戏剧会演,多次获奖,深受专家和广大观众的赞誉。后在省文化厅主持下拜著名导演吕忠文为师,研修戏曲导演专业(含技导),二年结业。1990年剧团与省艺校联办高甲戏表演专业,兼任科目教师,授徒传艺近百名,许多学生曾获得省各种比赛佳奖。
黄光荣 男,汉族,1965年3月出生,泉州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甲戏代表性传承人,二级演员。1978年就读省艺校高甲班,师承高甲“五虎将”陈子良、“闽南四大名丑”之一施纯送,工老生、丑角,其丑行表演增强了傀儡丑角的舞蹈性,轻松幽默,妙趣横生,夸张而不失实,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老生行当扮相威武,台风稳健,洒脱大方,节奏鲜明,具有刚柔相济、华实互补的独特表演风格。曾在高甲戏《连升三级》《关公斩子》《桃花搭渡》《王海送信》等剧目中饰演角色,参加全国、省、市戏剧展演、比赛,多次获奖,颇受观众、专家的认可和肯定,被赞评为“当今闽南第一关公”。受剧团派往泉州艺校高甲戏学员班收徒传艺,学生数十人,传授高甲戏老生行当、傀儡丑表演技艺。
石福林 男,汉族,1966年4月出生,泉州市安溪县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甲戏代表性传承人,二级演员。1978年拜钟世山为师,专攻丑行、老生、文武小生,后随施顺送学习丑角,1995年以来随吕忠文先生学习导演。完整掌握高甲戏唱、念、做、打及其表演程式,在表演方面有所突破,突出形神兼备,以神传情。曾在高甲戏《凤冠梦》《玉珠串》等剧目中扮演角色,晋京演出获奖,并参加省戏剧会演、中青年演员比赛、“水仙花”杯比赛等,多次获过各种奖项。导演中充分调动舞台的花边艺术,突出群体的表演方法,展示高甲丑行特色。1990年兼任安溪艺校高甲戏表演专业的剧目、形体、科步等课程,授艺四批高甲戏表演专业演员六十多人,多次获辅导老师奖。
吴家松 男,汉族,1966年11月出生,泉州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甲戏代表性传承人,二级演员。1978年入泉州艺校高甲戏表演专业,拜高甲“五虎将”陈子良、吴远宋为师,工净角,较为完整地掌握高甲戏净角行当技能,较好地展现高甲戏的粗犷雄浑,诙谐幽默。表演上汲取陈子良红北和吴远送大花的特点,嗓音粗犷浑厚,重工架,以神传情,气质潇洒,神韵飞动,道白讲究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富有韵致。曾在高甲戏《宋祖龙图》《宋宫奇案》《打鸾驾》中接连成功饰演包拯形象,被闽南侨乡观众誉为“活包公”,曾参加省中青年演员比赛、戏剧会演等,获优秀演员等多项奖。能积极开展传承活动,传授高甲戏表演艺术于李伟强等学生5人,为培养后续人才表现突出。
肖月理 女,汉族,1967年1月出生,泉州市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甲戏代表性传承人,二级演员。1978年考入泉州艺校高甲戏表演专业,拜高甲名伶蔡秀英、董仁雪、苏燕玉为师,专攻花旦、小旦。较完整掌握高甲戏花旦、小旦表演技能,能汲取高甲戏传统表演艺术精华,又借鉴其它剧种的表现手法,表演细腻,擅长载歌载舞,动作干净利落,活泼可爱,台步轻盈流动,作戏逼真,尤以色飞眉舞,绘影摩神,令人称绝。所饰演角色常跨越小旦、花旦、彩旦等多种行当,技艺行当素以《桃花搭渡》的桃花(小旦)见称,曾荣获省水仙花戏剧奖比赛表演金奖、优秀演出奖,并在高甲戏《连升三级》《妗婆打》中饰演角色获奖。曾多次随团出访金门、澎湖、香港、澳门等地进行文化交流演出。能积极开展传承活动,传授林妍等高甲戏表演艺术。
责任编辑: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