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甲戏旧称戈甲戏、九角戏,孕育于泉州“戏窝子”的大环境中,根植于民间;它操泉腔闽南方言、以南音为基本唱腔,从而成为本地区很具欣赏性的大剧种。上世纪上半叶,民间的高甲戏班遍布泉州城乡各地。新中国成立后,在“戏改”的基础上,集中了一大批高甲戏优秀演职员,在泉州市区成立“大众剧社”,后来易名为泉州市高甲戏剧团。各县也相应地成立县高甲戏剧团。“文革”后期,剧团解散,重组为文宣队。拨乱反正以后,各剧团相继恢复。如今保存高甲戏剧团的,有市属一个团和晋江、南安、恵安、安溪、永春等市县属的共五个公办剧团。民营的高甲戏剧团,最高峰时达数百个之多(仅晋江县就有一二百个),现在各县市可能尚存一百多个。
折子戏《管甫送》剧照
高甲戏形成的历史,历来众说纷纭,一说是孕育于明末清初,但尚无任何史料可以佐证。一说产生于道光年间,但修于1830年的道光版《晋江县志》“风俗·歌谣”篇中,弦管、七子班、傀儡戏和新出现的“掌中弄巧”的布袋戏,都一一记录在案。唯独缺了高甲戏。再一说是:清道光年间,在南安岑兜村的“宋江戏”与漳州的竹马戏艺人及归侨合办了“合兴班”,并与 “四平戏”合流,兼演文武戏、宫廷戏、丑旦戏等。此时称“合兴戏”,亦称“弦管戏”,未称“高甲戏”。直至清末,“合兴戏”与“宋江戏”逐渐合流,走向专业化组织形式,并上演连台本戏,形成了有自己风格的地方剧种,始称高甲戏。
《连升三级》精彩演出现场
如果按照以上说法,这个新生剧种,可分为“宋江戏”、“合兴戏”到高甲戏的三个阶段。其演出的剧目,早期的“宋江戏”,以武打见长,套数多采用民间的“刣狮”,配以大锣大鼓,成为具有粗犷表演的大气戏、武戏。至“合兴戏”阶段,则吸取了本土的姐妹艺术品种和外来剧种的某些艺术元素来丰富自已。
及至高甲戏阶段,在剧目、表演、音乐、武打等方面,作了全面的吸收,表演上吸取木偶戏、京剧的武打程式,如“傀儡打”、“傀儡丑”;又吸取梨园戏旦行的指法、科步;话白采用泉腔,唱腔则大量取自“弦管”,主要来自南音兼收民歌小调和傀儡调,因而活泼、诙谐、粗犷,既有清婉缠绵的音韵,又有激昂刚健的腔调;伴奏音乐吸收闽南吹奏乐、笼吹、什音等,使高甲戏艺术更臻完善,独具风格。据高甲老艺人所传,南安、晋江有些高甲戏班还在民国期间,先后到过菲律宾等地演出,并在当地吸取来菲演出的京戏等剧种的表演艺术为其所用。
高甲戏《大闹花府》再上台阔别舞台十几年重排首演
高甲戏的传统剧目丰富,内容大都来自史书、小说、传奇和民间故事,也吸收傀儡戏和外地剧种的优秀剧目,大体可分大气戏(宫廷戏、武戏)、生旦戏(绣房戏)、丑旦戏等,但大多为幕表戏(即“桶戏”)。其中一部分幕表戏在经常演出中逐步走向定型,成为保留剧目。这类剧目经历了长期的舞台实践,锤炼出一套表演规范,形成唱、做、念、打固定的程式,蕴含着精湛的表演艺术,也有高难度动作,后来成为高甲戏的艺术积累。二是一部分幕表戏属于“即兴式”的剧目,随意性强,艺术上平庸,较早被淘汰。
角色行当分为生、旦、北、杂四大行,后期发展为生、老生、旦、北、丑、杂等六门行当。高甲戏旦角的指法与科步、手姿丰富,步法严谨;丑角表演,自成流派,各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塑造人物。高甲戏有丰富的武打程式,早期采用闽南的“南拳”、“斗狮”的套数,后来吸收了木偶戏、京剧的武打程式,不断加以丰富。其表演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尤其丑角表演更具特色。高甲戏丑角有文丑、武丑,其表演动作模仿木偶,善于夸张变形,诙谐滑稽。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集高甲丑之大成的《连升三级》创作演出成功,被誉为“南海明珠”以来,高甲戏的丑角艺术被推向高峰,成为有别于其他剧种、自成体系的表演艺术。但也造成误解,以为高甲戏只是丑戏,而不知它的根基是“大气戏”“蟒袍戏”等。
高甲戏的形成与发展,与浓郁的民间信仰和民俗活动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其表演源于民间生活,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它不但是最受闽南观众欢迎的一个地方剧种,同时在东南亚一带及台港澳地区有深远影响。
“高甲戏”于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责任编辑: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