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戏,是中国珍稀的保留至今的古老剧种之一,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传统表演艺术,被学术界认为是宋元南戏的遗响。2002年,经中国艺术研究院推荐,梨园戏与泉州南音、傀儡戏、昆曲、古琴、藏戏等十项被联合国亚太文化中心列入传统民间表演艺术数据库,又于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为纪念建团60周年,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将于2014年全年度举行“建团六十周年经典剧目展演活动”。作为“东亚文化之都”文化交流活动的重点项目,2月8号晚7:30,活动启动仪式在泉州梨园古典剧院隆重举行,而传承版《陈三五娘》随后上演。演出现场可谓座无虚席,各个年龄层的观众都目不转睛的欣赏了这出精彩的剧目。(泉州网记者吴晶晶 杨玙峻)
梨园戏有“大梨园”与“小梨园”之分。“大梨园”又俗称“上路老戏”与“下南老戏”两种, 其演员都是成年人。“小梨园” 又称 “七子班”, 其演员则是未成年的孩童,所以俗称“戏仔”。新中国成立之前,它们都是民间戏班,自主经营,自生自灭。1952年,晋江县文化馆出面把分散于晋南农村失业的梨园戏艺人集中起来,组成晋江县大梨园戏剧团,寄居于青阳东岩寺,由文化馆长许书纪记录蔡尤本等老艺师口述的小梨园传统戏《陈三五娘》脚本,经压缩分为上下集恢复排练,先演出上集,以勉强维持生计。1953年,省文化局决定将晋江这个剧团迁入泉州市区与晋江专区文工队合并,成立福建省闽南戏实验剧团,集中力量加工《陈三五娘》。在省文化局局长陈虹蹲点领导和新文艺工作者与众艺师的通力合作下,这部初步恢复的传统戏,终于磨炼成为一台“推陈出新”的好戏。1954年参加华东戏曲会演,大放异彩,荣获剧本一等奖,和导演、鼓师、舞美、演员(一等奖四位)及优秀演出奖等六项大奖。从此,梨园戏名声大振,随即列入全国优秀剧种之林。此即是“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典型事例。
此后,剧团在主管部门的重视与支持下,自身也加强建设,先后招生开办了56、57、59、60四班演员训练班,一批老艺人担任教师,发挥了传承梨园艺术的重要作用。1958年,福建省闽南戏实验剧团,更名为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文革”期间,梨园戏实验剧团与所有剧团一样被解散,大部分人员和学员被下放,只留少数人员与市高甲戏、木偶戏、打城戏、歌剧、南音等团体部分人员组成 “泉州市毛泽东思想宣传队”。1972年,恢复为晋江专区(后改地区)梨园戏剧团,直至1986年,才仍正名为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
梨园戏
梨园戏
梨园戏
梨园戏
梨园戏实验剧团的艺术构成,仍然有大梨园的上路、下南和小梨园七子班的成分,但日常选择上演的传统剧目,却以小梨园的戏出为多,整个舞台也趋向小梨园的风格。而人员结构,则全是成年人,孩童的“戏仔”已成为历史。
改革开放以来,海内外学术界开始关注梨园戏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在泉州先后举行的三次南戏学术研讨会和在台北举行的“海峡两岸梨园戏学术研讨会”,专家学者撰写了一批论文,从多方面论述梨园戏的历史文化价值。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结集出版的有《南戏论集》和《南戏遗响》两书,梨园戏老导演吴捷秋有《梨园戏艺术史论》问世,老团长作曲家王爱群有《论泉腔》一文的发表。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又以梨园戏资料为基础,编纂《泉州传统戏曲丛书》出版,其中梨园戏部分有一至九卷。更重要的是,《明刊闽南戏曲弦管选本三种》在欧洲的发现,先后在台湾和泉州校订出版。其中的《满天春》十八个折戏,有十六出是梨园的折戏(归属于九个大戏)。同时,又有明嘉靖《荔镜记》和清顺治、道光、光绪《荔枝记》的先后发现,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汇编为《荔镜记荔枝记四种》出版,以坚实的戏文版本证明梨园戏传家宝《陈三五娘》“一脉相承五百年”。
有了以上的史料,梨园戏的历史渊源,便有了可靠的实据藉以追溯。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宋元南戏的历史有许多争论,但梨园戏、莆仙戏、潮剧等以各自的方言及其声腔世代传承的历史与现实,说明闽南潮汕一带,早在南宋时期就有戏剧活动。陈淳上书要求禁“淫戏”,朱熹下禁戏令及真德秀劝农“莫看百戏”等,都折射了那个时期的戏剧活动已达到泛滥“成灾”的地步。而且说明宋元南戏前身即汉唐以来的杂剧百戏,在闽南地区也是一样存在的。 再从戏曲“遗响”来考证,梨园戏世代口传的《王魁》《蔡伯喈》《朱文》《刘文龙》等都是“宋元旧篇”早期的剧目。尤其是《蔡伯喈》,明初高则诚为蔡伯喈翻案,写成全忠全孝的《琵琶记》,得到明太祖朱元璋的肯定而推行天下。但梨园戏与弦管曲中的蔡伯喈,仍然是不忠不孝、受人诅咒的人物。说明它们的源头在明代之前。
从版本学来说,《荔镜记》的发现与研究,意义更加重大。《荔镜记》不只是陈三五娘一个戏,而且还有《陈彦臣》《新增勾栏(主人公陈三)》等戏文。《陈彦臣》源自南宋《新编醉翁谈录》,而陈三出现在宋元勾栏瓦舍中,更是勾栏中难得一见的脚本。这些重要史迹,如果在所谓南戏发祥地有其源头,那么毫无疑问是“传入”的。但事实是,在当今的四面八方,都未发现有以泉腔方言写成的《荔镜记》《陈彦臣》以至以陈三为主人公的小戏脚本的遗迹。这不能不说,泉州有产生宋元南戏独特的文化生态环境。
再者,《荔镜记》远不是首创于明嘉靖,而是“重编”本,之前已以《荔枝记》为名在泉潮两地上演相当长的岁月。其后又有顺治本、道光本、光绪本和口头传承并存。由此可见梨园戏持续传承传统剧目的能力不同凡响。这表现在版本传承之外,三个流派还各有“十八棚头”的口传剧目的遗存(见《泉州传统戏曲丛书》一至九卷),当中有一部分源自“宋元旧篇”。这也是其他剧种所少见的。 梨园戏的音乐保留了许多古老的曲牌,仅《荔镜记》中,就有七十七支曲牌,大多是南曲系统的名目。其所使用的乐器,早期的已不可考,后期则相当简约,只有“吹鼓打”及三弦二弦等,因为戏金微薄,粥少不可能僧多。直至公办剧团的创建,才有专职乐队,增添诸多丝竹乐器,而且聘请弦管先生来参加《陈三五娘》的配曲。 梨园戏的唱腔与源自晋唐的弦管音乐(今称南音),同是用地道的泉腔方言“照古音”演唱,乍听起来一样古朴典雅、委婉清丽,好像没有什么不同。但实际上仍有所不同,梨园戏唱腔为适应表演需要,节奏加快了一倍,而且在载歌载舞的表演中,更善于作感情处理。南音的传统则纯粹作“清唱”,执拍而歌,以自娱自乐为主,无须也不允许作戏剧性的“表演”。但南音曲文,又有许多是吸取梨园戏的戏剧故事以至具体唱段的。如南音取材《陈五三娘》故事的散曲,竟多达二百首,但其中与戏文唱段相同相似的只有四十六首。可见南音界过去有一支更大的编创力量,所以另行编创的曲目多于戏文的三倍。因此可以说,梨园戏与南音,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梨园戏的表演艺术,有由老艺师传承下来的、以“十八步科母”为基础的手姿、眼神、身段和科步(手眼身法步),极具舞蹈化和雕塑美。为戏曲同行所赞赏与借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剧团聘请画师,把老艺人的科范一一描绘下来,共一千多幅。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将其编入《泉州传统戏曲丛书》第八卷。这本书已成为艺校和舞蹈学院的教科书。而台湾的几个文艺团体,一再延请梨园戏演员去教授科步动作,从而排练既有梨园戏表演艺术又有弦管音乐相结合的优秀节目,在海内外上演,赢得很高的声誉。 梨园戏是稀有剧种,通天下只有这个剧团。六十年来(中间遭受十年浩劫),剧团上下都坚守本份,爱护本剧种特色,既敬重前辈老艺师,又善于培养一代又一代新人;既认认真真地继承传统,又千方百计加以创新。先后抢救演出了一批传统戏,又创作排演了一批新剧目,如《节妇吟》等,多次在省级、国家级的戏剧赛事中取得良好的成绩,《董生与李氏》被评为2003-2004年度国家舞台艺术十大精品剧目之一。
【代表性传承人】
许天相 男,汉族,1942年6月生,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梨园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二级演员。1956年考入梨园戏演员培训班后,先后师承梨园戏老艺人蔡尤本、姚苏秦、李清河、许茂才、施教恩等,他在严谨规范的梨园戏传统科介表演基础上,不断地融入其他戏曲艺术的表演技法和民间舞蹈元素,拓展了传统丑、末行当的表演内涵,塑造出变化多端的行当角色。其表演细腻生动,代表作有《李亚仙》《胭脂记》《事久弄》《枫林晚》等。曾多次随团出访意大利、菲律宾、日本等国,及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获得好评。他能导能演,曾抢救性排演十余出濒临失传的梨园戏传统名剧。1997年担任泉州艺术学校梨园班专业课教师,培养了郭智峰、林小伟等梨园戏年轻演员,多次荣获省、市级奖项。
曾静萍 女,汉族,1963年8月生,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梨园戏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二度“梅花奖”获得者。1977年就读福建省艺校梨园班,1982年进入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专攻梨园戏旦行表演艺术,师承潘治、姚苏秦、施织、何淑敏、许天相、王胜利、吴明森等梨园戏名师,掌握并演出大量的传统剧目和新编作品。曾静萍娴熟地使用梨园戏传统科介,并赋予角色性格化的理解,其演唱善于把握气息,幽婉动情、矜持含蓄。代表作有《朱文》《陈三五娘》《苏秦》《董生与李氏》《节妇吟》等,多次荣获国家、省和市级表演大奖。其技艺除授教于本剧种的年轻演员外,还积极配合艺校教学工作,热情授教来团学习的中国戏曲学院、京剧等院团以及台湾民族舞蹈演员。先后出访日本、印尼等国,及港澳台等地区,还作为中国戏曲界的唯一代表,参加德国、荷兰、瑞士、英国、奥地利、新加坡等国家艺术节。
陈济民 男,汉族,1945年5月出生,福建泉州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梨园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二级演奏员(鼓师)。1957年考进福建省梨园戏剧团训练班先学表演,有生、外、净、丑等行当表演,以唱见长。后师从蔡尤本、李小怣、林时枨等梨园戏名家,正规从“七帮鼓”学起,得师傅真传,先后担任二十几部戏的司鼓工作,技艺高超。十几年来剧团创作获奖的剧目,如《枫林晚》《节妇吟》《陈仲子》皆由他司鼓。1993年获奖剧目《董生与李氏》由他司鼓,获省十九届戏剧汇演司鼓奖。他精通梨园戏音乐,擅长闽南压脚鼓,在舞美、表演导演方面有一定造诣。先后作为林时枨师的助手指导黄培尊、柯介眉等十多人练乐,培训鼓手。多次随团赴法国、菲律宾、新加坡、日本等国,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交流演出。
蔡娅治 女,汉族,1937年12月出生,福建泉州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梨园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二级演员。1953年考入福建省闽南戏实验剧团,师承梨园戏名老艺人许茂才、林树盘,学习梨园戏传统剧目,初工小旦、青衣,后反串小生,精通各种行当表演,尤以反串小生见长,代表作为《陈三五娘》和《李亚仙》。50多年来传承数十出梨园戏优秀传统剧目,担任重要角色,继承了传统艺术的精髓,多次参加省、市会演并获多项奖励。特别是反串小生表演,音色华美,深得观众的赞许和喜爱,先后由上海、温陵唱片公司录制唱片畅销国内外。1998年受聘参与泉州艺校梨园班的教学工作,传授梨园戏优秀传统剧目《陈三五娘》《李亚仙》的名曲唱段及唱腔(正音)教学。多次到菲律宾、新加坡,及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交流演出,2006年受聘台湾江之翠剧团教学。
王胜利 男,汉族,1945年12月出生,福建泉州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梨园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1957年考入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训练班,师承于蔡尤本、姚苏秦、陈家荐、陈德碗、李茗钳等梨园戏名家,学习梨园戏传统剧目。在数十个梨园戏剧目中担任主要、重要角色,塑造了如《红叶宝剑》之粱灏、《朱买臣》之张公、《冷温亭》之朱寿昌、《苏秦还乡记》之苏秦、《吕蒙正》之刘文茂等鲜明的人物形象,多次参加省、市会演并获奖。多次随团出访赴意大利、法国、菲律宾、新加坡、日本等国,以及香港、台湾地区交流演出。《从人物到行当》一文发表在《福建戏剧报》。对梨园戏新秀以“片断”说戏、示范的方式辅导传授,多年来辅导、传授李辉逸、林苍晓、陈琦昌、颜昌华等人表演艺术,辅导他们参加省中青年演员比赛,荣获金、银奖。
黄炳铜 男,汉族,1943年10月出生,泉州人,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梨园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三级演员。1957年学艺,是梨园戏建团后第一代学员,师承蔡尤本、姚苏秦、许书美、许茂才等梨园戏名家,学习梨园戏表演和传统剧目。他深得师傅优秀传统表演科范的真传,保留着梨园戏表演程式的风格和特点,其表演具有艺术感染力。擅演小生,从艺几十年,在数十出梨园戏传统戏和新编剧目中担任重要角色,并多次获奖,受到了海内外专家和观众的好评。曾多次出访新加坡、日本、菲律宾等国,及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传授张纯吉、陈琦昌、蔡仁宗等多位梨园戏青年演员,并为多位获奖演员参赛配戏。1984年以来与曾静萍、陈美娜、吴艺华、江丽丽、陈雪红等抢救排练数十出梨园戏传统剧目。
龚万里 男,汉族,1947年12月出生,泉州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梨园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1960年起在省艺校梨园班师从蔡尤本(小梨园流派)、姚苏秦师傅,学习小梨园传统表演艺术,1963年又拜许志仁、姚望铭(下南流派)为师,学习梨园戏下南传统表演艺术,能够掌握梨园戏小梨园流派科范表演艺术和梨园戏下南流派丑、末表演风格与特色,在丑、末行当表演艺术中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及指导能力。几十年来在传统梨园戏剧目中饰演重要角色,多次参加全国、省、市戏剧会演并获奖项,主演的新编梨园戏《董生与李氏》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并参与整理梨园戏传统剧目及优秀折子戏多部、音乐设计多出。积极为梨园戏新生一代演员传授与指导梨园戏表演技艺。
黄雪娥 女,汉族,1942年8月出生,泉州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梨园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三级演员。1956年考入省梨园戏演员班学艺,师承蔡尤本、姚苏秦等梨园戏名家,学习梨园戏旦行表演艺术。从艺五十余年,完整继承梨园戏旦角表演艺术,尤其擅长小旦、二架旦。并在不断的舞台实践和探究中,使传统的梨园戏旦行更具丰富多姿。曾在数十出梨园戏传统、新编剧目中担任重要角色,其代表作有《李亚仙》《胭脂记》等,还拍摄成影视片。曾参与抢救性排演十余出梨园戏濒临失传的传统剧目,多次随团出访菲律宾、新加坡,以及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多年来,积极致力于梨园戏薪传工作,曾获辅导教师荣誉奖。并曾担任台湾“汉唐乐府”、“江之翠南管乐团”旦行程式老师。
纪国平 男,汉族,1942年11月出生,泉州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梨园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三级演员。1957年考入梨园戏演员训练班,师承蔡尤本、姚望铭、李德碗、李铭钳等梨园戏名家亲传,学习净、外行当,精通小梨园、下南、上路等梨园戏三流派传统剧目,50余年艺术生涯,熟练掌握梨园戏净、外传统表演技艺,在计以百出梨园戏优秀剧目中饰演重要角色,其净、外科范表演独特严谨,皆为广大群众及文艺界同仁所认可,曾多次随团出访菲律宾、新加坡,以及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1997年参加泉州艺校梨园班教学工作,整理净、外行当科步教材各一套,传授于黄东汉、陈招峰、郭文静等,受到剧团、梨园班领导充分肯定表扬。曾参与梨园戏传统剧目抢救性排演。
林赋赋 男,汉族,1943年9月出生,泉州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梨园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二级演员。1956年考入省梨园戏科班学艺,师承梨园戏名家蔡尤本、姚苏秦、许志仁,学习七子班科范和下南流派的主要棚头,得其师傅亲传,较好地师承梨园戏下南流派传统表演技艺,擅长丑、末,其表演个性鲜明,唱念做俱佳,善于运用下南流派传统表演手法塑造角色,其形神兼备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及一致好评。有五十多年的舞台实践经验,唱、念、做等基本功扎实,戏剧常识丰富,涉及艺术面广,在传统戏曲、电视主持及媒体广告等方面都有不俗的表现。曾在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剧目《董生与李氏》中饰演彭员外,多次随团出访港、澳、台地区,东南亚各国及日本、法国、意大利进行文化交流演出。关注梨园戏剧种的传承,热心培训新学员,并参与梨园戏剧团的导演工作。
魏少辉 男,汉族,1944年9月出生,泉州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梨园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三级演员。1957年考入省闽南戏实验剧团演员训练班,师承蔡尤本、姚苏秦、陈家荐等梨园戏名家,学习梨园戏传统剧目,擅长小梨园流派表演艺术。1960年又接受省师资培训,留班任教,对梨园戏上路、下南二个流派甚熟悉,表演中经常把不同流派的科步揉合运用,互相补益,相得益彰。曾成功出演优秀传统剧目《李亚仙》,被省戏研所录像入档,并录像收入全国文化艺术数据库,其中“莲花落”片断赴日本、意大利演出。多次随团出访日本、意大利、新加坡等国,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从事梨园剧种五十多年,其中三年科班,四年任教基本功,先后担任五届泉州艺校梨园班专业老师,培养了梨园戏学员72人。
吴明森 男,汉族,1942年12月出生,泉州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梨园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二级演员。1956年考入梨园班,师从蔡尤本、姚苏秦(小梨园),启蒙、学习小梨园传统剧目。后又拜许书美、李铭钳(上路)、许茂才(下南)为师。学习梨园戏“上路”“下南”传统剧目,历时5年。掌握梨园戏各行当形体表演科功,娴熟掌握梨园戏尤其是小梨园流派生、旦表演,几十年艺术生涯中,在梨园戏舞台表演艺术中塑造出许多艺术形象,其表演优雅、细腻,为剧团当家小生,出演优秀传统剧目多部。为培养梨园戏接班人尽心尽力,曾兼任省艺校梨园班教学工作,教习传授培养了一批优秀青年演员,在省市各项比赛展演中获优异成绩,并成为剧团主要艺术骨干。
吴幼清 女,汉族,1939年11月出生,泉州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梨园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三级演员。1956年考入梨园戏演员训练班,师承于蔡尤本、姚苏秦、林玉花、许志仁、李铭钳等梨园戏名家,学习丑、贴等行当。从艺50余年,熟练掌握梨园戏女丑、贴行的表演技艺,在数十出梨园戏传统、新编剧目中担任重要角色。其表演注重独特且严谨的梨园戏科泛,念白技巧突出,其语言、形态、动作鲜明展现闽南传统大众文化的风采,代表作有:《陈三五娘》《李亚仙》《董生与李氏》等。曾多次随团出访意大利、菲律宾、新加坡、日本,以及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参加泉州艺校梨园班的教学工作,传授郭玉凤、庄培华、廖淑云、林美情等梨园戏演员。参与抢救性排演梨园戏传统剧目,在抢救、薪传、发展梨园戏传统女丑、贴行艺术上取得一定成绩。
张贻泉 男,汉族,1942年11月出生,泉州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梨园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三级演员。1956年考入省闽南戏实验剧团演员训练班,师承蔡尤本、姚苏秦等梨园戏名家,受师傅生、丑行当的亲传,学习梨园戏科步:小生科、丑科、官生科以及传统剧目,擅演生、丑。其表演师承严格,动作形态严谨,从艺40多年,对梨园戏科步动作执著研究和追求,科步动作扎实,技艺日渐成熟、进步,是梨园舞台上一名出色的配角演员,多次赴新加坡、菲律宾、日本,以及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交流演出。曾任剧团对外培训班班主任兼教师、剧团团带班教研组组长兼教师、泉州艺校历届梨园班专业教师,培养出一大批梨园戏戏曲人才。1999年、2001年两度受邀赴台湾江之翠实验剧场传承梨园戏表演艺术。
李秀娇 女,汉族,1944年12月出生,泉州人,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梨园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二级演员。1959年7月考入省艺校泉州分校梨园班,师承姚苏秦、李清河等名师,工老旦,在继承传统艺术上较为规范,有扎实的基本功,理解、创造角色准确,并在传统艺术大胆改革、创新,在长期的苦练、摸索中,创造出独特风格的梨园戏唱腔艺术,多次参加省市演出比赛获奖。成功在梨园戏《陈三五娘》《李亚仙》《董生与李氏》等剧目中饰演角色,受到了有关领导、专家及广大观众的赞扬和认可,并参与了新编剧目《皂隶与女贼》的创作,多次参加北京、上海、广州、香港、台湾等地,乃至菲律宾展演、交流演出活动。多年来,受聘兼任梨园戏唱腔教师,传授和指导学生近百名,曾获指导教师奖。
陈美娜 女,汉族,1956年3月出生,永春县人,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梨园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1975年入永春高甲剧团当演员,1978年调福建省梨园戏剧团,师承许书美、姚苏秦、黄雪娥、蔡清萍、许志欣等梨园戏名家,掌握梨园戏旦角表演程式,能准确、细腻、生动地塑造角色人物性格,擅长青衣、大旦,还成功塑造了花旦、老旦、彩旦、反串小生等角色,多次在省会演中获奖。曾参与多个梨园戏剧目的音像录制,并随团到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成都、苏州等地演出,出访过日本、新加坡,以及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多篇艺术论文先后在《福建艺术》《福建剧谈》《福建文化报》等刊物上发表。参与艺校梨园班的教学工作,有丰富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多次为新学员授课,传授梨园戏表演艺术。
汪照安 男,汉族,1941年11月出生,晋江安海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梨园戏代表性传承人,一级作曲。1952年跟随堂兄汪大坪向民间艺术家学习拉二胡,1958年在晋江县歌舞剧团任首席二胡,1959年在梨园戏演员训练班任导师及音乐教师。1962年师从梨园戏名老艺术家王爱群,学习梨园戏大量的传统音乐曲牌与传统音乐创作技法,熟悉和掌握了梨园戏三个流派的几百个传统唱腔曲牌和300多首传统伴奏音乐曲牌,学会了梨园戏音乐唱腔的传统创作技法和创作规律,谱写梨园戏《董生与李氏》等大型演出剧目音乐及整理传统音乐唱腔计30部,部分获省优秀音乐设计奖,并获国家奖,多次在香港六所大专院校及新加坡等地作南音及梨园戏传统音乐讲座。1989年,应聘担任泉州艺校梨园班音乐教师,教授梨园戏传统音乐曲牌及中国乐理。退休后,又培养了梨园戏年轻音乐创作接班人汪洋。
李 红 女,汉族,1963年3月出生,泉州鲤城区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梨园戏代表性传承人,一级演员。1977年在泉州艺校师从老艺术家施织、潘爱治学习梨园戏表演艺术,1982师从吴明森、王胜利抢救梨园戏几个传统大戏和传统折子戏。主攻梨园戏旦行,兼擅大旦、闺门旦、二架旦、小旦、贴,尤其擅长闺门旦行当,扮相优美端庄,身段婀娜,唱腔清丽委婉,深得小梨园流派文雅、细腻、缠绵的风格真传。曾在梨园戏《陈三五娘》《李亚仙》《皂隶与女贼》等剧目中饰演角色,获省“水仙花”优秀戏曲唱腔奖、省戏剧会演优秀演员奖,随团远赴法国、意大利、德国、菲律宾以及台湾、香港、澳门地区访问演出。曾任泉州艺校梨园班的教学工作,教授林秋韩、杜冰莹、吴捷萍等学生的梨园戏优秀传统剧目。
林苍晓 男,汉族,1962年12月出生,泉州晋江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梨园戏代表性传承人。1977年师从梨园戏三派名师姚苏秦学习小生行当,师从老艺人槐师学习老生行当,并师承施织、谢永健等梨园戏前辈艺术家,学习了《打赶》《高文举》《朱弁》等剧目。1982年向吴明森、王胜利等老艺术家学习小生、官生、老生、末、外行当的表演,主攻梨园戏生行,小生、官生、老生兼擅,尤其擅长官生行当表演,扮相英气轩昂,唱腔浑厚,身段硬朗,戏路宽阔,除了生行以外,末、外、丑行亦有所涉及。曾在梨园戏多个剧目中饰演角色,获省戏剧会演优秀演员奖、省“水仙花”戏剧比赛“最佳演员”金奖。2010年起担任泉州艺校梨园班教学工作,教授李学坤、傅志勇等学生梨园戏传统剧目的官生行当表演,并任全体男生(15人)的早功教学工作。
张纯吉 男,汉族,1965年6月出生,泉州晋江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梨园戏代表性传承人。1980年进入艺校学习梨园戏表演艺术,师从梨园戏名师姚苏秦学习了《董永》《陈三五娘》等剧目。1983年在省梨园戏剧团又先后师从老艺术家吴明森、黄炳铜学习了《郭华》《蒋世隆》等剧目。主攻小生行当,兼擅苦生、官生行当,扮相俊美,身段自然流畅,唱腔韵白规范,深具梨园戏小生潇洒飘逸的表演风格。曾在梨园戏各流派多个剧目中饰演角色,多次获奖。前往北京、上海等地多所名牌高校讲座巡演,并随团出访法国、日本、新加坡、印尼以及香港、台湾、澳门地区,深受海内外观众好评。2007年以来,在泉州艺校梨园班教授曾玉昆、林诗铭等学生的小生行当,带领全班男生早功训练。
吴艺华 女,汉族,1962年11月出生,泉州晋江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梨园戏代表性传承人,一级演员。1977年师从潘爱治、施织、蔡清萍、纪美玉学习梨园戏剧目表演艺术,1982年师从何淑敏学会了宋元南戏《走路》《真女行》等独角戏。其表演含蓄蕴藉,身段科步细腻严谨,唱腔隽永可赏,有着深厚的梨园戏传统表演功底和古典风范,在梨园戏多个剧目中塑造出许多生动丰富的舞台形象。曾在省、市戏剧会演、青年演员比赛等赛事中多次获奖,并多次赴北京、上海、南京等地高校巡回演出,随团出访新加坡、菲律宾、德国、法国,以及台湾、香港、澳门地区,赢得专家学者、海内外观众的一致好评。担任泉州艺校梨园班的教学工作,教授陈莉、黄艳君、刘婉君等学生梨园戏表演艺术。
梨园六代同台 戏迷大饱眼福
陈三五娘这对才子佳人,就是在元宵相识的。
泉州网-东南早报讯(早报记者 陈玲红 吴嘉晓 文/图)昨晚7点30分许,伴随一声锣响,梨园戏建团六十周年经典剧目展演开锣上演,由六代梨园戏传承人同台演绎的传承版《陈三五娘》首先拉开序幕。
演出者最年长的77岁,最小的仅17岁。首场演出吸引了来自加拿大、法国和北京、上海的中外戏迷500多人。
台上艺术家,左一为77岁最年长的蔡娅治。
六代人同台飙戏
《陈三五娘》是梨园戏最具代表性的看家传统剧目,昨晚六代演员同台演戏,赢来观众喝彩声声。蔡娅治在第四场反串陈三一角,第四场的《磨镜》她已50多年没演过了。
17岁的陈珞年纪最小,学这出戏仅半年多,昨日下午2点多便提前到团里化妆、排练。
中外戏迷捧场
外地戏迷多年追捧
观众席上座无虚席,不仅有法国、加拿大的老戏迷,还有一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戏迷,自发组织前来观看。在这支50多人的队伍中,有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大连、苏州等地戏迷,他们通过微博、微信自发组织前来。多数人特地请假五天,计划把这次展演一次看个够。
据“海清歌”网友介绍,他们自2012年开始,每年元宵都会来泉州观看梨园演出,今年已经是第三年了。他介绍,2005年他在上海第一次看《董生与李氏》后,便被梨园戏深深吸引了。2012年,他得知泉州每年元宵时都有梨园戏展演,便在微博上发信息,召集戏迷一同前来。
上海丁女士是个专业戏迷,观看过多个戏种,在她看来,梨园戏融合地方戏和京剧的长处,既有大戏悠久的历史、丰富的程式(即动作、表情),又比大戏接地气,更生动、鲜活。
《陈三五娘》这一出戏,过去要花七天七夜才演得完,后来经过再加工,演变到了如今的数小时时间。
从“偷师”的粉丝到剧团的“小成员”
梨园有女初长成
佳丽在学校当起小老师
上妆后的小佳丽
上了妆,佳丽颇有专业演员的架势。
佳丽与剧团成员排练扇子舞
上个月,由华侨大学文学院09级刘转云、张玉娇等同学拍摄的纪录片《梨园小蕊初长成》在第二届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中获得纪实短片单元的三等奖,而纪录片的主人公就是来自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六年级的舒佳丽,早在此之前,她就是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的“小成员”。
□泉州网-东南早报 记者 傅蓉蓉/文 图片为视频截图
梨园剧团 特地为她排节目
今年11岁的舒佳丽来自江西鹰潭,从小跟随父母来到泉州。佳丽上幼儿园时,父母开始在泉州市梨园古典剧院从事保安工作。从此,佳丽与梨园结下了不解之缘。
还在上幼儿园时,每天放学后,佳丽就端着饭碗,坐在台下,边吃饭边看着剧团演员们排练,当时还懵懂无知的小佳丽,“以为他们在台上玩游戏,台下还有人不停鼓掌,太有意思了。”
看完演员们排练,回到家后,佳丽披上床单当演出服,踩着小碎步,捏着兰花指,学着演员们在台上的模样,一个人在床上自编自唱。就这样一遍一遍地模仿,佳丽也学会了各种动作,卷手、七步颠、提鞋……
后来,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团长曾静萍发现了每天躲在台下“偷师”的小姑娘,问她:“你喜欢表演?要不要上台?”佳丽一点也不怯生,点点头:“好啊!”曾静萍把她抱上台,跟着配乐,佳丽走了一遍科步。从此,佳丽成了团里的“小成员”。时间长了,团里众人都把她当成了小妹妹,亲切地叫她:“小丽。”
当时有位北京的老师来团里指导演出,剧团也特地给佳丽排了一段扇子舞,还让她跟着大家一起上台表演。佳丽妈妈担心女儿会把演出搞砸,曾静萍反而安慰她说:“我相信佳丽。”佳丽有两套演出服,第一套便是曾静萍特地为她定做的。每次演出完,佳丽妈妈都会仔细熨烫好再收起来。
今年暑假,佳丽跟其他正式演员一样,每天跟着曾静萍在团里学习。早上六点半起床,先到团里练习基本功,压腿、走圆场……练习到9点,才开始吃早饭。“新买的鞋子,四五天就磨破了。”一个上午,衣服就湿透了两件,“都可以拧出水来。”第一天练完,佳丽说:“两条腿都麻了。”但她从不喊苦,第二天,又精神抖擞地出现在团里。在她看来,能在团里学习是最开心的事。
梨园小童星 梦想考进中国戏曲学院
除了在团里练习,上了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后,佳丽也参加了学校的南音兴趣班,“当时觉得她的嗓音条件不错,便挑了她。”学校负责教授南音的林茵老师说。在林老师指导下,佳丽学会了第一首南音曲子《直入花园》。
在林老师眼中,佳丽要比其他同学努力得多。去年暑假,佳丽代表学校参加市里的南音比赛。“真正排练的时间不多,我就布置她回去要多听磁带。”林老师说。佳丽回家后,每天一起床就开始跟着录音机练习,不会说闽南话,佳丽便自己注音,在老师指导下,一字一句地抠。因为佳丽比其他同学学得快,三年级开始,她便当起了小老师,教其他同学学歌词。
看到佳丽对梨园痴迷,曾静萍对佳丽父母说,可以带佳丽试着报考中国戏曲学院。去年,佳丽爸爸带着她到北京,报考中国戏曲学院昆曲班,虽然成绩不错,但最后因为年纪太小没有被录取,但佳丽并未就此放弃,“等我再大一点,我还去考。”
佳丽还有个小小的愿望,“想一直跟着曾老师学。”她也一直记得曾静萍对她说的话:在台上要自信,在台下要谦虚。
从 “戏曲幼苗”到“戏曲少年”,佳丽正在一步一步踏实地成长着。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也希望,有更多像佳丽这样热爱传统戏曲的孩子出现,让近千年的文化得以在他们的身上继续传承下去。
责任编辑: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