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戏,是中国珍稀的保留至今的古老剧种之一,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传统表演艺术,被学术界认为是宋元南戏的遗响。2002年,经中国艺术研究院推荐,梨园戏与泉州南音、傀儡戏、昆曲、古琴、藏戏等十项被联合国亚太文化中心列入传统民间表演艺术数据库,又于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为纪念建团60周年,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将于2014年全年度举行“建团六十周年经典剧目展演活动”。作为“东亚文化之都”文化交流活动的重点项目,2月8号晚7:30,活动启动仪式在泉州梨园古典剧院隆重举行,而传承版《陈三五娘》随后上演。演出现场可谓座无虚席,各个年龄层的观众都目不转睛的欣赏了这出精彩的剧目。(泉州网记者吴晶晶 杨玙峻)
梨园戏有“大梨园”与“小梨园”之分。“大梨园”又俗称“上路老戏”与“下南老戏”两种, 其演员都是成年人。“小梨园” 又称 “七子班”, 其演员则是未成年的孩童,所以俗称“戏仔”。新中国成立之前,它们都是民间戏班,自主经营,自生自灭。1952年,晋江县文化馆出面把分散于晋南农村失业的梨园戏艺人集中起来,组成晋江县大梨园戏剧团,寄居于青阳东岩寺,由文化馆长许书纪记录蔡尤本等老艺师口述的小梨园传统戏《陈三五娘》脚本,经压缩分为上下集恢复排练,先演出上集,以勉强维持生计。1953年,省文化局决定将晋江这个剧团迁入泉州市区与晋江专区文工队合并,成立福建省闽南戏实验剧团,集中力量加工《陈三五娘》。在省文化局局长陈虹蹲点领导和新文艺工作者与众艺师的通力合作下,这部初步恢复的传统戏,终于磨炼成为一台“推陈出新”的好戏。1954年参加华东戏曲会演,大放异彩,荣获剧本一等奖,和导演、鼓师、舞美、演员(一等奖四位)及优秀演出奖等六项大奖。从此,梨园戏名声大振,随即列入全国优秀剧种之林。此即是“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典型事例。
此后,剧团在主管部门的重视与支持下,自身也加强建设,先后招生开办了56、57、59、60四班演员训练班,一批老艺人担任教师,发挥了传承梨园艺术的重要作用。1958年,福建省闽南戏实验剧团,更名为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文革”期间,梨园戏实验剧团与所有剧团一样被解散,大部分人员和学员被下放,只留少数人员与市高甲戏、木偶戏、打城戏、歌剧、南音等团体部分人员组成 “泉州市毛泽东思想宣传队”。1972年,恢复为晋江专区(后改地区)梨园戏剧团,直至1986年,才仍正名为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
梨园戏
梨园戏
梨园戏
梨园戏
梨园戏实验剧团的艺术构成,仍然有大梨园的上路、下南和小梨园七子班的成分,但日常选择上演的传统剧目,却以小梨园的戏出为多,整个舞台也趋向小梨园的风格。而人员结构,则全是成年人,孩童的“戏仔”已成为历史。
责任编辑: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