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性传承人】
陈应鸿 男,汉族,1965年3月生,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偶戏(泉州提线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二级演员。1978年考入福建艺术学校泉州木偶班,师承杨度、陈天恩、吴孙滚、魏启瑞等艺师,专攻提线木偶“生”行的传统表演,1983年拜黄奕缺为师,转攻“杂”行,熟悉提线木偶形象的内部结构和线位设置。能准确演唱200多首传统曲牌的旋律曲调,在《目连救母》及数十出传统剧目的抢救与传承中担负重要工作,并记录整理名老艺师杨度口述的《目连救母》《三藏取经》(六套)的演出本。参加创作演出的剧目多次获国家级、省级奖项,个人在多种赛事中获奖。多次参加国内、国际的文化交流活动。1992年以来担任福建艺校泉州木偶班专业老师,2011年被上海戏剧学院聘任为提线木偶班主教老师,尽力培养提线木偶新人。
陈志杰 男,汉族,1964年7月生,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偶戏(泉州提线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二级演奏员。1978年进入福建艺校木偶班,师从杨度、陈天恩学习木偶表演艺术,1979年师从名老鼓师洪清廉、龚天锡,从事司鼓及打击乐器的演奏近30年。为抢救排练《目连救母》《李世民游地府》《三藏取经》等一批传统剧目,及创作演出《水漫金山》《火焰山》《钦差大臣》等优秀剧目作出重要贡献,是泉州提线木偶传统音乐“傀儡调”及司鼓、打击乐器演奏技法的重要传承人。参加主创的作品曾荣获文化部第十、第十一届“文华新剧目奖”及全国木偶皮影比赛“金狮奖”,并多次荣获省市个人奖项。多次参加国内外的文化交流活动,为对外、对台文化交流做出贡献。1992年以来担任福建艺校泉州木偶班专业老师,传授提线木偶传统音乐的演奏技法。
林聪鹏 男,汉族,1964年出生,福建泉州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提线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擅长泉州提线木偶头像雕刻及粉彩工艺,自幼师从家兄林聪权学习,1978年进入福建艺校泉州木偶班,主修木偶头雕刻艺术。经30多年学习与实践,熟练掌握泉州提线木偶头像雕刻及粉彩工艺,为《目连救母》《三打白骨精》《火焰山》《太极图》《钦差大臣》等剧目雕刻了大量木偶头作品,其雕刻与制作工艺,刀法洗练、骨骼清晰、肌肉感强,独具一格。曾随团出访五大洲四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其木偶头雕刻作品于1997年在香港文化中心现场展示并被香港博物馆收藏,2009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参加欧罗巴利亚国际艺术节“中国木偶艺术展”现场展示,广受好评。授艺于陈俊翔,传授泉州傀儡戏传统木偶头的雕刻与粉彩工艺。
王建生 男,汉族,1946年9月出生,福建泉州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提线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三级演员。出生提线木偶世家,1957年入泉州木偶剧团训练班,主要传承父亲王金坡的木偶艺术,吸收其他木偶名家的表演技艺,精通生、旦、北、杂等四大行当的表演,擅长“生”行,具有个人独特的表演风格,在唱腔、道白和演技上均获社会各界好评。其担当重要角色的参演剧目多次获奖,1992年在全国皮影汇演上,《宝莲灯》获得个人优秀表演奖。在培养后继人才时,能把四大行当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学生,2005年被上海戏剧学院聘任为《提线木偶操纵》课程授课老师,2006年被泉州艺术学校聘任为提线木偶表演专业教师。
林文荣 男,汉族,1948年4月出生,泉州人,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提线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二级演员。1961年进入泉州木偶剧院演员训练班,师承连焕彩、陈天恩、谢祯祥、黄奕缺、吴孙滚、杨度、陈清波等泉州提线木偶戏名家,熟练地掌握“生”、“旦”、“杂”行当的表演和说唱技艺,对木偶形象结构和线位设置有一定的研究,致力于传统与创新的完美结合。擅长“北”行。从艺五十年来,多次获国家、省、市奖项。曾随团出访法国、瑞士、德国、克罗地亚、斯若文尼亚、土耳其、日本、新加坡、菲律宾、印尼、泰国等国,以及台湾、香港地区,均受到专家和观众的赞誉。授艺于泉州木偶剧团的中青年演员,曾担任省艺校泉州木偶班班主任及专业教师,无私传艺。收台湾高雄“锦飞凤”傀儡戏剧团团长薛熒源、马来西亚柔佛州“新长春”木偶剧团团长黄振才为徒。
夏荣峰 男,汉族,1963年5月出生,泉州市木偶剧团副团长,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提线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二级演员。1978年进入福建艺校泉州木偶班学艺,师从泉州提线木偶戏名家陈天恩、杨度、黄奕缺艺师等,学习传统木偶表演基本功,传统音乐唱腔曲牌和传统、改革的木偶形象制作及其表演艺术等。从事提线木偶表演与木偶制作艺术30多年,多次在文化部、省、市戏剧会演、优秀青年演员比赛和戏曲唱腔比赛中获奖。曾出演《钦差大臣》,获第二届全国木偶皮影比赛“金狮奖”剧目金奖、个人表演奖及第十一届文华集体表演奖。多次随团出访荷兰、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瑞士、西班牙、比利时、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等国家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在1992年至1995年协助师傅传授木偶表演与木偶制作于吴晓晖、邱志勇、陈銮治、杜勇等人。
黄光煌 男,汉族,1945年6月出生,泉州南安市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提线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三级演奏员。1961年入泉州市木偶剧团当学员,师承黄和示、黄荣华、王显祖等戏曲音乐名家,学习传统戏、“嘉礼曲”,掌握提线木偶韵味独特的曲牌和演奏技巧,精通泉州提线木偶戏音乐,掌握好吹奏乐“嘉礼曲”的演奏风格。从事提线木偶音乐四十余年,担负乐队主乐“嗳仔”演奏,曾为《青春梦》《收猪八戒》《大闹天宫》《秦香莲》等剧目作曲,参与抢救整理曲牌,抢排《目连救母》《窦滔》等传统剧目,参与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木偶研究室录制整套《目连救母》工作。曾随团出访菲律宾、荷兰、日本、法国、瑞士、西班牙、新加坡等国家和台湾地区交流演出。曾培养九位学员吹“嘉礼曲”、学“南嗳”,传承提线木偶音乐。徐瑞廉男,汉族,1948年1月出生,泉州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提线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三级演奏员。1960年考入泉州木偶剧院当演员,1964年转学打击乐主学司鼓。师从闽南著名乐师蔡金闽,长期担任泉州市木偶剧团司鼓,四十多年来担任司鼓演出剧目、传统戏、神话剧、儿童剧、现代戏等三、四十个剧目。曾承担《入城》《钟馗醉酒》《小沙弥下山》《元宵乐》等提线木偶剧目的音乐设计,多次荣获国家、省、市级奖项。曾参加全国、省、市的巡回演出、会演、献演、国际艺术节、木偶节等活动,二十次赴国外文化交流、商业演出,得到友人赞赏及获奖。1985年起先后为木偶戏、打城戏培养打击乐、司鼓人才十多人,以传教下一代为己任。
傅端凤 女,汉族,1963年出生,泉州人,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提线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二级演员。1978年进入省艺校木偶班学习木偶表演艺术,师从杨度、陈天恩等人,学习木偶传统戏及木偶基本功。经过30多年的学习与实践,熟练掌握提线木偶的角色表演,在唱念做打及线功技巧上下功夫,并师从木偶大师黄奕缺,学习木偶的内部构造线位布局及关节手脚服饰制作,精通“旦”行表演,并对“生”、“北”、“杂”等行当有一定的了解,表演戏路宽广,表演中线路组织、运用连贯自如,其表演风格精湛细腻逼真,惟妙维肖,得到广泛的称赞及肯定,其主演的木偶剧参加国家、省、市各文艺赛事均获大奖。曾任省艺校、上海戏剧学院泉州木偶班专业教师,其学生在全国、省级赛事中获奖。
尤优雅 女,汉族,1941年出生,泉州人,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提线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三级演员。1959年7月考入泉州市木偶剧团训练班学艺,师从王金坡等木偶艺师,学习提线木偶基本线功、木偶曲白的唱念,学习传统角色表演,1961年师从谢祯祥艺师,学习武旦(武小生)行当的表演,后又向黄奕缺大师学习木偶形象构造的制作线位布局和设置,擅长“武旦”、“武小生”行当,表演逼真、形神兼备、技巧娴熟,曾多次荣获部、省级奖项,多次随团出访,并参加影视、广播、音乐等的拍摄录制工作,得到国内外专家的好评。曾对艺校毕业来团的木偶演员进行个别指导,传授表演技巧和经验,应邀担任泉州艺校木偶班教师,传授泉州提线木偶艺术,其学生在全国、省赛事中获奖。
沈苏革 男,汉族,1966年8月出生,泉州鲤城区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提线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二级演员。1978年在泉州艺校木偶班师从名老艺师陈天恩、杨度、吴孙滚、魏启瑞等,系统学习提线木偶表演技艺,主攻“生”、“杂”行当表演。1983年师从黄奕缺学习提线、杖头木偶表演、制作技艺。熟练掌握操偶线规,基本功扎实,表演细腻逼真,生动传神,在唱、念、做及线功技巧上颇有心得,全面掌握木偶内部结构、偶像造型、线位布局、材料运用等相关制作常识。曾参加全国、省、市木偶皮影比赛、戏剧会演,多次获奖,出访五大洲40多个国家及地区,受到广泛赞誉。被剧团指定为上海戏剧学院泉州提线木偶班专业教师,为25名学员传授泉州提线木偶表演技艺,分别辅导泉州一中、五中学生学习泉州提线木偶表演基本功。
吴伟宏 男,汉族,1964年11月出生,泉州鲤城区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提线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三级舞美师。1978年师承杨度、陈天恩、魏启瑞、黄奕缺学习提线木偶表演艺术,后又拜剧团老团长吕赞成为师,边学习表演边学木偶头盔、帽制作,又经过黄奕缺大师悉心指导,掌握了提线木偶戏演出形象头盔帽的制作工序,并对提线木偶头盔帽加以改进、创新。经过30多年学习与演出实践,为许多精品剧、节目制作无数的木偶盔、帽,是泉州提线木偶戏剧种头盔帽的唯一设计者和制作者。其制作的木偶盔帽既美观大方,又不影响木偶线位布局与提线的操纵,使木偶形象在舞台上表演自如,已被日本、西班牙、我国香港等多家博物馆收藏。并为泉州木偶剧团及法国,以及我国香港、台湾等地木偶剧团培养泉州木偶头盔制作人员。
陈建平 男,汉族,1970年7月出生,南安官桥镇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提线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1979年,师从祖父陈来饮学习木偶表演技艺,白天练习线功,晚上练习说白、唱曲,熟练掌握了提、拨、勾、挑、扭、抡、闪、摇等木偶艺术的线功技巧,表演准确细腻、生动逼真、惟妙惟肖、丰富饱满,富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唱腔高亢朴实,节奏明快,富有地方特色,其精湛娴熟的木偶表演技巧,受到观众的好评。现接掌“官桥镇提线木偶团”,坚守传统,大胆创新,演出传统及新编剧目五十多本,长年活跃于闽南一带,曾参加南安市木偶调演和泉州国际木偶节献演,受邀到菲律宾演出,受到家乡父老、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所喜爱。曾受聘于泉州艺校传授提线木偶表演技艺,现家族传承授艺5人。
责任编辑: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