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拍胸舞是福建最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之一,主要流行于泉州市鲤城区浮桥、江南两个街道及其他闽南地区。“拍胸舞”顾名思义,赤膊拍胸为主要特点,又称“打七响”、“打花绰”、“乞丐舞”。
泉州拍胸舞从舞蹈者别具一格的草绳头箍、赤膊上身及粗犷之舞步诸方面考察,专家认为乃古闽越族舞蹈之遗存。蛇为闽越人的图腾崇拜物。舞者头上特别箍上一个草绳箍,系以稻草搓扎而成,形似蛇,把稻草扎成草箍套于头上,既是古闽越稻文化的一种遗存,也是蛇图腾文化的遗存,同时也是古闽越族祭祀舞蹈之遗存,此古俗至今仍保留在同一文化范畴巴楚文化的土家族祭祀舞蹈中,可佐证拍胸舞渊源之古远。拍胸舞者赤裸上身及双足,舞步粗犷威武,不舞则已,舞则淋漓尽致,直至拍得遍体通红,才能表达出兴奋激昂的情绪。这种近乎野性宣泄式的舞风,体现了保留至今的原始、简单而古朴的历史属性,并体现出闽越先民们的原始生活环境和精神风貌。
拍胸舞等民间舞蹈在泉州遍地开花,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陈起拓 摄)
泉州非遗“拍胸舞”代表福建登上央视“直通春晚”
泉州十五中的学生们跳起拍胸舞
泉州拍胸舞
泉州拍胸舞
泉州拍胸舞
泉州拍胸舞
泉州拍胸舞
解放前,古城泉州随处可见流浪的民间艺人三五成群,手持渔鼓,腰扎草绳,头结草辫,沿街舞蹈行乞。解放后民间舞蹈工作者多次深入民间搜集、整理、加工,使泉州拍胸舞继续传衍生息,保留至今。
泉州拍胸舞
泉州拍胸舞由祭祀之舞逐渐衍化为形式独特的民间舞蹈,舞者为男性,最早的舞蹈形式比较简单,在祭祀活动中一、两个人口中念念有词,不论场面大小可即时随地随意起舞,无拘无束,自由奔放,风格独特,色彩浓郁。基本动作为“打七响”,综合了头、颈、手、脚的协调性,强调击出声响,即双手首先于胸前合击一掌,接着双手依次拍打左右胸部,双臂内侧依次夹打左右肋部,双手再依次拍打左右腿部,共得“七响”,捶胸顿足,包含了节奏、乐感、力度、弹性、速度、气质性与控制力等诸多要素。拍胸舞的动作,“酒醉拍胸”别具韵味,“乞丐拍胸”表达示怜,“青蛙扑蚊”、“蜈蚣展须”、“老鼠摆尾”、“矮子步八响”、“矮子步螃蟹走”等动作颇具技巧性和表现力,基本体态呈拔腰挺胸之势,全身跳跃,并辅以雄健的蹲步和怡然自得的颤头,构成粗犷、古朴、诙谐、热烈的风格。
泉州拍胸舞随着舞蹈环境和情绪的不同,动作节奏、幅度相应发生变化。高昂、激越时可双脚反复顿地,双手使劲把胸、肋、全身拍得通红;舒缓和畅时则抚胸翻掌,扭腰摆臀,动作圆柔而诙谐、活泼,妙趣横生;遇冷天常需借酒驱寒,酒酣耳热之时跳“拍胸舞”便多夸张、大幅度,久而久之,形成了“酒醉拍胸”别具韵味的舞风;而旧时行乞者所跳的“拍胸舞”动作幅度一般较小,较拘谨、收缩,有意无意之中常常融入表达示怜、乞讨、祈求等典型的生活形体动作,形成“乞丐拍胸”的特色;现今的《拍胸舞》则常以大型广场舞蹈的形式出现,表演风格开阔、明朗、热烈、欢快,队形变化有序,粗犷中透出美感,古朴中融入现代,因此又被称为“东方迪斯科”。
泉州拍胸舞历史悠久,鲜明地保留了秦汉闽越族原住民蛇图腾崇拜和原始祭祀舞蹈的遗风,具有历史研究价值。泉州拍胸舞以“打七响”为基本动作,是一个独特的动律,表演风格粗犷古朴,热烈欢快,诙谐幽默,自由活泼,妙趣横生,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又使用、保留了泉州南音,并为宋元古老剧种梨园戏《郑元和》所吸收,极具文化研究价值。泉州拍胸舞多次参加全国、省、市级文艺会演、广场舞蹈比赛,屡获奖项;多次参加接待海内外嘉宾的文艺表演,深受赞赏;在泉州乃至闽南地区,举凡重大文化活动、集会庆典或迎神赛会、婚丧喜庆等,随处可见拍胸舞表演的身影,拍胸舞成为泉州乃至闽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泉州拍胸舞”于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代表性传承人】
邱剑英 男,汉族,1931年7月出生,福建泉州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拍胸舞代表性传承人。1945年参加义全高跷戏学习舞蹈,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汲取了各种民间艺术风格,总结出泉州拍胸舞的击掌回音、八拍雄姿、玉驴颠步、金鸡独立、善才抱牌、青蛙出洞、拍胸醉步、小阉鸡行、半月斜影、大阉鸡行等一整套优美粗犷的舞蹈动作,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表演特色。其表演的拍胸舞多次在国家、省、市会演中获奖,其技艺入选《中国民间舞蹈集成·福建卷》并拍成录像。曾向中央歌舞团、广州歌舞团、外国留学生以及各大中小学校传授拍胸舞。1995年被中国舞协授予“从艺30年以上老艺术家”,福建省舞协授予“献给福建省从事舞蹈工作五十年老艺术家”荣誉称号。本人传略被收入《中国舞蹈》《中国当代文化艺术家》《中国民间名人录》等辞典。
郭金锁 男,汉族,1940年10月出生,泉州市南安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拍胸舞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二级演员。1943年随民间艺人郭善鍫学习泉州拍胸舞、踢球舞等闽南民间舞蹈,后师从吴孝曾、蔡友辉、许仰川等十多位民间舞蹈艺人系统学习、全面掌握了拍胸舞、踢球舞、甩球舞、跳鼓舞等几十个福建民间舞蹈,同时还借鉴各种戏曲表演艺术,将各种表演风格融于自身,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舞韵。20世纪50年代其表演的泉州拍胸舞曾作为福建的特色艺术项目在全国各地演出。并曾到香港、台湾传授拍胸舞。曾走访、挖掘、整理50多套福建民间舞蹈资料,在福建艺术学院、福建师范大学传授福建民间舞蹈,先后培养了杨伟豪、郭锋、黄明珠、林松伟等一批拍胸舞的继承人。其担任主讲的“福建民间舞”课程被评选为省级精品课程。中央电视台、东南电视台、福建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曾作采访报道。
李水星 男,汉族,1949年10月出生,泉州鲤城区人,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泉州拍胸舞代表性传承人。初中毕业后入伍,1972年退伍回乡,承继父辈艺业,师从李伯墩学习拍胸舞,较完整地掌握拍胸舞基本动作,舞步保留了拍胸舞粗犷而古朴的历史属性,具有拍胸舞洒脱自然、如醉如痴、诙谐幽默的风格。他带领的拍胸舞队的表演热烈奔放、诙谐古朴,粗犷中透出美感,古朴中融入现代,舞蹈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他为拍胸舞的传承不遗余力,在泉州第十五中学及数所小学传授拍胸舞艺术。曾多次应邀带队赴澳门、湖南、云南,及深圳、福州、厦门、三明永安、漳州东山等地表演拍胸舞,1995年赴天津参加中国民间广场舞蹈比赛荣获优秀表演奖;2005年应邀赴京参加央视纪念台湾光复60年文艺晚会表演。
闽南拍胸舞遇上《江南style》
■泉州拍胸舞版《江南style》面世
■网友惊呼:惊人同步!
■专家称:节奏和动作等颇多相似
和着《江南style》的节奏,小孩也跟着跳起拍胸舞。
神曲《江南style》风行全球,各种版本的“style”旋风越刮越猛。眼下,这股旋风刮到泉州来了,而且还是泉州拍胸舞版的!
昨日,一则主题为“当闽南拍胸舞遇上江南style”的视频被泉州网友疯狂转发。视频中,泉州王宫拍胸舞队在神曲《江南style》的伴奏下,与火鼎公婆、电音三太子一起舞出泉州版《江南style》。这段视频是“十一”黄金周期间,拍摄于泉州锦绣庄民间艺术园(简称锦绣庄)。
泉州的拍胸舞
主办方 无心之举成就“神来之作”
“本来是无意而为,不料却成就神来之作!”锦绣庄总经理曾国恒笑说。
9月29日至10月6日,2012旅游文化美食节在锦绣庄举行,梨园戏、拍胸舞、提线木偶戏和火鼎公婆等传统戏剧、民俗一一亮相。按照节目安排,电音三太子表演《江南style》后,便表演泉州拍胸舞。演出过程中,电音三太子的表演受到台下众多“小粉丝”的欢迎,小朋友们纷纷抢着与“三太子”合影,导致时间拖延。
“当时导演很急,急匆匆地让拍胸舞队上场,没有顾及到《江南style》的音乐还在播放……”泉州王宫拍胸舞队上场后,也未意识到配乐问题就跳起来。这一跳,大家惊奇地发现,泉州拍胸舞居然与《江南style》神奇地融为一体!极具节奏感的音乐和舞步,让现场气氛很快达到高潮,台下观众开始尖叫并不由自主地扭动身子……
曾国恒灵机一动:把电音三太子重新请上台共舞!
次晚,不仅拍胸舞、电音三太子跳起《江南style》,连火鼎公婆也加入舞队。跳着跳着,他们从舞台转至广场,观众围成一圈,一起跳一起开怀大笑。
传承人 神曲配乐带动了现场气氛
“这是最传统与最现代的完美结合!”曾国恒至今仍感叹当晚的盛况。当得知视频引起强烈反响后,他说表演给了他灵感,拍胸舞版《江南style》将成为今后锦绣庄与观众的互动节目,他希望借此宣传拍胸舞,使更多人关注泉州传统文化。
王宫拍胸舞队队长、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拍胸舞)传承人李水星说,拍胸舞的传统配乐是南音《三千两金》,演出时则按照主办方的要求配乐,《江南style》的配乐是首次使用。
“没想到气氛非常好,甚至还有外国人一起跳!”李水星说,王宫拍胸舞队共12名成员参加了演出,多数是首次接触神曲,他认为这首歌时尚又热门、节奏感很强,与拍胸舞结合可以很好地带动现场气氛。但他表示,虽然整体融合,若细心观察会发现两者在动作上仍有差别。
鸟叔的骑马舞
专家解析 舞步有颇多相似之处
“舞蹈像不像,关键在于感觉和情绪。”泉州市舞蹈家协会主席、市文广新局原副调研员蔡湘江称,两者在舞蹈动作上有颇多相似之处。
音乐节奏速度 恰好吻合
蔡湘江介绍,泉州拍胸舞是闽越族的传统舞蹈,是祭祀性的舞蹈,有悠久的历史。拍胸舞本身并不一定需要配乐,它与音乐并没有紧密、直接的联系,只要舞者把身体拍得响即可,而且谁拍得最响便是跳得最好的。拍胸舞的传统配乐是南音《三千两金》,后为泉州民歌《点灯红》,这几年来常用disco(迪士高)。
蔡湘江说,只要节奏、速度合拍,用何音乐皆可,“《江南style》是时尚文化,节奏感强,正好符合拍胸舞投入、激烈、疯狂的特点!”
脚部动作一致 舞蹈情绪类似
蔡湘江认真分析了《江南style》的动作,他发现MV主角“鸟叔”的骑马舞与拍胸舞的脚部动作是一样的。“骑马舞和拍胸舞的脚部动作都是蹲裆步,俗语‘骑马步’”。
他说,“鸟叔”的舞步可总结为:左手仿若置于胸前勒住缰绳,右手握马鞭,手腕交叉向前跳跃好像正在骑马。而拍胸舞的动作幅度也很大,左右手交叉拍胸脯、肩膀、两肋、大腿等。
“《江南style》之所以流行,在于它与历年来的流行舞蹈不一样,给人以新鲜、另类、简单的感受。而不了解拍胸舞的人肯定也觉得很另类。”蔡湘江说,两者舞蹈整体古朴、简单,但是只要脚部动作一致,手部动作几乎变化不大,因此只要总体节奏清新明快,舞蹈情绪和感觉类似,就会让人有“一样”的感觉。
责任编辑: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