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性传承人】
陈芳财 男,汉族,1948年9月出生,福建泉州晋江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1961年进入晋江县深沪造船厂,努力学习各种造船知识和技艺,汲取众造船师傅技艺之长,很快成长为深沪造船厂技术员,并开始带徒。对水密隔舱制作技艺深入研究,先后设计制造了大小渔船数百艘。2004年起从事古船模制造、仿明代木帆船设计制造,其制作的仿明代外海赶缯船“太平公主号”,2008年5月开始环太平洋航行。近年他所设计制造的仿古船模和仿古木帆船,对中国传统造船技艺的研究、流传及发扬光大有巨大的史料价值和推动作用。精心授艺给新人,手把手地传授,其徒弟大多技艺精湛,是深沪造船业的骨干力量。现收藏有古代造船术手抄本1本、《航海模型》(1958年版)等造船相关书籍。
陈著纯 男,汉族,1968年1月出生,晋江深沪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水密隔舱海船制造技术代表性传承人。出生于造船世家,在家族的丰厚资料和宝贵经验中耳濡目染,1984年跟随其伯父陈培火,在晋江国营船厂当造船学徒,学习造船技术,并爱好画图设计,熟练掌握刨、削、斧、凿等木工技艺和各种现代渔船和货船的设计建造过程,能独立完成福船的线型和结构设计并指挥施工,能建造二十多米长的单拖,独立完成各历史时期船模的设计和制作。1993年开始带队承包造船,1996年自己开设船厂,曾经造过水密隔舱捕捞渔船及海上运输船等各种木船几十条,修补单拖、灯光捕鱼船、中机等渔船十几条,并曾参与制作古代水密隔舱海船、大型古船、古战船等大小船模二三十条。现仍坚守木船修造行业,传播、展示水密隔舱福船建造技艺,并把造船技艺传授给儿子。
杨良盾 男,汉族,1963年7月出生,晋江深沪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水密隔舱海船制造技术代表性传承人。出生于造船世家,1978年到后山船厂当学徒,师从海船设计制造师傅陈芳财学习造船的一些基本功,掌握了各种水密隔舱福船的船体建造、结构、选料和外观涂装等技艺及建造过程中的种种民俗仪式,能够设计绘制二十世纪常用的渔船船型图纸,长期为造船木工,已建造过无数的福船、木船,如货船、花排、牵缯、太平公主号、灯捕和单拖等等,有独立设计施工能力。现以做船模和承包铁船舾装为主,从事船舶修造业,并能设计、制作各历史时期的船模,已参与制作古船模多艘。无船可造的现状使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失去了传承的空间,无法面向社会招到学徒,只能把传统技艺口传身授给爱子。
苏仁叠 男,汉族,1956年3月出生,晋江深沪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水密隔舱海船制造技术代表性传承人,造船木工。1972年在造船厂师从深沪水密隔舱制造技术师傅陈荣谅学习造船木工,按照师傅指点做好打线、渡板等工作,1976年师从造船师傅陈兰国,由于做工认真细致,刻苦好学而得到师傅真传,掌握了水密隔舱海船制造的绘图、设计、施工的各项技艺,曾制造单拖、花排、牵缯、“三脚仔”等捕捞渔船和海上运输船。1990年起开始任狮峰船厂木质机帆船绘图、设计、施工等技术工程,2005年与设计制作师傅陈芳财、陈荣谅协作制作“深沪船模展览馆”七艘古代水密隔舱船模,现从事造船现场管工。曾传授造船技艺5人左右。
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简介
图为制造现场
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是历代传承下来的福建海船制造的一项传统手工技艺。以樟木、松木、杉木为主要制造材料,使用传统木工工具,采用榫接、艌缝等关键技术,由“师傅头”设计并现场指挥、众多工匠密切配合,最终造成有多个相互独立、密不透水的隔舱建置且榫接牢固的海船。
水密隔舱是福船建造过程的最重要部分,首先建造包括船底部和舷侧板形成一个整体“船壳”,然后根据船的功用和大小分设隔舱。施工过程完全由手工操作,每道隔板用若干木板榫接而成, 在隔板与船底板衔接处,装置有肋骨,并使用铁钩钉勾连在一起。以苎麻、石灰和桐油为原料,按一定比例调和成“艌料”,嵌塞船舱木板之间的缝隙,使其密不透水。使用的主要工具有斧头、墨斗、手钻、鲁班尺、钉送、大锯、凿、刨等中国传统木工工具。
福船采用隔舱板把船舱分成互不透水的不同舱区,航行时一个或两个船舱意外受损,海水进不到其他舱中,船依然能保持浮力,不会沉没,极大提高了航海的安全性。千百年来,该技艺广泛应用于渔船、货船、战船及外交使船,特别是宋元时期梯航在“海上丝绸之路”的福建远洋货船和明代郑和七下西洋的船队完整采用该项技艺,在东西文化的交流中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18世纪后期,该技艺传到西方,水密隔舱成为现代船舶设计中的重要结构形式,大大提高了航海安全性,至今仍普遍应用在现代船舶制造中。
该技艺自中国晋代(公元265-420年)传承至今,历经唐、宋、元、明、清,一直被遗产存续地相关社区不断再创造,并有在泉州湾打捞出的以水密隔舱为主要结构形式的宋代远洋货船为证。
责任编辑: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