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南音原称“弦管”,是历代积淀、多元形成的中国现存的最古老的乐种之一,是两汉、晋唐和两宋等朝代一次次入闽的中原移民,把中原音乐文化带入泉州,与当地民间音乐相结合而形成的,体现了不同时期中华古乐南移的历史积存。
南音 乐器
南音在海内外大型演出中备受瞩目 (吴寿民摄)
南音的表演形式
泉州南音
南音演奏 (张九强 摄)
南音演奏演唱形式为右琵琶、三弦,左洞箫、二弦,执拍板者居中而歌,是汉相和歌的“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宝贵遗制;其工乂谱记法自成体系,以“乂工六思一”五个汉字记谱,对应“宫商角徵羽”,旁边附上琵琶指法和撩拍符号,是隋唐以来的遗存;曲颈琵琶横抱、十目九节的洞萧、二弦、三弦、拍板等是汉唐古乐器的遗制;南音曲目有器乐曲和声乐曲二千多首,蕴涵了晋清商乐、唐大曲、法曲、燕乐和佛教音乐及宋元明以来的词曲音乐、戏曲音乐等丰富的内容;曲牌中保留诸多古调、古牌名;南音以泉州地道方言古语演唱,部分读音保留了中原古汉语的音韵。海内外专家从音乐名称、演奏形式、乐器遗制、曲目内涵和记谱方法等反溯历史,认为泉州南音是“中国古典音乐的明珠”、“中国音乐历史的活化石”。2002年12月,联合国亚太文化中心拟遴选中国十项传统民间表演艺术建立数据库,经中国艺术研究院推荐,南音被列为首项。
泉州南音由“大谱”、“散曲”和“指套”三大部分(俗称“指”、“谱”、“曲”)组成,既有用于歌唱的声乐曲又有用于演奏的器乐曲,是一个内容丰富完整的音乐体系。大谱,即纯器乐曲,有标题、曲谱和琵琶弹奏法,没有曲词,以琵琶、洞箫及二弦、三弦为主奏乐器。大谱原有十二套,后来发展至十五套。其中以《四时景》《梅花操》《走马》《百鸟归巢》(简称“四梅走归”)和《阳关三叠》等最为著名,又有三套佛教音乐《金钱经》,深具研究价值。散曲,有谱、有词,一般由琵琶、洞箫、二弦、三弦等四件主要乐器伴奏,由歌唱者执拍板坐唱,也可以手抱琵琶自弹自唱。散曲的数量最多,其中有一唱三叹的“大撩曲”和“顺口而歌”的“草曲”。曲词的内容主要取材于唐传奇、话本和宋元及明代戏剧的人物故事,表现了一种强烈的人文精神,反映了人类的共同理想和基本愿望。指套,亦称“套曲”,或被简称为“指”。每首“指”都有曲词、工乂谱和琵琶弹奏法和撩拍符号。通常只用于演奏,少用于歌唱。原有三十六套,后来发展至五十套。套曲以音乐的“管门”和“滚门”归类编成套。由洞箫主奏的,称为“箫指”;由嗳仔(小唢呐)作为主奏乐器的,称为“嗳指”。
还有过支联套曲等,它是上述“指”、“谱”、“曲”严格按照“管门”、“滚门”重新组合的传统演奏演唱的内容与形式。
南音曲目的传承,除了口传身授之外,就是靠曲簿传世。在过去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曲簿都是用手抄的,又几乎都没有纪年,所以无从判断其历史渊源。直至1992年,英国牛津大学教授龙彼得辑录的《明刊闽南戏曲弦管选本三种》在台湾出版,人们才知道明代万历年间,已有弦管戏曲刊本的印行,但国内荡然无存,其孤本却珍藏于英国和德国图书馆。经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与龙彼得教授合作,1995年出版了北京版的《明刊闽南戏曲弦管选本三种》,2003年又有点校本《明刊戏曲弦管选集》的出版。这期间,该社还借助吴世忠、李文胜合作开发的计算机软件,开始了弦管工乂谱输入电脑并直译为五线谱和简谱的新制作,出版了《南音名曲选》《清刻本文焕堂指谱》《泉州弦管名曲选编》和《续编》等。又运用这项技术,协助晋江市先后出版了《弦管指谱大全》《弦管过支古曲选集》和八卷本的《弦管古曲选集》。总之,从明代以来幸存的弦管“指”、“谱”、“曲”二千多首,都经过认真校订、用电脑软件编排、由出版社正式出版,不但有效地保存了弦管曲目的家底,为普及传播南音提供了大量读本,而且为南音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提交了重要的历史凭证。
弦友们在演唱南音
海内外弦友聚泉会唱
南音校园传承全国典范,2014年全国中学生国学夏令营在泉举行
中外学生合奏薪传雅乐,展示南音艺术传承的新成果。(陈智勇 摄)
南音以其大量的曲目、古老的乐器和自成体系的记谱方法,延续着汉唐以来中国音乐的血脉,南音古朴优雅、清丽委婉,以其悠久的音乐历史和多元的文化特征,被认为是“中国音乐历史的活化石”,在中国音乐史中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地位,极具历史、文化、学术研究价值。泉州为南音发祥地,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有民间南音社团两百多个。南音为本乡本土的听众所喜爱,并随着历代泉州人的足迹,传播到漳州、厦门和三明等地,进而跨越海洋,流播至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以及菲律宾、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缅甸、越南等国家,形成一个约有五千万闽南人口的南音文化圈,受到海外朋友及国际友人的高度赞赏,是海外侨胞和台湾同胞维系乡情的精神纽带。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泉州南音在韩国光州表演
【代表性传承人】
黄淑英 女,汉族,1942年3月出生,泉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音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二级演员。1960年入泉州民间乐团,随庄应沂、王友福、吴萍水、苏来好学习南音,掌握传统曲目约300首。演唱基本功扎实、舞台经验丰富,拥有个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代表作《刑罚》中,黄淑英能一人演唱四种角色,获省曲艺调演一等奖。 1982年演唱的《桐江魂》获文化部一等奖。长年任教于泉州艺术学校及泉州师院南音学院,当今知名的演唱员李白燕、董宝颖、王彩娥、庄丽芬、蔡雅艺、黄美娥、蔡丽影、李薇薇等先后都受益她的教学。她曾多次随团出访菲律宾、印尼、新加坡等国及上海、西安、香港、台湾等地,深受海内外听众好评。曾录制出版南音录音带多盒。
苏统谋 男,汉族,1939年12月生,福建晋江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音代表性传承人,泉州市南音协会常务副主席,晋江市南音协会主席。自幼随父亲苏宗家学习南音,16岁入晋江木偶剧团,师从陈天保继续学艺。又善于向弦管前辈学习,深得名师精髓,技艺水平日益提高。尤其擅长洞箫演奏及唱腔艺术。多次率团出访菲律宾、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进行艺术交流,被海外多个南音社团聘为艺术顾问。他三十多年来为培养南音新秀不遗余力,传授的学生陈丽娟、陈奎珍、蔡家乐等数十名,都成长为南音知名的演唱演奏员。他又广泛收集南音曲谱,整理了大量南音资料,并注重南音“支系”、“滚门”及“曲牌”等的研究,主编校订出版了《弦管过支套曲选集》《弦管指谱大全》《弦管过支古曲选集》和八卷本的《弦管古曲选集》等书。
吴彦造 男,汉族,1926年出生,泉州石狮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音代表性传承人。自幼随南音名师苏德兴、高铭网学艺,先后在高甲戏剧团、泉州市文化馆、福建省艺术学校等单位,从事音乐工作和教授南音。他能较完整地掌握南音的“指”、“谱”、“曲”,熟悉南音各种乐曲的演奏技能和演唱艺术,尤其是善于拉奏二弦,堪称一绝,他又掌握南音创作技巧,编写新南音,并获国家级、省级大奖,出版新南音作品专辑《古韵新声集》。1943年开始传艺授徒,培养出大批南音人才,多次获国家级、省级嘉奖。吴彦造的艺术成就入选《中国民间名人录》《中国曲艺界名人大辞典》《世界文化名人辞海》。2002年获中国曲艺家协会“五十年来对曲艺事业作出贡献”的表彰,2003年《曲艺雅集》荣获中国曲艺荟萃音乐设计奖。2006年获福建省首届老文艺家成就奖称号。
丁水清 男,回族,1936年9月至2009年元月,泉州晋江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音代表性传承人。1952年起拜蔡森木、黄守万、任清水等名家学习南音唱法及各种乐器的演奏方法,尤擅长琵琶弹奏,精通弹奏南音的指、谱、曲,具有很高的演奏水平。经商之余长期从事南音艺术活动,多次参加国内外南音大会唱,到菲律宾、印尼、新加坡,及台湾、香港地区交流演出,被海外多个南音社团聘为艺术顾问,培养出许多青少年南音艺术人才。并录制出版南音录音带专辑及VCD影碟,还致力于收集整理南音指、谱、曲等散佚民间的资料,曾与苏统谋合作编校《弦管过支套曲选集》《弦管指谱大全》《弦管古曲选集》等书。
苏诗咏 女,汉族,1946年2月生,福建泉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音代表性传承人。1960年入泉州民间乐团,师从吴萍水、苏来好、庄泳祈、邱志竹、陈天波等学习南音艺术,擅长琵琶演奏、弹唱、南音清唱。曾任泉州市区南音研究社副社长、中国南音学会理事,泉州市政协委员。1984年至1992年任教于福建省艺术学校南音班、梨园班,培养了李白燕、李薇薇、董一吟等南音新秀。1988年获福建省文化厅等单位主办的南音大赛业余组第一名。1992年以来,受聘于菲律宾国风郎君社、印尼东方音乐基金会等团体教授南音,学员遍及菲律宾、印尼等国家和台湾地区。1998年其艺术成就入选《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2001年被聘为“中国泉州南音集成”民间艺术家委员会委员。录制有《苏诗咏南音专辑》二盒。
夏永西 男,汉族,1945年2月出生,福建泉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音代表性传承人。师从陈泽霖、蔡锡森、陈天波、蔡昌学习南音,1980年任泉州市民间乐团乐队队长,1984年在菲律宾崇德社教授南音,2000-2004年任泉州市区南音研究社社长,2001年任泉州市鲤城区南音艺术家协会会长。他能熟练地掌握南音的各种乐器,尤精于南嗳和二弦演奏,对南音指、谱、曲有较好掌握,参加过历届国际南音大会唱,曾到菲律宾、印尼、新加坡以及香港、澳门等地区交流演出,为泉州南音与海内外南音界的联谊牵线搭桥。他还热心传教南音,曾任泉州市老年大学南音教师,在民间南音社团辅导一批乐员参加泉州南音电视大奖赛获一等奖。1991年录制出版个人专辑《嗳仔指》2盒。
杨翠娥 女,汉族,1972年1月出生,福建泉州惠安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南音代表性传承人。1983年跟随父亲杨锦义学艺,又师从庄步联等南音名师,擅长琵琶、二弦演奏。其演唱深得马香缎演唱的艺术精髓,注重遵循传统,咬字吐音清晰,运气自然婉转,感情处理细腻,因而多次在南音比赛中获奖,并多次随南音团体出访菲律宾、新加坡等国家,深受好评。曾在泉州艺校、泉州师范学院南音学院及多个南音馆阁任教,培养了众多南音人才,其中一些学员在多项南音比赛中获奖。她出版三辑《杨翠娥南音专辑》,2004年为泉州市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录制名曲《玉箫声》。
曾家阳 男,汉族,1963年2月出生,泉州人,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南音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二级演奏员。自幼生活在民间南音馆阁的特殊环境下,深得诸多南音名家真传,12岁开始学艺,师承龚松龄、陈泽霖、庄步联、庄金歪等南音名家,学习、精通各种南音乐器的演奏,以琵琶演奏见长,学习并熟练掌握南音的指、谱、曲。参加了全国、省、市的各种汇演、比赛、调演以及重大接待演出任务,录制了大量音像制品,曾先后随团出访过法国、日本、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以及台湾、香港等地区,以精湛的演奏技艺享誉海内外南音界。长年担任泉州艺校、泉州师院南音学院特聘教师,编著了《泉州南音琵琶教程》,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南音人才。编撰《泉州南音基础教程》,参加《泉州弦管名曲选编》《新谱式弦管曲选编》的编校工作。
王大浩 男,汉族,1964年5月出生,泉州人,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南音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二级演奏员。13岁跟随父亲王竹华学习南音洞箫制作及演奏,1979年考入泉州民间乐团,师承林文淑、庄步联、庄金歪、吴世忠、施信义等南音老艺术家,擅长洞箫演奏、制作,并在实践中总结了南音洞箫的一套比较系统的理论。在南音洞箫演奏技法上得到了海内外南音同行的赞扬和专家、学者的一致肯定,多次参加各种音乐会、艺术节演出、比赛并获奖。曾多次出访新加坡、日本、法国,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交流演出,中央电视台、福建电视台、泉州电视台多次拍摄专题播出,录制出版了大量的南音唱片。长年于泉州艺校、泉州师院南音学院任教,并编著《泉州南音洞箫教程》,培养了众多南音接班人。1983年研制出首支“低音洞箫”,填补了中国民族管弦乐队低音管乐的空白。
李白燕 女,汉族,1966年9月出生,泉州永春人,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南音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1984年进入泉州艺校南音班学艺,1987年入泉州南音乐团,师承庄步联、马香缎、苏诗咏、黄淑英等南音名家,学习大量的南音指、谱、曲。以南音演唱见长,将传统的南音唱腔艺术与声乐技巧相结合,形成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多次参加省和全国比赛获奖,获第七届“牡丹奖”、第七届“群星奖”。曾多次应邀随团赴法国、日本、新加坡、菲律宾、泰国、印尼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访问演出,多次被中央、省、市电视台录制节目向海内外播出,受到专家学者及海内外南音界的赞赏。长年在泉州艺校、泉州师范学院南音学院任南音唱腔教师,编著《中国南音演唱教程》,荣获省社会科研项目二等奖,并培养了一批南音后备人才。录制了大量南音唱带、个人VCD专辑。
陈 练 男,汉族,1933年11月出生,泉州安溪人,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南音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泉州南音集成》民间艺术家委员会委员。1943年学习南音,师从永春南音名师林庶烟,通晓南音上下四管乐器,擅长琵琶演奏。1982年起开馆授艺,传授南音各种乐器指法、演唱基本技法,培养了数百名南音后备人才。其学生参加多种汇演联欢、赛会和喜庆活动,又参加泉州市中小学生南音演唱演奏比赛并获奖项。他编印四空管二调套曲一本,创作新南曲四首,整理南音四大管门的“弦管套曲”1110首,出版《弦管套曲》4卷,收集、保存南音名师曲簿,收藏明、清、民国时期琵琶各一把。2003年制作琵琶、三弦、洞箫、二弦、拍板各一把,被省博物院收藏。
庄永富 男,汉族,1928年11月出生,泉州惠安人,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南音代表性传承人。15岁起业余自学南音,师从著名南音艺师蔡森木、何专,掌握指、谱约40套,清唱曲近200首,在南音唱腔技艺、弹奏指法、琵琶、二弦的乐理等方面有较高造诣。致力于南音新曲创作,创作了“赌徒汉”、“废除旧婚姻”、“送饲料”、“悼念毛主席”、“琵琶一曲唱惠南”、“清歌雅曲赞三胞”等下乡宣传活动及参加市、县文艺会演。义务创办南音培训班,热心南音传承,培养近200名学生,多次参加市中小学生南音演唱演奏比赛、南音大奖赛,屡获奖项。积极开展南音交流活动,曾与菲律宾,及香港、鲤城、晋江等地南音社团交流互访,增进南音弦友情谊。
丁信坤 男,回族,1945年4月出生,晋江市陈埭镇岸兜村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南音代表性传承人,音乐教师。16岁拜南音名师蔡森木学习南音唱法及各种乐器的演奏方法,熟练掌握了大量的南音指、谱、曲,擅长二弦及琵琶演奏,具有较好的演奏水平,风格独具。经商之余长期从事南音艺术活动,多次参加国内外南音大会唱,曾到菲律宾,以及香港、澳门等地区进行交流演出。长期致力于南音普及教学,受聘于菲律宾南音社任音乐教授、音乐顾问,不遗余力传播南音艺术,为菲律宾培养了一批南音艺术人才,得到菲国南音社团及各界人士的肯定。数次录制南音专辑及VCD影碟,由香港兴顺唱片公司、福建音像出版社出版。
吴璟瑜 男,汉族,1956年10月出生,泉州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南音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二级作曲。1974年起自学音乐理论,并开始接触南音,1981年进入泉州南音乐团,师承庄步联、林文淑、庄金歪等南音名师,学习南音及南音作曲和二弦演奏。擅长南音新曲创作和二弦演奏。多次随团参加国家级重大艺术演出活动,并多次随团出国访问。其创作的南音作品多次斩获国家、省、市奖项,并多次在中央、省、市电视台播放。现兼任泉州师范学院南音学院教师,教授“南音乐学理论和史论”及“二弦演奏”课程,出版专著《泉州南音二弦演奏教程》。并兼任泉州老年大学、培元中学二弦教师,其培元中学学生郑江南荣获市中小学南音比赛中学器乐组(二弦)一等奖。
周碧月 女,汉族,1953年9月出生,泉州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南音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三级演员。1974年在民族乐器厂工作时,开始学习南音,师承陈舜龙、林文淑、苏彦芳、黄淑英等南音名师,擅长南音演唱,在名老艺师精心培养下,掌握了各种曲牌、各种不同风格的南音曲目。多次参加全国、省、市比赛并获奖项。曾随团赴菲律宾、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日本,以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交流演出,多次录制南音录音带发行国内外。曾担任泉州艺校、泉州师范学院南音学院、泉州老年大学等学校南音班老师,指导泉州西隅小学、泉州盲童学校学生演唱南音,在南音教学中,培养了庄丽芬、王彩娥、蔡雅艺、陈吟等南音后起之秀在各项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蔡维镖 男,汉族,1952年11月出生,泉州石狮人,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南音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曲艺家学会会员。1971年师从蔡宗熙、1985年师承吴彦造等南音名家学习南音艺术,研习各种器乐的演奏,基本通晓所有南音乐器的演奏和唱腔的技功法,尤以洞箫、二弦为长,热心南音社团工作,组织参与了民间南音社团全部48套指、13套谱的录音,由泉州南音艺术研究院收藏,并由新加坡湘灵出版社出版了个人的演奏专辑。曾组织、参与了历年各级南音大会唱演出、比赛和出访交流,并在全国曲艺调演中获奖。2005年起授艺于陈小红、黄珍凤等南音青年学员,曾应邀在新加坡湘灵音乐社、印尼东方音乐会执教,在新加坡晋江会馆举办南音讲座。
纪安心 女,汉族,1969年4月出生,泉州石狮人,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南音代表性传承人。1974年开始学习南音,师承林本梦、纪荣华、林敦年、吴彦造、苏统谋、苏诗咏等南音名家,全面掌握南音演唱技巧,吐字发音准确,节奏鲜明,行腔新颖、感情细腻,较完整掌握南音的指、谱、曲,熟悉南音琵琶、三弦演奏技巧,能自弹自唱,曾在国家、省、市级南音赛事中获大奖,经常参加各项演出和各种赛事,曾出版个人南音演唱专辑音像带,随团出访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以及香港、澳门、金门等地区。多年来,开办南音培训班,培训200多人,组织学员参加各项演出和各种赛事,培养出了林宏秋、郭红妹等南音优秀人才。
吕 森 男,汉族,1946年9月出生,泉州德化人,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南音代表性传承人,德化南音艺术家协会主席。1960年在原晋专艺校师承李文爆、吴锦标,1962年在德化县高甲戏剧团师承林凤雏、林纪彬学艺,熟悉南音琵琶、三弦、二弦的演奏法,南音“下四管”的敲打法,南音指、谱、曲的演奏、演唱法,掌握其基本弹法、唱法、技巧等要领。曾积级组织开展德化县各南音社团南音演唱活动,参加德化县广场文化节等大型南音演唱活动,为德化县各有关部门编写创作新南曲二十三首,部分新南曲已制成DVD影碟片,与海内外三十多支南音团体互访,增进南音学术交流。受聘德化浔中中心小学南音班顾问,编写南音教材,担任南音教学工作,组织参加市中小学生南音比赛并获奖。
郑荣阔 男,汉族,1934年3月出生,泉州南安人,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南音代表性传承人。1952年学艺,一生热爱南音事业,努力钻研南音艺术,精通各种南音乐器演奏技艺,更以琵琶、洞箫见长。曾多次参加泉州市、厦门市举行的国际南音大会唱活动,参与组建南安市南音协会,并与菲律宾长和郎君社及印尼东风音乐基金会缔结三姐妹社,积极参加海内外各南音团体、弦友的南音艺术交流,不断提高艺术水平,致力于推动南音事业发展。2000年参与组团赴菲律宾参加长和郎君社成立180周年庆典活动。长年来辗转南安各地,传播南音艺术,培养了一大批南音人才,学生多次获得省、市级奖项。
陈四川 男,汉族,1938年8月至2009年,晋江市东石人,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泉州南音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南音学会会员、晋江县文联委员。1956年师从南音名师王根火,后又承张在我、任清水、郭清潭、黄守万等名师指导,开始学习南音唱法及各种乐器的演奏方法,同时边学边教边制作南音乐器。他具有较好的南音演奏水平,擅长二弦及琵琶演奏,熟记大量的南音指、谱、曲,并能熟练弹奏,其参与演奏的南音节目多次获奖。长期从事南音传承工作,培养了陈永星、周天伦、蔡维镖、陈雅玲、蔡凯琳、蔡静茹、曾婉仪、蔡雅艺等数百名学生。部分学生在各级南音赛事中获奖,本人曾获银牌指导奖。曾受聘于晋江、石狮等地任南音教师、艺术教师、艺术顾问、文艺指导等职,并受聘于晋江东石中、小学传授南音。
郭玲玲 女,汉族,1954年1月出生,泉州晋江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南音代表性传承人。1962年师从父亲郭金镜学习南音,1963年开始参加晋江市、镇两级政府组织的文艺宣传队,进行南音表演宣传活动,南音演唱水平不断提高,多次参与省、市的南音演唱比赛,均获得优异成绩。她擅长唱曲、琵琶演奏,其演唱继承了父亲高音高亢、清脆悦耳、低腔行进柔中见刚的浑厚演唱风格,并可同时一人分别演唱四个角色,得到业内人士和群众的一致肯定。曾录制、出版《郭玲玲南音专辑》及VCD,受聘担任多个南音民间社团音乐、艺术顾问,经常到各南音社团参加活动,亲自指导学员日常训练和演出培训,1981年开始授徒传艺,将南音演唱技巧传授给学员。
周成在 男,汉族,1963年7月出生,泉州德化县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南音代表性传承人,二级演员。1984年在省艺校泉州分校南音班就读,师从庄步联、苏诗咏老师,学习器乐演奏与南音演唱,以南音演唱为主,兼习各种南音乐器,其唱腔在传统南音演唱法的基础上,结合科学的发声方法,演唱更臻完美,曾参加全国、省、市各级相关赛事,均获奖项,是泉州南音乐团唯一的男声演唱员,受到了众多音乐家、海内外南音弦友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赞赏。曾随团出访了法国、日本、菲律宾、新加坡,以及台湾、香港等地区,出版南音演唱专辑,经常与民间南音乐人进行艺术交流,并悉心指导民间南音爱好者的演唱技艺,应邀到安溪艺术学校、泉州艺术学校、泉州老年大学、泉州师院南音学院任唱腔老师,教习南音演唱。
龚文鹏 男,汉族,1952年9月至2011年5月,泉州石狮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南音代表性传承人。1960年拜许国梁为师学习南音唱腔,1968年师从蔡富昌老师学习南音乐器演奏,熟记大量南音的指、谱、曲,熟练掌握南音的唱腔艺术和演奏南音的各种乐器,尤对洞箫、二弦、唢呐的演奏技巧有更深的造诣。曾在省、市音乐赛事中获奖,多次出访菲律宾、新加坡,以及香港、澳门、金门等地,进行南音交流。有一套比较完整的南音演唱、演奏的教学体系,长期以来,在晋江乡镇执教南音,在晋江、石狮中小学校任南音专职教师,举办中小学暑假南音培训班,学生700多人,其中有30多人次在泉州市中小学生南音演唱、演奏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蔡孝凹 男,汉族,1930年9月出生,泉州石狮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南音代表性传承人。1952年拜师吴敬水,学习南音唱腔及乐器演奏,1975年拜师黄守万,1990年拜师任清水,求教箫弦演奏方法,能默记大量南音指、谱、曲,熟练地参与演奏,尤其是琵琶、二弦、三弦的弹奏颇有成就,认真讲究唱念,曾受聘晋江南音社团艺术顾问,并被泉州市教育局授予南音教学先进工作者称号,曾应邀出访菲律宾、我国香港等地。多年来无偿在石狮新华、庵前、益友、大仑等民间社团传授南音,培训学员及小学生一百多人次,部分学生参加泉州市中小学生南音演唱、演奏比赛获得各个奖项,部分优秀唱员被推荐出国,成绩突出。
郑芳卉 女,汉族,1969年9月出生,泉州鲤城区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南音代表性传承人。出生于南音世家,1971年师承外公吴序辉、父亲郑泽胜、母亲吴淑珍,开始有系统地学习南音,从南音唱腔入门学起,步步引导。1977年跟随南音演唱家马香锻学习南音行腔与舞台表演,后又师从林宗鸿学习洞箫演奏,师从萧荣灶学习二弦演奏,拜多位名师学习琵琶演奏、三弦弹奏、唢呐吹奏,以及四宝、响盏、小叫等小乐器的演奏,深得这些名师的言传身教,熟练掌握南音指、谱、曲,其唱腔婉转细腻,韵味隽永,并熟悉南音乐器演奏技巧。多年来在学校开设南音校本课程,受聘(兼职)于泉州师院、泉州艺校南音专业,担任南音唱腔、器乐老师,集中培训鲤城区各中小学的音乐教师,还在基层办班培训,传授南音艺术。
蔡雅艺 女,汉族,1980年12月出生,晋江东石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南音代表性传承人。1988年在母亲颜绸春引导下学习南音演唱及演奏,并跟随陈四川、蔡崇希等名师学习南音乐器,1993年在泉州艺校又师从黄淑英、曾家阳、王大浩等南音名师,并向民间南音艺师蔡东仰学习演奏指、谱,全面掌握南音演唱、演奏技能。擅长南音唱腔,坚持南音真声唱法,在咬字行腔上恰当使用气息,字韵丰满、鲜明。曾举办多场“校园南音演唱会”,受邀参加日本“第十四届上田平和音乐节”,参加英国北威尔斯“国际音乐比赛”获民间音乐独唱与独奏组冠军。曾出版个人南音专辑多张,发表论文多篇。两次受聘于新加坡湘灵音乐社,举办南音演唱演奏班,学生100多人,并曾任教于泉州艺校南音班、泉州师院南音学院,学生90人。
林祖树 男,汉族,1936年1月出生,永春蓬壶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南音代表性传承人。1942年师从其叔父林士凤、堂兄林凤雏学习南音, 1951年拜林庶烟为师,认真学习南音,基础扎实,其唱腔圆润、优雅,有独特风格,擅琵琶、二弦演奏,音色优美,节奏平稳。曾收集南音套曲1665首,260多万字,与其师兄陈世练合作整理编辑出版《南音套曲》四卷,编写南音教材《泉州南音基础知识》《南音补充教材》等。上世纪60年代以来在家乡开办南音培训班256期, 1998年以来受聘永春三中任南音教师,学员上万人次,多年来为泉州师院、各地南音社团、戏班等输送南音人才49人,并曾为老年大学、中小学校举办《南音史》《南音欣赏》《二弦演奏法》以及《识谱法》等专题讲座。
丁世彬 男,回族,1948年7月出生,晋江陈埭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南音代表性传承人。1954年随其父丁金裕学南音,并拜南音名师黄守万、任清水、张在我为师,学习南音唱法及各种乐器的演奏方法。其演奏技巧娴熟,擅长洞箫及琵琶演奏,熟记南音指、谱、曲数量较多,唸嘴(口授)较为准确,并能熟练弹奏。曾多次参加泉州国际南音大会唱、晋江南音演唱大奖赛等演出交流活动,随团出访东南亚、中东、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曾录制出版南音CD及磁带60套,散曲伴奏60多首,编撰出版《闽南弦管概论》。受聘在菲律宾及港澳台等国内多个南音社团任音乐顾问,长期在晋江、石狮一带设馆授徒,1998年至今在泉州艺校、泉州师院南音学院任教,教学经验丰富,海内外南音学生上百人。
陈强岑 男,汉族,1951年3月出生,泉州市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南音代表性传承人。1962年拜邱志竹学习南音洞箫吹奏,深得名师的真传。1978年师承吴孔团系统学习南箫演奏技法,1979年师从施信义学习南箫演奏风格,师从吴彦造学习二弦及箫弦法,师从庄金歪学习南琶及南音的“指、谱、曲”,熟练掌握各种南音乐器的演奏,并拜师吴友顺学习传统南音洞箫的制作工艺。还师从冯子存和赵松庭两位竹笛大师,把所学的一整套科学、规范的演奏技法融入到南音的演奏上,并传授给泉州南音乐团的学员。擅长洞箫演奏,曾多次举办、参加多场音乐会,录制个人独奏专辑光盘,经常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进行南音教学活动,培养一大批热爱南音演奏、演唱及理论研究的学生,并授徒传承南音洞箫的制作工艺,以及南琶、二弦的乐器改良。
林熟英 女,汉族,1943年12月出生,德化龙浔镇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南音代表性传承人。1958年在雷锋公社业余剧团师承林安听学习南音演唱及琵琶弹奏,1986年在德化县城又师承林永章学艺,学习演唱较高难度的南音曲目,以南琶弹拨、演唱为主,能熟练掌握泉州南音工乂谱及简谱,能演奏、演唱较有难度的南音曲目。曾多次参加县、市南音大会唱及其他演出活动,曾获德化县南音四人弹唱优秀奖、离退休老干部南音弹唱三等奖,并曾出访印尼参加南音演唱会,多次为泉州市中小学生南音比赛伴奏。长期在德化县老年大学南音学会、德化南音艺术家协会教学辅导工作,培养南音爱好者至今已有50多人,部分学生已成为各个南音社的艺术骨干。
曾秀华 女,汉族,1979年7月出生,德化县浔中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南音代表性传承人,小学高级教师。1999年拜当地的南音老艺人曾坂为师学习南音,也向南音社的吕秀娟等人学习南音演唱,向吕森学习南音的舞台表演,有扎实的南音演唱功底,能弹能唱,运用现代声乐的科学发声方法进行南音唱腔练习,借鉴方言咬字特色,突出泉州方言演唱所形成的独特南音风格特征,韵味独特,得到了专家及南音界人士的认可。经常参加县元宵南音大会唱、中秋南音大会唱及瓷都广场南音专场演唱活动等,被聘为小学南音专任教师,精心向学生和学校老师传授南音,带领学生参加省、市、县举办的文艺汇演及南音大会唱活动,所指导的学生在泉州市南音演唱演奏比赛中频频得奖,并参与编写小学校本教材《南音》。
陈成芬 男,汉族,1942年7月出生,泉州洛江区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南音代表性传承人。1953年师承讲古先生庄火新学讲古艺术,对陈三五娘传说情有独钟,1997年师承王世明学习南音,勤学苦练,能熟背并悉心演练南音四大名谱、五大套指及散曲等,认真研究南音传统工乂谱和琵琶弹奏法,擅长于南音琵琶、洞萧演奏和民间讲古,并通过洞箫演奏技艺辅以练习唢呐演奏,技艺水平较好,风格独特。积极参与筹组洛江区、河市镇民间南音社团,虚心求教,耐心传承,曾先后义务传授了几十名少儿学习南音,其中十二个学生已能娴熟地演唱南音,并能弹奏琵琶,受到群众赞誉。曾评为泉州市南音进校园工作先进个人。
吕俊哲 男,汉族,1937年11月出生,南安水头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南音代表性传承人。1950年开始学习南音,师承吕振扭,1956年师承叶成基,1961年师承任清水,尤擅长于洞箫、二弦演奏,曾得到南音教师任清水的真传,对南音的打击乐及几种常用的乐器都有研究。一生专事南音,受聘为漳州师范学院艺术导师和南音社团艺术顾问,曾多次随各级社团组织前往东南亚各国及台湾地区进行学术交流。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摸索出一套比较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得到南音界的好评。曾传授学生吕自然、柯贤胜等人,有的学生已成长为南音教师。
泉州南音国际学术研讨会昨开幕,海内外专家探讨南音传承和发展
创新:让中国音乐“活化石”更具魅力
□泉州网-东南早报记者 张素萍 刘波 王柏峰 文/图
在泉州南音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泉州师院南音专业的师生们表演南音名曲(谱)。
昨日,为期两天的泉州南音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泉州师院开幕。来自海峡两岸和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地的专家学者齐聚泉州,集思广益,探讨泉州南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本次研讨会作为“东亚文化之都·2014泉州活动年”开幕系列活动之一,由“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建设发展委员会、泉州师范学院主办,泉州师院南音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福师大海峡两岸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承办。
在现场,泉州师院南音专业的师生们表演《直入花园》、《梅花操》等南音名曲(谱)。在随后举行的研讨会上,福师大海峡两岸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王耀华,韩国汉阳大学名誉教授权五圣,日本冲绳县御座乐复原研究会会长比嘉悦子,台湾师范大学民族音乐研究所教授吕锤宽,泉州师院南音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王珊等,分别作了题为《南音研究现状及其展望》、《琉球王府中的中国系宫廷乐“御座乐”》、《南管曲之文学性初论》、《协同创新传承发展泉州南音》等主题报告。
据介绍,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泉州南音,按照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要求,目前泉州通过设立专项保护资金、建立南音传习所等一系列措施,加强泉州南音保护的智力支撑和社会支撑;利用泉州南音国际大会唱、学术研讨会,汇聚高校、人文科学研究机构、民间研究团体,以及海外专家学者的力量,进一步加强泉州南音研究;同时建立保护机制,逐步保护和改善南音生存环境。
像推广京剧一样推广南音
■权五圣(韩国汉阳大学名誉教授)
这是权五圣第10次踏上泉州这片大地,早在1990年,他就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考察团”一起到泉州“海丝点”考察,这也是他首次接触泉州南音。
“韩国传统文人音乐叫‘歌曲’,也称万年长欢之曲,韩国歌曲和泉州南音在表演形态和演奏方式上很相似。”权五圣说,韩国“歌曲”的历史可追溯至高丽末期,以时调诗为歌词,用伽倻琴、玄琴、奚琴等演奏,其中泉州南音的二胡与韩国“歌曲”的奚琴在演奏方式上相同。
权五圣认为,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当选东亚文化之都对泉州意义非凡,“可以进一步推介泉州”。
泉州南音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权五圣认为,就像把京剧作为国剧推广,希望政府把泉州南音作为中国“国乐”对外推广,提升南音在全世界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琉球宫廷乐与南音渊源很深
■比嘉悦子(日本冲绳县御座乐复原研究会会长)
日本琉球御座乐即宫廷乐,与泉州南音关系密切,有很深的渊源,双方交往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琉球向中国学习很多音乐,并在宫廷演奏。
当时日本在泉州、福州都设有“琉球馆”,琉球人每次来中国学习,都会驻扎很长一段时间,明朝礼乐经由福建传入日本。1879年的御座乐有很多乐器和演奏等与泉州南音十分相近,至今保留着“闽南十音”的影踪。
比嘉悦子认为,与其他地方的曲艺相比,泉州南音显得更古老,传统氛围更浓,不愧是中国音乐历史的“活化石”。“南音是中国非常传统古老的乐种,南音作为‘海丝’起点泉州的文化瑰宝,让我更感兴趣。”
南音有“调养身心”之效
■丁宏海(新加坡湘灵音乐社社长)
新加坡湘灵音乐社是东南亚一带著名的南音社团,创立至今已经有数十年历史,在东南亚一带颇有影响力。
“这些年来,湘灵音乐社与泉州和厦门两地的南音乐团联系很多,泉州南音乐团也应邀参加新加坡艺术节,频繁的交流让音乐社的水平得到很大提升。”丁宏海说,湘灵音乐社日益得到新加坡各界的重视,如今亦得到新加坡官方的拨款。
丁宏海说,相对而言,南音是静态的,只要认真地听都能让心平静下来,而且研究表明南音有调养身心之效,可以让人保持年轻态。泉州作为“东亚文化之都”,希望今后通过更多的学术性探讨和活动,让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推广。
用更宏观的视角看南音
■项阳(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
上世纪80年代,项阳在厦门大学时曾学了一学期南音课程。在他眼中,南音古朴而典雅,且拥有博大精深的内涵,是传统文化的物化。
南音的保护和传承拥有较为广泛的民间基础,政府部门和民间在传承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另一方面,学术研讨会屡次召开,也说明南音仍有很多值得研究的空间。“希望置身于更宏观的视角,再来看南音。”项阳说,在更宏观的视角下,可能会有新理念、新视野下的认知,希望文学界、戏曲界、宗教界等共同研究,让老百姓有了文化认同感,相信南音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创新,让南音适应时代需要
■王耀华(福建师范大学海峡两岸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被誉为“中国音乐活化石”的南音,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南音的发祥地在泉州,除了在闽南地区广泛流传,还远播东南亚等地。
“南音要继续传承与发展,就得对它进行常态化、多方位的研究,并且把南音放在泉州丰厚的历史文化中深入研究。”王耀华说,把南音的理论研究与传承发展实践相结合,不断创新,使其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同时加强海内外的交流与协作,共同推动南音的发展,使其真正成为广大民众的精神食粮和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用新思维赋予南音新内容
■王心心(著名南管音乐家、台湾心心南管乐坊创办人)
作为土生土长的泉州人,王心心4岁开始学习南音。1992年,王心心移居台湾,并创办心心南管乐坊。数十年来,她一直以世界级殿堂艺术的定位,努力丰富和推广南音艺术,尝试南音与当代艺术跨领域的合作。
“南音是老祖宗留下的非常好、有养分的艺术形态,最为可贵的是其内在的精神,而不是外在形式。”王心心说,作为现代人,应该结合新的时代特征、新的思维,赋予南音新的内容,推动南音更好地向前发展。同时,南音是海峡两岸人民同根同源、认祖归宗的文化样式,是连接海峡两岸同胞的一条重要的文化纽带,海峡两岸应共同倾力打造南音这一世界文化品牌,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吸引力。
创新:让中国音乐“活化石”更具魅力●追踪
流播海内外 乡音常绕梁
泉州南音远播四海,已形成约5000万人讲闽南语的南音文化圈
泉州网-东南早报记者 张素萍
3月1日,泉州南音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来自海峡两岸和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探讨泉州南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详见3月2日早报A03版)。研讨会的召开,进一步刮起泉州南音热潮,来自韩国、日本和新加坡等地专家的参与,也扩大了南音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和影响。
穿越千年 亮丽风景
夜幕降临,月上柳梢。在泉州,在广场或古大厝里,演奏者横抱琵琶,拉开二胡,吹响洞箫,弹起三弦,把曲曲南音演奏得韵味十足……泉州南音作为中国古老乐种,被誉为“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千百年来广泛流传于泉州一带的闽南语系地区。南音演奏,是文都泉州穿越千年至今的亮丽风景。
乐随人走,泉州南音从闽南古厝启程,伴随着闽南儿女的足迹,漂洋过海播种发芽。如今,泉州南音不仅流传在闽南地区,而且流播港澳台地区和菲律宾、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形成了一个约5000万人讲闽南语的南音文化圈,成为联系海内外同胞的文化纽带。据统计,截至2009年,泉州共有220多个南音社团,包括相当造诣的专业人士和南音爱好者。
百代乡音 流播四海
共一轮明月,唱百代乡音。南音的魅力和影响越来越被世人所瞩目和认同。比如在菲律宾,有数十个南音社团活跃在这个群岛之国,包括国风郎君社、长和郎君社、金兰郎君社等南音社团,在菲律宾颇具规模和影响。这些南音社团分布各地、相互支持,20世纪80年代以来多次组团出国访问,他们还纷纷礼聘家乡泉州的著名南音艺人授艺传薪。
南音在海外的区域性交流活动非常频繁,最为著名且规模最大的交流活动当推“东南亚南乐大会奏(唱)”,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等国的南音社团均参加盛会。而随着海外南音社团到大陆交流、寻根,泉州南音界与海内外众多南音社团的往来也愈加密切,泉州南音乐团曾多次应邀前往菲律宾、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国演出。值得一提的是,在泉州南音申报“非遗”期间,东南亚各南音社团精诚合作,在海外热烈唱和,为泉州南音步入世界非遗殿堂不遗余力。
专家关注 发扬光大
3月1日举行的研讨会上,南音的研究引起韩国汉阳大学名誉教授权五圣和日本冲绳县御座乐复原研究会会长比嘉悦子的关注。
权五圣称韩国传统文人音乐“歌曲”与泉州南音在表演形态和演奏方式上很相似,并称泉州南音的二胡与韩国“歌曲”的奚琴在演奏方式上类似。
比嘉悦子认为,古代泉州与琉球交往颇深,琉球的古代御座乐(宫廷乐)与福建大有关联。据介绍,琉球原是中国古代的藩属国,明、清两朝均派遣使臣对琉球诸王进行册封,泉州曾设有接待琉球贡使的来远驿(又称“琉球馆”),琉球人到泉州大多会驻扎一段时间并学习栽种技术和礼乐等。明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赐福建三十六姓移民琉球,帮助建设和开发,这三十六姓多来自泉州、福州。此后,泉州与琉球的交流一直保持着,所以琉球至今还保留着福建特别是泉州的许多古老风俗习惯。
400年前南音古曲奏响泉城
这7首古曲出自50年前在欧洲发现的《明刊三种》,部分曲目系首次公演
“金花导游”张素萍
《明刊三种》古乐专场音乐会
祭祀郎君仪式
现场高朋满座
脚踩金狮
金花带您听南音
【导游词】
南音生南国,曲曲动人心!
大家好,我是第十届泉州国际南音大会唱及海内外弦友祭祀郎君仪式的“金花导游”。欢迎来到泉州南音艺苑,这座古色古香的闽南建筑,是专门表演南音的场所。昨天海内外弦友共聚一堂,同祭乐神郎君,同赏七首出自《明刊三种》的弦管古乐。
众所周知,泉州南音有上千年历史,被誉为“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是海内外泉州人的乡音。2009年,泉州南音成功入选“非遗”。著名相声演员姜昆曾说,因为南音,可以认为“汉唐音乐的根”就在泉州。
□早报记者 张素萍/文 吴嘉晓/图
【现场播报】
海内外弦友祭郎君
昨天上午8时30分,报名“早报金花带您逛文化节”的读者,随着“金花导游”在后台探营,演员们正忙着梳妆。
9时,海内外弦友祭祀郎君仪式开始。只见舞台中央,瓜果烛台陈列于八仙桌上,“御前清音”刺绣从桌面平整垂下,十余名弦友分列桌旁“执节者歌”。主祭官诵读祝文,海内外弦友在郎君像前行祭礼。
郎君,是指五代时期后蜀的亡国之君孟昶,他精通音律,善作词曲,痴爱音乐,后世爱乐人将郎君誉为乐神,南音爱好者更是将郎君奉作先师。
据了解,祭祀郎君是弦管界古老的传统仪式,每年都举行春秋两祭。
今人再现400年前南音古曲
昨上午9时40分,泉州市南音传承中心推出《明刊三种》古曲专场。
表演前特地安排一场讲座,由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郑国权讲解。据了解,今年是《明刊三种》在欧洲发现50周年,泉州市南音传承中心特地挑选其中一部分曲目来演唱、演奏。
昨上午10时许,《明刊三种》古曲专场音乐会正式上演。泉州市南音传承中心的艺术家倾心演奏、演唱400年前的7首古曲。
只见一个个身着古装的演员走上台,有的端坐椅上弹奏,有的站立吟唱,一时间袅袅之音萦绕整座建筑。舞台上胜似古画中走出来的女子,轻吟低唱,传出如丝如缕的仙乐。
由于时间限制,泉州市南音传承中心只从《明刊三种》中挑选7首来演唱、演奏,这七首曲是《只恐畏》、《心肝跋碎》、《你去多多》、《正更深》、《启公婆》、《金井梧桐》片段和《脱落绣弓鞋》(清唱及合唱)等。这些古曲均为明代作品,部分作品今人从未传唱过,而且有的原刊并无拍号,因此演唱的旋律是否与今人演绎的一样,还有待研究。
【读者品评】
南音清幽 如夏夜玉兰花香
昨日早报读者坐在泉州南音艺苑里,一边听着南音,一边听专家讲解。有读者告诉“金花导游”,静坐聆听实是一种享受,尤其是那如怨如慕、如丝如缕的声音,犹如夏夜的玉兰花香,沁人心脾。
在欣赏过程中,读者对演员脚踩金狮、舞台上摆设的凉伞等很感兴趣。
据说,清康熙60岁大寿时,李光地邀请泉州5位乐师晋京表演。康熙将自己脚下的木制金狮子给他们垫脚,从此南音表演一直有“脚踩金狮”传统。
康熙想把这5位乐师留下,李光地给乐师们出主意:“康熙皇帝去御花园时,你们演奏一首思乡的曲子。”当康熙听了《百鸟归巢》,领会到乐师们想回家的意愿,遂恩准回乡,并赐宫灯和黄凉伞,上书“五少芳贤,御前清客”,所以现在只要有南音的地方,就有“五少芳贤,御前清客”等字样,还有宫灯、黄凉伞等。
【专家点评】
南音一尘不染 是全世界最慢的音乐
□泉州市南音传承中心副主任曾家阳
此前泉州南音凭借参赛曲目《走马》和《梅花操》,在全国民族器乐民间乐种组合展演中,首次以纯音乐形式参加国家级音乐赛事并获大奖,专家们对南音赞誉有加,称南音能让身处浮躁世界的人心境平和,甚至有专家称南音“一尘不染”,也有专家评价“南音是全世界最慢的音乐”。
南音是内敛的声乐,无论演唱还是演奏,如何“收”得巧妙体现表演的深度。
【考证】
《明刊三种》证明
南音古乐原叫弦管
《明刊三种》,是由三本刊载福建闽南戏曲和南音的珍贵史籍装订而成,明万历年间流传至欧洲,是至今发现流传最远、最早记录闽南戏曲、南音的读物。其中南音部分发现于德国萨克森州立图书馆,戏曲部分发现于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
发现者为英国著名汉学家龙彼得先生,他发现《明刊三种》后,用了数十年时间,先后到中国台湾省、东南亚,随后到泉州作田野调查,潜心研究闽南的弦管与戏曲,并于1992年用英文写完长篇论文,且自费在台湾出版《明刊闽南戏曲弦管选本三种》。
《明刊三种》的弦管曲子共272首,龙彼得先生找出当中有86首还活在当今弦管界,并经常传唱,比如众所周知的名曲《月照芙蓉》、《一纸相思》、《金井梧桐》、《为君去时》、《正更深》、《尊前告》、《冬天寒》等。
郑国权介绍,《明刊三种》是真正的海外孤本,是独一无二的无价之宝。它的重见天日,如泉州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在一次考古发掘中的大面积发现。
最为关键的是,《明刊三种》证明南音古乐原来叫弦管。
“到了明代,刊刻的曲簿叫弦管。历经清代、民国,直至1949年以前,泉州人都称之为弦管,可见是自古至今一脉相承。”郑国权考证认为,《明刊三种》可以从曲体本身证明泉州弦管确实是千年古乐。
事实上,《明刊三种》记载的不止是明代作品,还可追溯至晚唐、五代甚至更早。
古籍或古诗中多有提到弦管,如汉初刘邦戚夫人的宫女说宫中“尝以弦管歌舞相欢娱”。唐代李白诗“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杜牧诗“弦管开双调,花钿坐两行”;泉州进士欧阳詹“弦管铙拍,出没花柳”。到了公元10世纪,应该是弦管音乐的黄金岁月。五代后蜀主孟昶(郎君)统治下的成都,是“弦管歌诵,盈于闾巷”。
责任编辑: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