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南音由“大谱”、“散曲”和“指套”三大部分(俗称“指”、“谱”、“曲”)组成,既有用于歌唱的声乐曲又有用于演奏的器乐曲,是一个内容丰富完整的音乐体系。大谱,即纯器乐曲,有标题、曲谱和琵琶弹奏法,没有曲词,以琵琶、洞箫及二弦、三弦为主奏乐器。大谱原有十二套,后来发展至十五套。其中以《四时景》《梅花操》《走马》《百鸟归巢》(简称“四梅走归”)和《阳关三叠》等最为著名,又有三套佛教音乐《金钱经》,深具研究价值。散曲,有谱、有词,一般由琵琶、洞箫、二弦、三弦等四件主要乐器伴奏,由歌唱者执拍板坐唱,也可以手抱琵琶自弹自唱。散曲的数量最多,其中有一唱三叹的“大撩曲”和“顺口而歌”的“草曲”。曲词的内容主要取材于唐传奇、话本和宋元及明代戏剧的人物故事,表现了一种强烈的人文精神,反映了人类的共同理想和基本愿望。指套,亦称“套曲”,或被简称为“指”。每首“指”都有曲词、工乂谱和琵琶弹奏法和撩拍符号。通常只用于演奏,少用于歌唱。原有三十六套,后来发展至五十套。套曲以音乐的“管门”和“滚门”归类编成套。由洞箫主奏的,称为“箫指”;由嗳仔(小唢呐)作为主奏乐器的,称为“嗳指”。
还有过支联套曲等,它是上述“指”、“谱”、“曲”严格按照“管门”、“滚门”重新组合的传统演奏演唱的内容与形式。
南音曲目的传承,除了口传身授之外,就是靠曲簿传世。在过去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曲簿都是用手抄的,又几乎都没有纪年,所以无从判断其历史渊源。直至1992年,英国牛津大学教授龙彼得辑录的《明刊闽南戏曲弦管选本三种》在台湾出版,人们才知道明代万历年间,已有弦管戏曲刊本的印行,但国内荡然无存,其孤本却珍藏于英国和德国图书馆。经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与龙彼得教授合作,1995年出版了北京版的《明刊闽南戏曲弦管选本三种》,2003年又有点校本《明刊戏曲弦管选集》的出版。这期间,该社还借助吴世忠、李文胜合作开发的计算机软件,开始了弦管工乂谱输入电脑并直译为五线谱和简谱的新制作,出版了《南音名曲选》《清刻本文焕堂指谱》《泉州弦管名曲选编》和《续编》等。又运用这项技术,协助晋江市先后出版了《弦管指谱大全》《弦管过支古曲选集》和八卷本的《弦管古曲选集》。总之,从明代以来幸存的弦管“指”、“谱”、“曲”二千多首,都经过认真校订、用电脑软件编排、由出版社正式出版,不但有效地保存了弦管曲目的家底,为普及传播南音提供了大量读本,而且为南音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提交了重要的历史凭证。
弦友们在演唱南音
海内外弦友聚泉会唱
南音校园传承全国典范,2014年全国中学生国学夏令营在泉举行
中外学生合奏薪传雅乐,展示南音艺术传承的新成果。(陈智勇 摄)
南音以其大量的曲目、古老的乐器和自成体系的记谱方法,延续着汉唐以来中国音乐的血脉,南音古朴优雅、清丽委婉,以其悠久的音乐历史和多元的文化特征,被认为是“中国音乐历史的活化石”,在中国音乐史中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地位,极具历史、文化、学术研究价值。泉州为南音发祥地,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有民间南音社团两百多个。南音为本乡本土的听众所喜爱,并随着历代泉州人的足迹,传播到漳州、厦门和三明等地,进而跨越海洋,流播至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以及菲律宾、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缅甸、越南等国家,形成一个约有五千万闽南人口的南音文化圈,受到海外朋友及国际友人的高度赞赏,是海外侨胞和台湾同胞维系乡情的精神纽带。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泉州南音在韩国光州表演
责任编辑: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