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人文福建> 八闽印象 > 正文
三古驿站:如女子般温婉
http://wmf.fjsen.com 2015-08-28 11:28:17 来源:闽南日报    我来说两句

三古驿站有多美?

当倦了的小鸟儿匆匆回巢,当暮云合璧、霞染褪尽,当晚风将一轮幽蓝的天幕撒向大地,心中就会有答案。

晚风、菜园、蝉鸣,古厝、石阶、倒影。驻足其中,三古驿站的美如女子般温婉,仿佛穿透了岁月、凝固了时间。

三古驿站的建筑原型是平和黄梧宗祠、漳浦黄道周故居和漳浦海云家庙,占地2万多平方米,内部总建筑面积约2200平方米,三座建筑成“品”字形建设,收纳有闽南特色的农耕器具。

站在三古驿站的广场上远望,视线广阔,碧绿连天,大片绿地舒展,将驿站托在怀中,如天然的屏障,又如男子精心地呵护他心爱的姑娘。

细雨蒙蒙,围绕在驿站周围的菜园在晚风中化作一首诗,雨水无声无息地沿着绿色的枝枝叶叶,滴落在泥土里,把都市的繁华挡在了世外,将浮躁消弭在时光里。

听风抚雨的细慢,坐在驿站的石阶上,连同自己的心跳也一同被听见,在少女般温婉的启发下,豁然,发现了真正的自己。

建筑原型:黄梧宗祠

黄梧宗祠

黄梧,平和县高坑霄岭人,少时习武,入县衙当差役,不久投靠郑成功义军,屡建战功升前冲镇(今海澄)镇帅。清顺治十三年,黄梧率众献海澄归顺清廷,授封“海澄公”,开府漳州城。翌年,追封黄梧祖上,并赐金在其家乡霄岭营造宗祠。祠堂供奉霄岭开基祖和黄氏历代祖先牌位,子孙多俊彦,散居江浙豫章岭南各地的族人以及迁居台湾的后裔,纷纷回乡寻根,到宗祠谒祖。

黄梧宗祠始建于顺治十四年,康熙十四年被郑经所毁,康熙十六年皇帝拨款重修。宗祠虽规模不大,但气势恢宏,三进式砖木结构由下厅、中厅、顶厅,间隔两个天井,渐次石阶增高建成。厅堂两侧为护厝。最引人注目的是屋面装饰,悬山顶燕尾脊保留闽南传统建筑风格,而中厅的脊饰龙吻和双龙抢珠剪瓷堆塑,是一般民间祠堂所罕见的。

值得一提的是屋内的石雕立柱,中厅的凤凰双柱,凤凰婷立牡丹花丛中栩栩如生;顶厅的二根龙柱,青龙盘绕酷似从天而降活灵活现。梁架斗拱精雕细刻、贴金彩绘富丽堂皇,特别是取登科甲之意的蟹状斗抱,在闽南地区的宗祠建筑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傲然矗立的黄梧宗祠,由清代皇帝赐建,备极豪奢,霸气四溢,以号称“闽南第一宗祠”向人们昭示着黄氏先人显赫的过去。

建筑原型:黄道周故居

黄道周故居

黄道周,漳浦铜山(今东山县铜陵镇)人。明天启二年进士,历官翰林院修撰、詹事府少詹事。南明隆武时,任吏部兼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募众抗清失败被俘,慷慨就义谥忠烈。黄道周通天文、理数诸书。工书善画,诗文、隶草皆自成一家,先后讲学于浙江、福建等处书院,世人尊称之黄圣人、石斋先生,著作甚丰,后人辑成《黄漳浦先生全集》。

故居位于漳浦县绥安镇石斋村,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重修于崇祯十七年。黄道周25岁迁居于此,后亦辟为讲学处,称东皋书舍,明亡改名“明诚堂”以明志,1646年黄道周殉国,南明隆武帝赐表“文明书院”。沿中轴线依次为门厅、天井、庑廊、正堂,面阔五间,正堂进深三间,抬梁式木结构,檐廊作卷棚式,悬山顶燕尾脊,闽南传统民居建筑风格。天井中间摆一座边长3.78米的正方形石盘,护以石栏,称“天方盘”,盘面刻有纵横交错的1万多个小方格和8个同心圆,是黄道周特别制作演绎天象用的教具,蕴含易理,几百年来尚无人能识其中奥妙。

黄道周故居,是其主要生活、讲学和著述的地方,入清以后,便受到官府保护,每年春秋祭祀。1961年列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原型:海云家庙

海云家庙

海云家庙,又称乌石大厅,堂号“世德堂”,是乌石林氏的宗祠。乌石林氏望族,历代人才辈出,明嘉靖以后的近百年间,登进士第9人,举人和知县以上官员15名,秀才难更卜数。在漳州市区的香港路跨街矗立的一座“尚书探花”石牌坊,就是为褒奖明嘉靖三十八年高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林士章而建的。乌石林氏在明代就有族人东渡台湾,传衍至今,在台后裔已有上万之众,两岸宗亲往来频繁,宗祠成为敦亲睦族、维系血缘的重要纽带。

位于漳浦县旧镇镇后埔边村林氏宗祠,明正统十三年创建,初具五间三进之规模。万历八年,在原址上重新构筑,即为现在的宏敞雄伟建制。主体建筑三进五开间,面阔24米,进深50米,面积1200平方米。左、右、后三面抹灰土墙,前面石雕麒麟墙裙,木刻花堵窗棂,设三个对开大门。步口廊及里面以雕屏和柱子支撑斗拱梁架构成,无论是吊篮瓜筒、斗抱束木,还是大楣通梁、隔扇壁屏,精雕细琢之古典之美,贴金彩绘之诗情画意,多彩的靓丽装饰彰显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这样的祠堂建筑规制,是高中鼎甲三及第者祖祠的特殊荣宠,在漳浦绝无仅有,在闽南亦属少见。海云家庙盛称“闽南第一大家庙”实非过誉。

责任编辑:王超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