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人文福建> 四海拾遗—华夏文明 > 正文
阅兵铠甲考:唐代有纸做的铠甲 宋代有"五色介胄"
http://wmf.fjsen.com 2015-08-25 16:59:38 黄强 来源:北京晚报    我来说两句

  唐代著名的明光铠

补白

中国古代阅兵面面观

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长河里,军事史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古代文献中,有大量关于阅兵的记载,阅兵作为传统军事仪式,从最初的田猎发展演变至今。

最初的阅兵来源于田猎演习之礼

西周时,以狩猎方式进行军事训练已成制度,一年四季都有军事训练和演习检阅。依据《周礼·大司马》记载,军事训练是按四季分述的,每季又分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教练和检阅之礼,后半部分是借用田猎演习之礼。

武王伐纣之前,在孟津组织军事演习,吸引了多个诸侯国加盟,史称“孟津观兵”,这是历史上比较早的规模较大的阅兵之一。

春秋战国时期,承袭了西周时期军队训练制度,但从春秋中期开始,军事训练出现专门化趋势。秦王朝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皇帝更加重视军事训练与校阅,秦始皇兵马俑以高度逼真的艺术手法再现了秦朝阅兵的场景。

西汉时,常举行各种规模的军事演习,对军队进行校阅、考核。无论是中央军还是地方军,大体上每年秋季都要举行一次。据《汉书》记载,由于训练及校阅制度的有效实施,汉初的军队具备“轻车突骑”、“劲努长戈、射疏及远”等技能,逐渐形成对匈奴作战的优势。

曹操曾多次考核多兵种合成训练

三国时期,蜀国的诸葛亮曾实施“讲武”的措施,不仅训练士兵的体力和技艺,还强化战术合成训练。东吴建立了检阅制度。魏国则建立治兵制度。曹操曾多次治兵,指挥受阅部队,对多兵种的战术合成训练进行检阅考核。

两晋期间也比较重视军队的训练,各军除了演习队列阵法外,还要进行实战演习。南朝时注重对水军的训练和检阅,玄武湖是南朝各代训练水军的场所。北朝则出现了军阵双方对抗性演习。

阅兵是唐代训练的重要形式,《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记载了当时军事训练的思想和方法,首先是循序渐进,分等教练,再就是大将军检阅,最后就是皇帝大阅。这样常规的阅兵几乎每年都举行。

北宋建立后,宋太祖赵匡胤注重禁军的教育训练。北宋前期太祖、太宗各朝,将“大阅”(亦称大教)安排在八九月份进行。之后,禁军的“教阅”逐步形成了“毋过两时”(春秋两季)的制度。南宋对军队的训练也很重视,并制定严格的法规予以保障。宋高宗建炎元年,颁行枢密院“教阅法”,“专习制御摧锋破敌之艺”。

每隔三年清朝总理大臣出海校阅海军

元朝时骑兵为主要兵种,因此阅兵主要是检阅骑兵的马术以及对弓箭、马刀、标枪和战斧的使用。

明朝的阅兵,每年年终考阅一次,三年大阅一次,也称“小阅”和“大阅”。朱元璋十分重视部队的训练,他颁发《教练军士律》,从制度上保证了军事训练的质量。

清代的“简阅”又称校阅,是王公大臣或督抚定期检验军队的制度。早在天聪年间,皇太极就曾举行过大阅。此后,乾隆、嘉庆等皇帝阅兵的记载不断出现在各类文献中。

清代大阅的地点,主要在南苑、卢沟桥、玉泉山、多伦诺尔(今内蒙古多伦)、畅春园等地。除皇帝亲自阅兵外,清代还形成了多种阅兵方式, 其中之一就是钦派检阅,它由练兵处、兵部、陆军部奏请皇帝,钦派知兵大臣数员前往阅兵。宣统三年(1911),监国摄政王载沣就于德胜门外的镶黄旗、正黄旗两旗校场检阅了皇家禁卫军。

清末,朝廷深感海防的重要,痛下决心对旧式水师进行革新。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师成立。据《北洋海军章程》记载:“每逾三年,由总理大臣海军事务衙门下至于王大臣请旨特派大臣, 会同北洋大臣出海校阅一次,或由王大臣与北洋大臣亲自出海校阅海军。”

(文章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首页 上一页 [1] [2] [3]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王超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