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炳生生前戎装照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铭记历史,缅怀抗日先烈,人们用各种方式报道70年前,亿万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保卫自己的家园。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史诗,一批批铁血丹心的将士,铸就了人类历史上最凝重、最壮烈的难忘诗篇。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我更加缅怀为国捐躯的伯父。
伯父周炳生系福建建瓯人,1942年22岁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十七期第廿一总队步兵科。1944年参加湖南衡阳保卫战,为国民革命军第10军第3师9团3营7连上尉连长。我虽没有见过伯父,但伯父一直活在我心中。我查找阅览了许多报道衡阳保卫战的史料、书籍,寻找我伯父的足迹。
经典战史回眸,抗战史上壮烈的城市保卫战——《血战衡阳四十七天》一书,是湖南衡阳人萧培先生于2014年2月完成写作,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是萧培先生潜心研究衡阳抗战史数十年,在掌握利用系统详实的相关史料基础上,具体讲述了第10军血战衡阳四十七天的悲壮战斗历程,我含泪读了一遍又一遍。在尘封71年之后的今天,走进衡阳抗日军民那四十七天硝烟弥漫的血火记忆。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0军(军长方先觉将军)在湖南衡阳,以孤立无援之师抗击近6倍于己的日军,血战了整整47天。致使攻城日军伤亡3万余人,自身伤亡1.5万人。这是抗战史上攻城日军伤亡数字首次大大高于守城中国军队的著名战例,写下了抗战史上光辉的一页。这一仗震动了日本朝野,直接促使东条英机内阁下台。日军战史称:“衡阳之战,是中日八年作战,唯一苦难而值得纪念的攻城之战。”毛泽东主席在1944年8月12日《解放日报》发表的社论中高度评价“坚守衡阳的守军是英勇的,衡阳人民付出了重大牺牲”。
书中还较为详细地叙述了我伯父的战斗身影,包括负伤、阵亡时间、地点等。1944年6月28日(农历五月初八)“守军第3师第9团第3营(即伯父所在营)据守蒸水北岸来雁塔至望城坳一线。6月28日拂晓即为优势敌人围攻。在炮火支援下,守军背水而战;利用两据点相互侧防,士气较高,奋勇杀敌,给予日军重大伤亡。下午2时,日军大量增援,望城坳阵被突破,第9连连长许健及两个排长牺牲,第3营营长孙虎斌指挥第7连连长周炳生率兵两排逆袭,敌势顿挫。下午3时,在与日军奋战中周炳生连长咽喉被子弹贯穿,送医数日后亡故,由排长张志贞升任连长”。接任连长的张志贞在后来战斗中也不幸阵亡。所以,在《衡阳保卫战阵亡官佐录》中,排在第26、27位的是伯父周炳生和张志贞,他们同为国民革命军第10军3师9团3营7连上尉连长。
我的家人在数十年的日子里,始终念念不忘伯父。特别是我的奶奶和我的父亲,现在虽已离世,但思念我伯父的情景至今让我难以忘怀。待我上高小会识一些字了,一次偷偷把奶奶的宝贝蓝布包取出看了起来。原来蓝布包里如奖状的纸张,一张是伯父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毕业证书;另一张是让奶奶永远伤心又痛心的伯父抗战阵亡通知书。通知书中写道:周炳生25岁,福建建瓯左马路46号人,国民革命军第10军3师9团3营7连上尉连长,于民国33年湖南衡阳抗战阵亡。
原来这是奶奶日夜思念大儿子的遗物,蓝布包寄托着奶奶永远的念想。奶奶曾告诉小儿子即我的父亲,伯父阵亡前,也就是离家上军校后唯一一次回家探亲仅两三天。每天却一步不离陪伴着含辛茹苦养育他的母亲,好像要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补偿些什么。临别时,奶奶对伯父说,炳儿呀,你生父去世早,母亲把你养大不容易,你早已到结婚生子年龄了。咱们不走了,留下来找个平常人家女孩成家吧。伯父深情地望着渐渐老去的母亲,迎上去握着奶奶的双手说:母亲呀,日本鬼子都打到我们家门口了,我要立即赶回部队去打日本鬼子,把他们赶出中国去,那时一定回来孝敬您老人家,那时再结婚成家也不迟呀。离家时,伯父留下黄埔军校毕业证书和2张单人照片。伯父在其中一张照片背面写着“母亲大人存念”。后来奶奶还时常把伯父的临别这番话说给我们孙辈听。此后,再无伯父的任何消息。直到当时的当地政府给家里送来伯父抗战阵亡通知书,才知道伯父已永远与家人离别了!我的父亲后来还回忆说,伯父回家探亲期间,有一随身携带的军用挎包挂在墙上。年龄才十几岁的父亲便去翻找挎包里可玩的东西,见有一小瓶子打开瓶盖却立即冲出刺鼻的气味。伯父马上赶过来收起小瓶子。实际上这就是万一被俘自尽用的毒药。可见当时伯父已做好抗战到底、舍身报国的准备。
自我懂事起,就觉得父亲对抗战题材的文艺作品情有独钟,他特别喜欢看的电影、电视和书刊都是抗日的。即使是到了年迈的80多岁,仍不知疲倦坚持看下去,而且看得十分投入。后来我才知道,父亲是在用他的抗日情结,用他的特有方式在纪念我的伯父……
悲壮的衡阳抗日保卫战虽时隔71年,但浴血奋战的岁月不曾被时间剥蚀,反而在历史的天空中日渐清晰、熠熠生辉。70年前发生在中国大地上伟大的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战争这一重大事件,我们有如实告知下一代的传承责任,有义务把中国军民伟大的抗战过程告诉子孙后代,永远不能忘记国仇家恨,还要告诫后代们,在回顾中国军民伟大的抗战过程时,要缅怀先烈,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勿忘国耻。
责任编辑: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