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人文福建> 红色记忆—红色事件 > 正文
一块牌匾背后一段支援抗日往事
http://wmf.fjsen.com 2015-08-21 10:47:03 黄淑萍 来源:漳州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杨大来(右)介绍“荣宗耀祖”匾额的来历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我觉得这块牌匾很有纪念意义,它是当地群众支援抗日战争的见证,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牌匾背后的故事……”8月19日,在平和县南胜镇保宁庵内,杨大来老人介绍起这块牌匾的来历。

这块长约2米、宽约70厘米的牌匾上,刻有“荣宗耀祖”四个大字,右侧刻着:福建平和县义路保宁庵献金救国义举可风,爰题赠匾以誌表扬;左侧刻着:福建省政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监察院闽浙区监察使、福建省抗敌后援会主任委员,中国民国二十九年拾月毂旦陈肇英。历经岁月沧桑,牌匾愈发显得质朴无华。

“这块牌匾是2010年重建保宁庵时,被发现并保存下来的。”长期在庵里工作的庙祝杨杞梓老人介绍,牌匾当时挂在庵里的中堂上,上面被红色油漆覆盖,上面写有“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所以不敢随意丢弃,就把它搁在杂物间。前阵子,他无意翻动牌匾,上面油漆脱落,“我把表面油漆清涮干净后,发现匾上还刻有许多字,就请杨大来老师来看一下”,这才发现油漆背后隐藏的秘密。

“一看到这块匾,我就觉得眼熟。”杨大来回忆说。杨大来是土生土长的南胜义路村人,1924年出生于南胜镇,是名退休老师,90多岁高龄的他身体仍旧硬朗。他说,之所以对这块匾眼熟,让他想起70多年前的一件事——建于明朝后期的南胜义路保宁庵(又称义路庵)1938年重修,落成时举行庆典,打醮三天,演戏、放烟火,人群朝拜如织,热闹非凡。

“因为保宁庵信众多,而且还拥有自己庙产。”杨大来说,保宁庵在当时算是一个富庙,它在每个村都有一定的田产,加上香火钱收入,所以重建后剩下一大笔钱。

杨大来介绍,保宁庵所在地的南胜镇义路村背靠邦寮山,当年正是中共闽粤边区特委和红三团活动的根据地。受此影响,南胜义路村一带百姓积极投身革命,支持红三团,冒死送情报、护伤员、接援物资,当地百姓为革命作出巨大牺牲。抗战爆发后,1938年1月,红三团从平和邦寮山、峨嵋山一带到平和坂仔集中,部队编为三个连,共300多人,改称为新四军第二支队第四团第一营,部队从平和出发,奔赴抗日一线。“保宁庵重修后那笔剩款就派上用场,全部捐给这支抗日的部队,两年后,也就是1940年秋,‘福建省抗敌后援会’特赐这块匾额,以表彰保宁庵的捐献义举及义路人民的爱国热情。”

杨大来说,保宁庵重建和接受匾额在当时是件大事,他十分清楚记得匾额被挂在庵庙的中堂上。“赠匾额的那天,当地很多乡亲都去迎接,庵里非常热闹。”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庵庙为义路乡政府所在地,庵内设合作社供销点,庵后建茶厂、罐头厂。乡政府迁出后,改为碾米厂,再经“文革”浩劫,昔日古庵风采,消失殆尽。在那个特殊年代,对这块匾额来历比较敏感,当地的村民为避免引来麻烦,就把牌匾用油漆刷上“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当初牌匾的来历渐渐被人遗忘了,这也使得这块匾额得以幸存。

“这块牌匾是当地群众支持抗日战争的见证,我们不仅要保护它,更要把爱国精神传承下去。”杨大来说。

责任编辑:王超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