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文明风> 热点图片 > 正文
永春独特的“逐火把”民俗
2015-03-23 15:19:25 来源:泉州网

随着鞭炮声,夜晚亮如白昼。

在闽南地区的民俗活动中,许多地方正月都会将本镜敬奉的佛像请出庙宇,绕村巡境,祈求保佑一方平安。大多数地方都是白天巡境,而在永春县达埔镇岩峰村一带,佛像不仅在晚上巡境,而且有个非常奇特的民俗,家家户户都要准备鞭炮轰炸佛像,俗称“炸”佛,传说谁炸到佛像越多,得到的庇佑就越多。

相传明末年间,赵大天君(俗称赵元帅公)从永春介福乡山仔尾飞炉而来。初时宫宇建于岩峰村后头山上,时称“山尾宫”。合境善信供奉信仰他,后因被火烧毁,热心的村民把他迁建于岩峰院前路的下段,取名“尤圣宫”。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一到十五元宵节,岩峰村一带村民都会组织“逐火把”。“逐火把”当地人又叫“炸佛”,就是将“赵大天君”佛像从本境请出来,绕村巡境,让百姓用点燃的鞭炮放到旁边“炸”,以祈求平安幸福。据了解,这一习俗从明末延续至今,从未间断。

村民手持竹竿,点燃鞭炮,争先恐后冲向佛像。

每年正月十一到十五这五天的晚上,7点左右,“赵大天君”佛像被请出来,部分信众手持火把在前面带路,佛像跟随其后,最后还有部分信众手持火把跟从。活动开始前,每个境内的祖厝或每户人家都早早做好准备,全家人一起动手,将鞭炮结成长串,挂在长长的竹竿上,整齐地排放在门前。佛像一到,众人便手持竹竿,点燃鞭炮,争先恐后冲向佛像面前一番轰炸。

依当地民俗,谁炸到佛像越多,得到的庇佑就越多。因此,佛像一巡到,许多人家几乎都全家出动,有的绑鞭炮,有的开始“炸”佛。佛像要等鞭炮全部放完,才会离开前往下一户。

抬佛像的人须从本地人中挑选,一般都是青壮年,他们头戴斗笠,赤裸着上身。除了抬佛像的几个,还有一些人紧跟在佛像后面作为轮替。抬佛像的人事先都要诚心沐浴净身,据说这样抬的过程中才不会被鞭炮弹着身子,烧伤疼痛,而且今后会好运气。

佛像到来之前,群众将鞭炮结成长串,挂在长长的竹竿上,整齐地排放在门前。

元宵节晚上,“炸”佛达到巅峰。前四个晚上,佛像只绕境一趟,当晚,佛像要绕境两趟,第一趟村民只燃放焰火,不得“炸”佛,第二趟才能开始“炸”佛。佛祖一到,鞭炮、焰火齐鸣,一阵轰轰烈烈。这一盛况吸引到十里八乡的人围观,人山人海,但即便是看热闹的人都不敢轻易靠近,往往要全副武装,戴口罩、戴帽子,耳朵塞棉花。由于鞭炮太多了,往往要巡到次日凌晨五六点才结束。

民俗活动吸引了十里八乡的人围观

抬佛像的人须从本地人中挑选,一般都是青壮年,他们头戴斗笠,赤裸着上身。

活动进行约十几二十分钟就要停下来,用冷水浇淋,以防佛像不慎被损坏。

除了抬佛像的几个,还有一些人紧跟在佛像后面作为轮替。

炸佛是永春达埔镇岩峰村的一种民俗,每年正月十一到十五,村民们抬起“赵大天君”神像游行,竹竿挑着鞭炮在“赵大天君”身上引爆,用来炸掉佛像胡须以消灾避邪。整个过程硝烟弥漫,炮声震天,仿佛置身于战场。抬佛的男人们赤膊上阵,戴着三角斗笠,不惧鞭炮炸身,既是一场光怪陆离的祈福,更像是经历一场炮火的洗礼。

年轻人们戴着三角斗笠,赤膊抬着佛像走村串巷,沿途接受大串大串的炮火轰炸洗礼,却都安然无恙。

年轻人们戴着三角斗笠,赤膊抬着佛像走村串巷,沿途接受大串大串的炮火轰炸洗礼,却都安然无恙。

年轻人们戴着三角斗笠,赤膊抬着佛像走村串巷,沿途接受大串大串的炮火轰炸洗礼,却都安然无恙。

年轻人们戴着三角斗笠,赤膊抬着佛像走村串巷,沿途接受大串大串的炮火轰炸洗礼,却都安然无恙。

“赵大天君”佛像胡须被炸,村民们认为这能消灾避邪,以此祈福。

其它热图

古田县“学习雷锋好榜样”为爱徒步环保公益活动

鼓楼区2015“我们的节日·拗九节”专场活动

鲤城区开展“情暖鲤城 快乐成长”志愿服务活动

东山县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讲座进校园活动

平和籍书画名家不忘乡梓 向山区学校捐书10多万册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