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人文福建> 八闽动态 > 正文
晋江挖出唐代“土豪”墓 出土30多件陪葬器物
http://wmf.fjsen.com 2015-03-23 10:05:05 陈建辉 谢明飞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古墓保存完好,墓室砌有实心砖,很大很重

东南网3月22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陈建辉 谢明飞) 湖北人小陈没想到,自己正准备打桩基,一锄头下去竟挖出一座唐代古墓!

昨天下午3时许,晋江紫帽园坂村,泉州、晋江两地文保专家聚集在一处盖房打桩基的工地上,仔细查勘测量陪葬器物,想找出墓主身世的蛛丝马迹。

泉州市文保中心专家认为,这是一个唐代券顶砖室墓,迄今应该约有1400年历史,棺木和尸骨可能已经风化,从墓室里找到30多件陪葬器物,将带回去研究。文保专家推测,虽然陪葬器物并不贵重,但数量较多,墓主很可能是大户人家出身,且器物保存完整,具有相当高的科考和断代价值。今天,文保专家将尝试扒开墓室周边的泥土,精确测量绘制墓室结构图,并形成考古报告。

发现 盖房打桩基 一锄头挖出古墓

昨天上午10时许,海都记者闻讯赶到现场时,事发工地已被看热闹的人群围得水泄不通。村民说,自从发现古墓后,工地热闹得跟赶集一样。

最早发现古墓的是湖北人小陈和他的六七名老乡。前天下午1点多,他们正在工地上打桩基,小陈一锄头下去,却碰得砰砰响。“这是啥?下水道吗?”接着,小陈脚下的土开始往下滑,很快出现一个直径半米多的洞。小陈和老乡们爬下去一看,里面黑乎乎的,借着洞口透光,依稀能看到四周空荡荡的,地面上湿漉漉的,“是个墓,但没看到棺材”。

随后,众人从墓室中拿出一堆陶陶罐罐,有人见是古墓赶紧报警,紫帽派出所、泉州和晋江两地博物馆专家迅速赶到并封锁现场。初步查勘并清理现场后,晋江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将工人拿出来的17件陪葬器物带回博物馆存放。据了解,当时陪葬器物中主要是陶灶、坛子、盘口壶、碗等日用品,上面还沾着泥土,均保存完整。

  出土的30多件陪葬器物多为日常用品

开墓 找出30多件器物 棺木尸骨已风化

墓室离地表大约有2米,且土层很结实,经过一上午的挖掘,终于露出穹顶式墓室。海都记者发现,砖头有红有灰,为实心砖,很大很重,尤其是墓室穹顶的楔形砖,非常牢固,一般锤子敲不动。

昨天下午3时许,文保专家打开墓室,进入内部,并在甬道里找到一些器物,有个8只脚的砚台特别惹眼。另外,还发现墓室砖头上有图案纹饰,包括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兽图,以及鱼纹、代表吉祥的宝相花等。然而,除了前后找出30多件陪葬器物外,墓室内部空荡荡的,既没发现棺木,也没找到墓志铭。

在现场查勘的泉州市文保中心唐主任介绍,根据墓砖上的图案纹饰、墓室结构以及陪葬器物等综合分析,这可能是一座隋唐到唐代中期的古墓,迄今约1400年。“因为唐代以后墓室中才出现耳室,唐代也还很少有墓志铭,且墓室砖头上图案纹路清晰,这都是典型的初唐、中唐风格。另外,找到的盘口壶比较矮胖,这正是唐代时兴的款式。”唐主任介绍,但从墓室保存完好的结构来看,这个古墓应该没有遭到破坏或盗挖,这也是相当罕见的。

古墓没被盗挖,为何不见棺木?唐主任推测,由于泉州多红土,加上土壤潮湿,腐蚀性很强,历经1400年风雨后,棺木尸骨可能被风化殆尽了。

  出土的30多件陪葬器物多为日常用品

身世 墓主可能为男性 还是个“土豪”

文保专家现场测量发现,墓室结构为长方体,长约6米、宽约1米、高约2.1米,还带有左右两个耳室。在泉州考古发现中,如此大规模且保存完整的古墓比较少见。

“用今天的流行语说,墓主就是‘土豪’。”唐主任介绍,陪葬器物的制作工艺比较一般,也都是日常用品,但数量较多。由此可推测,墓主算不上贵族,也应该是大户人家出身。另外,从找到的砚台等器物来看,墓主应该是男性。古人认为背山望水风水好,大户人家更注重这些,事发工地正是处在紫帽山山脚下的一个小山坡上,且附近几年前也曾发现过古墓。泉州古墓群多在南安丰州、晋江紫帽和池店等地出现。

接下来将继续挖掘现场,文保专家将尝试扒开墓室周边的泥土,展露墓室全貌。到时,将精确测量、绘制结构图,并形成考古报告,为今后泉州古墓的考察、科研提供参考。

延伸阅读

泉州为何多唐代古墓?

近十年,泉州已挖掘多座南北朝、唐代时期的古墓。

2006年8月,泉州南安丰州福厦高速铁路工地现场,发现了10多座唐代以前的千年古墓。

2009年2月,泉州丰泽城东街道发现8座古墓,可能是距今1400多年的南朝时期的。

2009年9月,惠安紫山镇龙石村白岩自然村村民在该村大畲山密林深处发现一座古墓,考古专家初步判断这是五代泉州节度使留从效的父母合葬墓,迄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

2011年3月22日,泉州洛江马甲永安村,一村民在自家的庭院挖化粪池,挖出唐代古墓。

2012年10月20日,惠安聚龙小镇外国语学校后方,苗圃工人施工时发现了一座唐朝中晚期古墓,古墓甬道里还有罕见的“人面纹”墓砖。

据了解,目前泉州最早的古墓是晋朝的,墓主林禄是福建林氏入闽始祖,晋朝五朝元老,其墓在泉港涂岭,至今有1700年历史。唐朝姜公辅的墓在南安丰州九日山,韩公式的墓在南安丰州癸山,黄守恭的墓在丰泽北峰石坑与塔前之间,五代王潮、王审公式兄弟的墓分别在惠安盘龙岭、皇迹山东北坡,北宋苏缄的墓在南安丰州西华社区,唐朝伊斯兰“三贤”、“四贤”的墓位于圣墓。

泉州市文保中心唐主任介绍,在唐朝之前,泉州的名称叫武荣州,唐朝对于泉州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时期,那时,不断有为避战乱而从中原迁徙而来的士族和大家族,当时武荣州的行政中心就在丰州,由此,丰州留下许多规模宏大、分布规律的家族古墓群。

泉州市博物馆考古部范主任也说,当时经济还是以农业为主,从中原迁徙而来的士族,尤其是东、西晋时代,都沿着晋江下游靠近水源的平原而成片居住,南安丰州、晋江池店和紫帽等形成一条线,晋江的名称也由此而来。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4-04-15考古专家挖掘福清千年古墓 出土铜镜、陶罐等宋代文物
  • 2013-11-09福州大梦山挖到明代古墓 两圹夫妻合葬墓
  • 2013-11-09江西男子盗古墓后藏身宁德装空调在东侨落网
  • 2013-10-25湖南汨罗现古墓群 两千年的剑光亮如新
  • 2013-09-28福州大梦山挖到明代古墓 两圹夫妻合葬墓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