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人文福建> 八闽动态 > 正文
南安丰州发现古城门残匾 见证丰州古城城建史
http://wmf.fjsen.com 2014-09-24 10:47:25 张素萍 来源:东南早报    我来说两句

丰州发现古城门残匾

残碑只剩下一个门字(王先生供图)

早报讯 (记者 张素萍) “丰州古城北门‘长寿门’的残匾被发现,见证了丰州古城城建历史,意义重大!”昨日,泉州收藏爱好者王先生致电早报记者称,在南安丰州昔日古城北门长寿门遗址不远处的荒地上,发现北城门残匾。

踏勘日记

助寻“长寿门”残匾

这块残匾长1.35米,宽0.6米,匾上大字仅剩一个“门”字,落款为“南安县知县祖泽茂立”。参与现场踏勘的考古人员介绍,若是完整石匾,有近3米长。

2014年正月,泉州历史文化中心理事会决定,对泉州乃至整个闽南地区最早的行政中心——丰州古城进行一次实地考察。考察内容包括古城的历史沿革、城市的形态和布局、城区的历史遗存和现状等,并决定组成“南安古城踏勘小组”,组织实施。在踏勘过程中,“南安古城踏勘小组”成员从文史资料中获悉,上世纪70年代末,泉州文史工作者刘志成曾经在踏勘丰州时写下踏勘日记,日记中记载:1939年抗战期间,为了避免暴露城市规模,丰州古城拆城,把古城门予以拆除。拆除后,城门围墙石头被当地附近居民用于建房子,长寿门的石匾则用来垒砌院墙。

发现这条线索后,“南安古城踏勘小组”成员顺藤摸瓜,一路寻找。经过两个多月的寻找,终于顺利找到这块石匾。“发现时,这块已经残缺的石匾被废弃在荒地上,位置距离长寿门城门遗址100多米。”收藏爱好者王先生介绍,他将筹建丰州民俗文化馆,若以后丰州古城恢复,可提供实物。

残匾见证

丰州古城城建史

“先有丰州,后有泉州”。丰州享有闽南治化最先的美誉,而后更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据县志记载,丰州原为南安县治,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知县夏汝砺为防御倭寇,始垒石为城,城分四门,按照东西南北依次命名,其中西门名平城,南门名文明,北门名拱华。当时,门楼、月城、城楼、城堤与吊桥等一应设施应有尽有。

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知县袁崇友增城高4尺,其后经历洪水、兵灾,屡次维修。到了清顺治十三年(1655)春,知县祖泽茂于原本基础上重建,并改东西南北门名为富春、丰乐、武荣、长寿,城墙周长扩大,高度增高,防御设施更趋完善。民国时期,虽然城墙年久失修,但整座城垣基本犹存。

“祖泽茂是清官,由于建城操劳,无暇顾及女儿,他年仅15岁的女儿病死在丰州,墓就葬在长寿门外并且立碑,碑文是祖泽茂的小舅子撰文,内容极为悲戚。”“南安古城踏勘小组”成员介绍,这块墓碑现存于泉州市博物馆,而这块城门残匾的发现,见证了丰州古城的城建历史。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3-08-07泉州德济门遗址:古城门残垣讲述700年“城事”
  • 2010-03-17大桥工地挖出明代古城门 倾倒建瓯市民(组图)
  • 2009-02-26古城门脚下的随想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