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三五娘南音专场会唱 (张九强 黄秋芳摄)
【核心提示】
昨晚8时,市区西街旧面粉厂钢结构大厅内,“陈三五娘梨园折子戏”演出在老戏迷的喝彩声中落下帷幕,为“文化之都·仙山洛水”洛江文化周的动态文体活动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包括这出折子戏在内,本次洛江文化周上,有关“陈三五娘”传说的不同形式演出达到三场次。密集呈现的背后,“陈三五娘”与洛江究竟有怎样的深厚渊源?记者为此进行了寻根溯源。
泉州晚报讯(记者 殷斯麒 孙灿芬)
家喻户晓的闽南爱情传奇
男主角原来就是洛江人
讲古专场,五位身着中式服装、手持折扇的老先生先后登场,或讲述“陈三五娘”的动人爱情故事,或分享多年来关于“陈三五娘传说”的研究成果,从多种角度诠释“陈三五娘”故事的丰富内涵;
南音专场,“活化石”的古音声腔,演绎流传千百年的历史传说,古韵浓厚;
梨园折子戏专场,起承转合,扣人心弦,服饰和装扮的还原呈现,更让人身临其境;
……
除了“陈三五娘梨园折子戏”之外,本次洛江文化周上还上演了其他两场次有关“陈三五娘”的文化演出:23日下午的“闽南讲古——陈三五娘传说”,23日晚的“闽南民俗音乐会——陈三五娘南音专场会唱”。
为什么洛江对“陈三五娘”传说的题材格外青睐?洛江区文化旅游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彭新国揭开了谜底——原来,这一在闽南地区家喻户晓的爱情传奇,不但历史上确有其人,男主角陈三还是地地道道的洛江人。根据考证,生活在南宋末年的陈三,大名陈麟,字伯卿,因排行第三,所以叫陈三,其老家在洛江区河市梧宅村。
历史久流传广影响深远
“陈三五娘”传说入选国家级非遗
在文化周现场派发的洛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单上,“陈三五娘”传说的介绍部分中,一幅名为“陈三坝”的照片十分醒目。
记者了解到,这一大坝,是泉州最早的水库堤坝之一。相传当年陈三和五娘从潮州回到梧宅村后,热衷于善事,看到村中农田灌溉需要,就出资在附近修建了这座水坝(位于现台商区陈坝村),故当地的百姓称其为“陈三坝”。
“陈三坝”之外,梧宅村至今仍有陈氏族裔居住;当年陈三读书温习的“青阳室”仍有迹可寻;20世纪中叶,朋山岭上还发现了刻有陈三墓志铭的碑石……传说与多处实景交相辉映,让人进一步确信“陈三五娘”美好爱情故事的存在。
因悠久的历史、广泛的传播和深远的影响,今年7月下旬,“陈三五娘”传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而在不久前文化部批准实施的《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中,洛江也被定为以“陈三五娘传说”为核心保护项目的整体性保护重点区域。
整合保护宝贵资源
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尽管拥有众多“陈三五娘”相关史迹,也是以该传说为核心保护项目的重点区域,但截至目前,这些宝贵的资源还尚未在洛江形成有效的整合,更谈不上在旅游文化融合发展领域有长足发展。
“无论是传说入围国家级非遗,还是全区成为传说的核心保护区域,都为洛江做好做足‘陈三五娘’这一文化篇章带来了新机遇。”彭新国说,洛江不仅将以此次县域文化活动周为平台,充分展示“陈三五娘”的活态传承和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还将注重整合保护相关旅游资源,深入挖掘陈三五娘传说的旅游价值,争取让其重新鲜活起来。
事实上,让“陈三五娘”重新活起来,洛江有深厚的民间传承基础。河市南音分会会长陈成芬介绍说,在当地的南音乐谱中,至少有40%与“陈三五娘”的传说有关。
相关链接
古稀老人 免费教南音
今年74岁的陈成芬老人家住洛江区河市镇,是“陈三五娘”传说代表性传承人、河市镇南音分会会长。
舞台上的老人家精神矍铄,讲古时声音洪亮,中气十足。走到舞台下,周围一大群的南音演员,都是他的徒弟。他们中,最小的只有8岁,最大的也不过17岁。“南音是国宝,陈三五娘的故事是闽南的经典,我希望年轻人能把这个故事、这种表演形式传承下去。”陈成芬说,自己从55岁就开始收弟子传习南音,如今已经教了30多个学生。更让人钦佩的是,老人不仅不收学费、免费教授,而且从学习场地到平时的道具花费,还都是老人自掏腰包的。“只要我还活着,我就一定坚持教下去。”他这样告诉记者。(殷斯麒 孙灿芬)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4-08-25福州上演婚礼创意文化周 举办各类婚礼分享沙龙
- 2014-08-18古早礼娶亲 石狮文化周闽南婚俗文化展引人入胜
- 2014-08-05“文化之都•山海泉港”文化周彰显三大亮点
- 2014-07-28“东亚文化之都•泉州”泉港文化周正式启动
- 2013-03-29贵阳孔学堂“清明文化周”活动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