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人文福建> 八闽动态 > 正文
商贾如流福州城—寻访福州“海丝”老地名(组图)
http://wmf.fjsen.com 2014-06-09 08:44:47 来源:福州日报    我来说两句

  泛船浦、上渡:

  洋行林立船舶密集

  “走马仓前观走马,泛船浦内看番船”,这是老福州人耳熟能详的一句谚语。

  明代,不少福州人出海从事海上贸易。番船指的便是运送洋货的船舶。据《闽都记》记载,当时去海外的福州人里有阮、芮、朴、樊、郝等姓。他们在外娶番妇生子,很多人就乘坐番船携亲归国,轻巧的番船甚至可以直接驶入闽江,停靠岸边。但按照当时政府规定,番船入境,须经地方官署允许,停泊在哪里也要政府指定。

  据《藤山志》,明弘治年间,福州督舶邓太监收了洋人的好处,选择闽江深水处,提供给外来的番船停泊,始名“番船浦”。后因“番”和“泛”在福州方言中音近,人们渐渐称之为“泛船浦”。泛船浦包括如今的闽江大桥以南,观海路、朝阳路以北地域。一时间,宽阔的江面上桅杆林立,船舶密集。

  “洋务运动”兴起后,泛船浦不仅外国船只多,中国船只也不少。从咸丰三年(1853年)起,由于太平天国阻断了武夷茶叶传统的出口商路,外商开始从福州直接出口茶叶。很快,福州港贸易大振,洋船骤多,闽海关税务司署也设在了泛船浦。这里的洋行和仓库多了起来,如英国的怡和、太古以及美国的美孚等,很快形成一个西起观音井、东到怡和码头的洋行聚集区。

  与泛船浦相隔不远的上渡,从唐代起便是一个重要的渡口。在北宋元祐以前,仓山的居民要到闽江北岸,都要在这里呼渡。

  据记载,穿过上渡境内的洋洽河,在旧时全程可通航25吨船舶。闽江上游的大批木材以“放排”的运输方式,先集中于上渡一带的水坞中,经过粗加工,再销往省内外及国外。清康熙年间解除海禁后,上渡逐渐成为福州主要的木材集散地。商人们纷纷来此开办木材加工厂,产出的木材制品除销往上海、天津外,还出口日本及东南亚。

  如今的泛船浦与上渡周边,已成为成片的居民住宅区。虽然渡口已经消失,但江岸边的景色依旧动人。根据相关规划,烟台山历史文化风貌区、公园路历史建筑群和马厂街历史建筑群,将打造成以居住、文教功能为特色,集文化休闲、创意及旅游为一体的近现代历史文化风貌片区。再过几个月,江心公园的改造就将完成,一座保留江心岛原有生态环境,集休闲、观光、文化、健身于一体的森林型生态岛屿公园,将呈现在市民眼前。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