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制作蓑衣第一道工序是“打线”,需用粗细不一的几种棕线和棕绳材料,蓑面和蓑底要靠细线一针一线缝合连缀而成,这道工序当地人叫“刺棕蓑”。第二道工序是制蓑模,要挑选棕面较宽长的棕片来制模。整件蓑衣好像一只大蝴蝶,两翼略上翘,中间用蓑骨做成圆领口。披在身上,任再大的雨,也不会让人淋湿。蓑衣分上裙和下裙两部分,上裙宽3尺、长2尺,下裙形状像“横轴”,宽3尺多、长1.8尺。“横轴”两边连着两块片裙,作为胸襟,从胸前垂下,把下腿肚围起来。第三道工序是“缝线”,蓑衣有表面和里面,两面都要缝线。里面间距较大,粗疏线间距1寸左右,蓑表面缝线却是密密麻麻,没有间距。“缝功”是考验技术的活儿,也是最苦最累的活,师傅要盘腿坐在蓑模上,弯着腰,两手各握一“扒”针和一“挑”针,左右开工,一天十几小时,还要千针万线不出一丁点错。正是长年累月的缝线,让他患上“职业病”,如今他连走路都弯着腰。
对这传统手艺,我感到兴趣盎然,便学着制作起蓑衣。尽管有范益平老人在手把手指导,我还是显得笨手笨脚,手忙脚乱。折腾了几个小时,不是凹凸不平,就是间距不均,都要范益平老人帮忙返工。
在我制作蓑衣过程中,范益平老人一边帮忙一边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塑料雨具代替了传统蓑衣,农民也不再冒雨耕作田地,蓑衣逐渐走向消亡。后来,一部分蓑衣师傅转型加工棕垫、棕床之类的棕产品。但是,当地现在却兴起制作微型蓑衣。这种微型蓑衣制作材料、工艺、样式与传统蓑衣一样,但尺寸缩小了3倍,只有1尺多,推出后很受市场欢迎。
小小的蓑衣穿不了,为何会销售火爆?我感到不解。老人告诉我,在莆仙民俗中,蓑衣可驱邪。孕妇、病人或婴儿外出,需穿上蓑衣护身。结婚、乔迁时,也要在门首或墙上高挂蓑衣。而传统蓑衣太大,携带不方便。于是,蓑衣师傅根据市场需求改良制作了“缩小版”蓑衣。如今,“微蓑”销售到湖南、江苏等地,还卖到东南亚各国。在新加坡,有件他们制作的精微蓑,卖到200元美金。
范益平老人现在也在制作微型蓑衣,他的微蓑在市面上每件价格几百元,甚至上千元。他说,这种微型蓑衣可用于民间农业生产工具研究,也可作为民俗用品研究,如果市博物馆要收藏的话,他可以免费捐赠一件。
“微蓑”的生产为濒临灭亡的蓑衣制作工艺开拓了传承的新路,也打开了“蓑衣之乡”的经济转型和农业创新崭新一页。 (湄洲日报黄凌燕)
责任编辑:卓志沐 |
- 2012-07-27漳州蓑衣"博物馆":瞅瞅"作坊"里小人物的大情怀
- 2011-09-14德化8米长蓑衣30多万针缝制 将申报吉尼斯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