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蓑衣,这种“穿”越千年、逐渐远去的“雨衣”,如今却焕发新的生机。春雨霏霏时,记者寻访“蓑衣之乡”,听蓑衣制作手工老艺人话今昔——
图为范益平老人展示新制作的微型蓑衣。
三月天,小孩脸,说变就变。上周还阳光明媚,气温一路“高歌”,首次突破30℃大关。这周雨水就协同雷公电母风婆一同前来。3月29日,风声雨声雷声阵阵。下雨的天气,让人想起以前的蓑衣。
蓑衣曾经是农家必备的“雨衣”。每逢春雨霏霏,农民披蓑而作,不误农时;渔家戴蓑荡舟,渔歌不息。现在,蓑衣几乎已经绝迹。我几经打听了解到,涵江区庄边镇的霞溪村和前埔村过去是闻名遐迩的“蓑衣之乡”,当地历代制作蓑衣,产品曾销往全市各乡镇,还销到福清、永泰、惠安等地区。如今,“蓑衣之乡”还生产蓑衣吗?能否找到往日的蓑衣师傅?这天,我决定前往探访。
来到庄边镇前埔村,村民告诉我,棕树上的棕片是制作蓑衣的全部用材。庄边镇之所以成为闽中蓑衣主要生产基地,是因为地处山区,有高海拔的山顶,能盛产棕树。当地有句俗话:“一千棕,吃不空。”因此,住在山顶的农户房前屋后都栽种棕树。每到冬季,村民便上山采割棕片。棕片每年采割一次,一株棕每次可采集10多张棕片。
采访中,前埔村村民还告诉我,今年74岁的范益平是“蓑衣之乡”最出名的蓑衣师傅。他从15岁开始学做蓑衣,如今从事这手艺已50多年,制作的蓑衣精细均匀,总是“抢手货”,会比别人贵上几元钱。
在村民带路下,我找到范益平家。范益平老人正在制作微型蓑衣。他介绍说,蓑衣分精细与粗次两种。粗次蓑衣俗称“市蓑”,只用50张棕片制成,而把少量的棕片两边较粗硬的棕骨撕成条状,替代部分棕片,铺夹其中。可以说,这是师傅偷工减料制成的。像这样的蓑衣,只需三天就可完成一件。而精细蓑衣俗称“好蓑”,要选用较好的棕片,需用100张棕片,不用棕骨,缝线细而密,讲究花边,还会绣上花纹、主人的名字或时间等。上好的蓑衣要求整体平直流畅,不能凹凸不平。如果上下裙搭配和谐,那就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这种蓑衣坚固耐韧,穿上十余年没有问题,但要提前预订,师傅完成制作要一周以上时间。
责任编辑:卓志沐 |
- 2012-07-27漳州蓑衣"博物馆":瞅瞅"作坊"里小人物的大情怀
- 2011-09-14德化8米长蓑衣30多万针缝制 将申报吉尼斯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