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亭卖的东西越来越多,生意却冷清了
报刊亭:卖书报兼卖杂货
曾经,街头的报刊亭是市民经常光顾的地方。时过境迁,受网络等方面的冲击,报刊亭的现状普遍不佳。
20日上午10时许,记者在市区溪南路一报刊亭逗留了一个多小时,很难见到有人前来买报。“一天下来买报刊杂志的只有十多人,不要说赚钱,只要不亏本就行了。”报刊亭老板一边忙活着整理陆续送来的报纸,一边告诉记者。
除了报刊杂志,报刊亭里里外外摆满矿泉水、饮料等。老板接手报刊亭才2个多月,起初认为这里离图书馆近,人流量也不错,没想到月营业额还不到2000元。
随后,记者走访发现,大部分报刊亭经营较为困难,许多报刊亭的收入大部分来源于卖饮料和口香糖之类的杂货收入。
家中书架:逐渐沦为摆设
静下心来,品一杯茶,读一本书,来一场心灵旅行——这样的生活情境越来越少了。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大、应酬娱乐的增多以及网络信息铺天盖地的涌入,能够静心看书的人并不多。
连日来,记者随机采访了30位市民,其中近20位平日很少看书。大部分年轻市民不爱看纸质书,而是青睐网上阅读等更快捷的阅读方式。
“只给女儿买了些儿童用书,自己没买什么书,有时间就看看报纸或上网看新闻。”李先生家住林景花园,昨日,记者在他家看到两层的书架上摆了不少书籍。但他坦言,毕业后就很少再买书,书架渐沦为摆设。
网上:网络购书成市民首选
近年来,当当网、天猫等纷纷抢滩图书市场并发起价格大战,网上购书的价格随之走低,如两周前的“双十二”网上购物节,各路商家纷纷推出低价优惠吸引消费者。
在几大网上图书商城,“买200送100”之类的促销手段并不鲜见,与之相对的其图书销售量也因为较低的折扣而直线上升。记者登录网站发现,网上书店中促销的标语随处可见,且图书分类也涉及各种类型,齐全而易查找。“现在图书贵,而且自己需要的书在书店里经常买不到,选择网购比较实惠、快捷。”近日,在新华书店看书的小陈坦言,考虑价格因素,更多的还是选择在网络买书。
农家书屋:管理模式亟须完善
“农闲的时候一般早上来看书,农忙时则会趁着中午太阳大时到书屋看一个钟头的书。”19日上午,记者在新罗区万安镇高厦村农家书屋遇到正在阅读农业技术类书籍的村民罗炳坤,他一般每周来农家书屋看2次书。管理员小罗告诉笔者,每天都有数名群众前来看书。
小罗只是兼职管理员,平时在村里还有其他事务要做,身兼数职的他也只能在闲时照看和管理书屋。记者了解到,全市大部分农家书屋均没有专职图书管理员,多数由村干部或者有责任心、具备一定文化素质的村民兼任。
除此之外,农家书屋图书和报刊杂志的配备、补充现状也不尽如人意,大多数是由政府一次性投入建设并购买图书,无法经常性地、不间断地补充图书资源,造成藏书陈旧,农民急需的喜欢的科技、法律、生活等方面的图书短缺,实用图书少,对农民读者的吸引力就无法增强。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3-12-10武平县启动2013年全民读书月活动
- 2013-11-27魏咏柏:古人善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