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人文福建> 八闽动态 > 正文
南宋泉州:市舶司岁入百万缗 刺桐城可闻万国音
http://wmf.fjsen.com 2013-12-20 09:43  蔡紫旻 来源:东南早报    我来说两句

《诸蕃志》载 “澎湖隶属晋江县”

嘉定十七年(1224年),宋太宗第八代孙赵汝适掌泉州市舶司,他一方面参考有关图籍,一方面询问到泉州经商的胡贾,写成了海外交通著作《诸蕃志》。书中详细记述泉州与58个国家和地区交通贸易概况及风土、物产。据《诸蕃志》载:“泉有海岛,曰彭湖,隶晋江县。”

除了介绍58个国家和地区的方位、山川、途程、风土、物产之外,赵汝适还在《诸蕃志》里详细记载了泉州海外交通情况。书中显示,凡记载中国与东南亚、东北亚诸国、印度、阿拉伯及北非各国的航线距离、日程、方位,多以泉州为基准。

当时泉州港海商交通航线有泉州至占城,泉州至三佛齐、阇婆、渤泥,泉州至印度及阿拉伯,泉州至东非、北非,泉州至菲律宾,泉州至朝鲜、日本等航线。国内航线则有泉州至广州,泉州至澎湖、台湾,泉州至浙江,泉州至江苏、山东等航线。

《诸蕃志》中记载了外国人在泉州的生活情况,以及外国人在泉州建有丛冢等内容。书中记载,进口香药在泉州民间应用已经很普遍:苏合香油,出产大食国,可以治大风病,“蕃人多用以涂身”,“闽人患大风者亦仿之”。

而当时泉州海商用酒、米、面粉、纱、绢、漆器、瓷器等货物与海南商人交换当地土特产。发船时间为岁末或正月,五六月回舶。如果载槟榔则四月至,槟榔盛产于南洋诸国及海南四州,“泉商贩大率仰此”,“泉、广税务,岁收数万缗”,可见贸易量之大。有意思的是,到海南的闽商,如果遇到“风飘荡,赀货陷没”,则入黎族少数民族地区耕种。

刺桐城内 可听百种异域口音

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八月二十五日,意大利东部沿海城市安科拉的犹太商人雅各·德安科纳,抵达了当时世界最繁荣的港口城市刺桐(即泉州)。他在刺桐生活了半年,并用古意大利文写下《光明之城》手稿,记述自己在泉州所见到的外国人。

雅各在刺桐见到的外国人包括法兰克人、萨拉森人、印度人、亚美尼亚人、犹太人、英国人,来自阿拉贡、威尼斯、热那亚、安科拉、比萨、亚历山大里亚、巴拉士、佛兰芒的布鲁格等地。这些人操着各自语言,在刺桐城内能听到一百种不同的口音。

在刺桐,外国人有自己的客栈和仓库。人们分区居住,宗教信仰自由,风俗习惯得到泉州当地人的尊重,外国人有自己的教堂、学校和墓地。基督教徒经常与偶像崇拜者(即泉州当地佛教徒)联姻,也产生了很多中外通婚的后裔混血儿。

雅各所见的外国人在泉州的情况,与历史文献的记载吻合:乾隆《泉州府志》记载:宋朝“胡贾航海踵至,富者赀累巨万,列居城南。”而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汪大猷知泉州时“蕃商杂处民间”。

泉州的官民尊重蕃商的生活习惯。宋代大食蕃商施那帏“侨寓泉南,轻财好施,有西土气习,作丛冢于城外东南隅,以掩胡贾之遗骸。”

南宋末年(1276年),原籍阿拉伯的海商蒲寿庚以福建广东招抚使的身份“主市舶”,当年十二月,蒲寿庚降元。虽然听起来不那么光彩,但蒲寿庚此举客观上使泉州港得以幸免于战火。泉州港在元军占领泉州的第二年即开港,而蒲寿庚降元后提出尽快恢复市舶司制度被元廷采纳,由此,泉州迎来了最为辉煌的元代极盛时期。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