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桥建于南宋,是全国最长的梁式石桥。(潘登/摄)
朱熹三代 为官讲学传道泉州
“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这是南宋理学家朱熹对泉州的评价。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年),朱熹任泉州府同安主簿,泉州成为他考中进士后首先出仕的地方。此后朱熹常到泉州各地讲学,绍兴二十八年,他在泉州讲学时称泉州为“温陵”。
其实,朱熹一家三代都与泉州颇有渊源。
史载,朱熹年幼时就曾跟随父亲朱松到过泉州。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晋江安海东西两市商人因争夺码头发生械斗,榷税官难以控制。于是朝廷差官临监,始置石井镇。朱松为首任石井镇官,工作之余,他常教化百姓,启迪文风。
乾隆《泉州府志·风俗》载,泉州成为“海滨邹鲁”、“文教昌明”之邦,与朱熹的教化有着密切关系。《泉州府志》称,朱熹“过化”后,泉州“民风更变”,民间婚丧喜庆悉“遵朱子家礼”。他在泉州讲学期间,在城内创办小山丛竹书院,亲自讲学授徒。
嘉定四年(1211年),朱熹之子、担任通判的朱在受邀在晋江安海镇西主持筑建石井书院,规制仿州县学宫。朱松讲学的石井书院,是晋江县最早创建且至今犹存遗址的书院,其与小山书院、温陵书院和欧阳书院合称为“泉州四大书院”。
修桥成风 建安平桥全国最长
公元11世纪至13世纪,泉州出现修建石桥的热潮。据乾隆《泉州府志》记载,泉州历代造桥总数为260座,其中宋代105座。仅南宋绍兴年间(1131至1162年)建造的著名桥梁有:安平桥、东洋桥、石筍桥、普利大通桥、玉澜桥、苏埭桥等。泉州城区也建有许多桥梁,如通淮桥、镇南桥、花桥等。
因此有了“闽中桥梁甲天下,泉州桥梁甲闽中”的说法。
宋代泉州所造石桥多为梁式,布局大部分建造在近海,有的深入海湾,以沟通市区和港区、码头的联系,便于海船装卸货物。
晋江县安海华侨黄护与僧祖派捐资建安平石桥(俗称五里桥)。桥未成,两人先后去世。绍兴二十一年,知州赵令衿主持续建,次年竣工。安平桥桥长2255米,是全国最长的梁式石桥。安平桥的桥墩下采用睡木沉基,即使用巨大松木二层纵横层叠,作为卧椿,桥墩叠砌于上。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3-11-27南宋词人品读:伟大的生态词人辛弃疾
- 2013-09-28晋江冷水井村与南宋幼主的故事
- 2012-07-13宁德南宋墓出土大量寿山石雕 墓主或为当地高官
- 2012-02-03南宋古墓惊现殡仪馆后山追踪:墓主为平民可能性大
- 2011-05-31福州森林公园内南宋赵汝腾之两首摩崖诗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