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庙周边历史遗迹多 流连小巷品味市井风情 2013-10-28 09:23 许雅玲 陈灵 石伟琴 陈晓东 来源:泉州晚报 我来说两句 |
文庙是泉州重要的历史文化景点,在那里可领略“人文之胜,甲于闽省”的泉州古风。 |
文庙周边小巷历史遗迹多 流连人气小巷品味市井风情 马坂巷10号的清末建筑仍在使用,一座西式旋转楼梯很古朴。 本报讯(记者 许雅玲 陈灵 石伟琴 陈晓东文/图)除了东街、西街和中山路,老城区还有个地方聚集着大量古街巷,即文庙周边。文庙是泉州重要的历史文化景点,在那里可领略“人文之胜,甲于闽省”的泉州古风。逛过文庙,不妨往周边古朴的巷道走走。从车水马龙的大道上转进曲径通幽的小巷,历史气息扑面而来。历史遗迹星星点点,名人足迹不一而足。有人说,一座好的城市,是要经得起游客的寻常打量的。近日,记者走进小巷,以寻常人的视角来触摸温度,感知这座城市,细品泉州的市井风情。 水门巷因小吃出名 水门巷:昔日竹街今小吃遍布 一年四季,水门巷里总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水煎包店、“炸枣”店、国仔面线糊等各种小吃店云集此处。每天早晨,附近的老住户李阿姨总要先吃上一碗面线糊,再逛逛巷子里的菜摊,讨价还价一番之后,带着新鲜的蔬菜心满意足地回家。水门巷里除了有泉州名小吃面线糊之外,狗肉也很受欢迎。临近立冬,慕名而来品尝狗肉的市民比平常多了些。 水门巷因为美食的丰富而变得热闹,让这座古朴的城市多了几许人情味,甚至有人称它为“泉州小吃一条街”,这正印证了它兴旺的人气。事实上,在很久很久以前,水门巷是以竹器出名的。如今走进水门巷的中段,还能找到此前的“竹街”,不过却早已与竹子无关了。 在水门巷里,还有一个旧石碑——南薰门遗址。刘老伯从小生活在这里,他告诉我们,南薰门是元朝时期所建,这个水关有5米多高,宽约3.5米,深约2.7米。因为南薰门俗称水门,而巷子又可以直通古时的城门,因此被人称为水门巷。 胭脂井 后城:小桥流水映衬古榕 巷子两侧满是各种各样的玉器店、古玩店,一些小贩甚至会在路边摆摊叫卖古玩,没错,此时的你就身处在后城小巷里。据传,旧城改造之前它只是一条小巷,之所以被称为后城,是因为五代时清源节度使拓建罗城,而这里正好在罗城南城墙的后面。如今的后城已难寻当初的遗迹,取而代之的是依古建筑形式而重新建筑、集旅游观光购物于一体的旅游街。 住在附近的黄先生每当有朋友到来,总会带他们到后城的古厝茶馆里闲聊,在他看来,这已成为后城的标志之一。“整座茶馆就是泉州古大厝的模样,红砖、厅堂等,冬暖夏凉,坐在里面泡茶心情非常放松。”这让黄先生尽情享受慢生活,也从中感受泉州的味道。而后城里具有传统古民居特色的杨宅、黄宅,也时常迎来外地游客。 传统的古民居,著名的旅游文化景点清净寺、关帝庙,祖师巷桥、百源桥、清净寺桥、兵马司桥等等,既有小桥流水,又有古宅古榕,这让后城别具一番特色。也难怪,每年元宵节的传统灯会,这里总会挂满红灯笼,迎来一批又一批的游客欢度传统佳节。 胭脂巷因这座苏祠内的胭脂井得名 胭脂巷:胭脂井存苏祠内 涂门街西段有条巷子,人称胭脂巷。其实,此巷名称有多个版本。元代时,它被称为“燕支里”,巷中有祖闾苏古厝群,是北宋政治家、科学家苏颂居住在燕地的支派后裔,于元代南下在此定居所建。到明代,巷子改叫“燕支巷”,清代以后才统称“胭脂巷”。 为什么叫胭脂巷呢?据说,元代初年,燕支苏氏始祖苏唐舍及其后裔在此聚居。至明代嘉靖年间,始建苏氏宗祠,宗祠内有三口水井,传说水井的水是粉红色的,也有人说水井深,水为白色,但从井口朝下看整口井都是红色的,于是人们把井称为胭脂井,小巷也因此得名。 祖闾苏建筑群为联翩四座,均为三开间,占地近万平,有照墙、花园、亭榭等。在其中一屋的天井里,花、鸟、鱼和小假山在午前日光的照射下与红砖房融为一体,颇有大户之风。现在的户主苏先生带着记者来到宗祠堂,一口宽近一米的六角形水井匿于长案桌下。经考,此井或为宋代水井。“井水清澈,常用来拖地。”至此,加上宗祠门前一口荒废多年的古井,宗祠内的三口水井已发现两口。 马坂巷10号的陈宅兼具中西风格 马坂巷:见证泉州海外交流史 从中山路拐入马坂巷,由窄到宽,仿若时光倒流,瞬间笼罩于泉州古韵中。巷子里鲜有人车经过,临近午时,阳光有些刺眼,一位老人坐在屋前的藤椅上看着报纸。一旁,他的小孙子吃着葡萄,绕着爷爷一圈一圈地跑闹。葡萄不小心从小手滑落,他弯腰捡起,颠儿颠儿地跑到垃圾桶旁扔入。 他们屋对门是马坂巷10号,为清末宣统元年(1909年)商人陈文卿所建的中西合璧式别墅。一个刚放学的小姑娘见到记者要进门,燕子般地冲到院里,“奶奶,有客人来啦!”原来她叫小嘉卉,今年上一年级,她极力推荐屋内的一段“楼梯”。进入厅堂,穿过堂壁,在有些昏暗的墙角一隅,几缕阳光从天井漏下,洒在一座木制的旋转楼梯上。一步步踏上台阶,“吱呀吱呀”的声音让人有些担心,遂手扶栏杆,才发觉檀木色栏杆上有着精致动人的雕花。 来到二楼,近80岁的杨阿婆正坐在竹椅上闭目养神。她说,老屋有些破旧,去年刚修补了一番,现在共有3户人家住在这里。 从陈宅出来,继续步往巷子深处。在一位老人的指引下,记者穿过旧时壕沟,找到了泉州市舶司遗址。老人说,市舶司是古代管理海外贸易的官署,建于北宋,止于明代,历经宋元泉州海外交通鼎盛时期,每年举办祈风典祀、设宴犒享番商。至于马坂巷名的由来,他也不大清楚。据《泉州地名录》称,该巷居民原从涂门外马坂搬来,故名马坂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