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人文福建> 非物质文化遗产 > 正文
记忆中的童谣 非物质文化遗产泉州歌诀的传承与创新
http://wmf.fjsen.com 2012-11-19 16:28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11月15日讯(本网记者 庄小能) “天乌乌,要落雨,海龙王,要娶某,龟吹笙,鳖拍鼓,水鸡扛轿目凸凸,蜻蜓举旗喊辛苦,火萤挑灯来照路,照见一个水查某”,这是首泉州男女老少都耳熟能详的童谣。传统的闽南童谣得到历史的传承,后人也不断创新,创造出更多的泉州歌诀(童谣)。

15日下午,以“传承与保护”为主题的泉州歌诀传承经验交流会在闽台缘博物馆召开。泉州新海路闽南文化保护中心、泉州歌诀传习所,闽台儿童文化研究所,泉州市各高校、小学、幼儿园等在内的数十名传承人在此交流经验。

泉州歌诀,俗称闽南童谣,是一种用闽南语编创以及传播的民间口头文学,通常以儿歌的形式,结合游戏、动作表演等形式,渗透了闽南传统文化,具有着深邃的文化内涵,文化元素和底蕴。2008年,经过专家论证,泉州市政府审定公布《泉州歌诀(童谣)》列入泉州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记忆中在母亲怀里口口相传的童谣已鲜有人知。2007年6月9日,“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被国家文化部评定为我国第一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闽南童谣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是闽南乡土文化的重点保护和建设项目。泉州歌诀(童谣)也开始了一段新的绮丽旅程,重新散发青春的活力。

2009年6月份,经过5年时间的整理和收录,泉州市文化局和泉州市新海路闽南文化保护中心出版了这一图典。《泉州歌诀图典》共收录了186首传统的闽南方言童谣和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新童谣,还选登了泉州市各县市区学童谣、诵童谣、赛童谣的活动剪影。《泉州歌诀图典》的出版让泉州歌诀口口相传的模式在新时代得到升级。

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也将泉州市机关幼儿园定为“泉州歌诀(童谣)传习所”。幼儿园的小朋友通过游戏的方式,表演童谣。不仅是泉州市机关幼儿园,泉州市的不少幼儿园也都开展了童谣的教习的,让泉州歌诀得到更好的传承。

在传承的基础上,泉州歌诀代表性传承人和泉州年轻一代,也正在以不同的方式对童谣进行创新。

泉州歌诀代表性传承人傅孙义介绍,现有存留的童谣反映动物、植物、器物的比较少,反映节日的也不多,所以他便进行了大量创作,在原有的100多首的泉州歌诀的基础上,还创作了800多首。傅孙义表示,他通过精选,已经编撰完成了1000首的《泉州歌诀(童谣)1000首》,分为动植物、儿童生活、日常知识等九大类,有望明年出版。

泉州的年轻人则将泉州歌诀通过漫画,动画短片的形式,通过微博、视频网站等途径来传播,让更多人了解泉州童谣。

责任编辑:陈楠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