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认为漳州提线木偶属闽西衍派。木偶的扮相、面谱与闽西汉剧相同,唱腔先用“弋腔”,后改唱“外江”(汉调、乱弹为主),捎带“客家官话”声调。民初,因潮剧在漳州盛行,开始吸收潮剧唱腔及道白。30年代,歌仔戏兴起,又吸收歌仔调。
陈侨森、李林昌两人的观点,也得到了魏敢相的印证。魏敢相说,13岁开始学戏时,他还清楚记得当时唱的是闽西汉剧的腔调,文革期间破四旧,戏团解散了,木偶、折子被烧,师傅也病逝。1980年,魏敢相重组戏团。重组后,魏敢相除了继承原先的提线法外、行头外,唱腔上则有很大的变化,他将唱腔改为歌仔调。为了学习歌仔调,魏敢相到漳州各地芗剧团学习,并将他们的唱词录起来,然后整理出折子。“现在我们演出的折子有38本,全部都是芗剧传统剧目”。
台湾学者郭朝宗,对闽西提线木偶戏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查与研究。他在《北台湾傀儡戏源于闽西及其传台后变迁之初探》得出结论称,闽西提线木偶,是明朝初年从浙江传入闽西上杭的,后由上杭发展至闽西,进而远播闽南、台湾等地。
【交融】语言技法融合闽南木偶闽西受宠
加入客家话对白 南靖木偶闽西受
宠龙岩永定县陈东乡村民卢先生,正在为今年秋天的社戏作准备,他已经预订了魏敢相的长教提线木偶芗剧团,“现在这个戏班演出都很繁忙,如果不提前预订好,弄不好就排不上。”
卢先生所在村庄的保生大帝神庙,每年都要举行一次社戏。据卢先生介绍,这是永定客家人的一个传统,“许多祠堂、庵庙都有附建戏台。村里为了在迎神赛会、大型庆典或某姓氏举行祭祖活动之时,要请戏班演戏”。每当这一时候,村里通常都要请戏班演出,以前还有过同时请几个戏班对台助兴”。
一般比较小的庙宇或者比较小的村庄就是安排木偶戏。卢先生今年56岁了,他还记得,村里以前请的木偶戏团,都是本县的,但是近几十年来,本地许多木偶戏班都解散了,“魏敢相的长教芗剧木偶戏团现在很受欢迎。”
为何南靖的木偶剧团,会在永定大受欢迎?在魏敢相自己看来,主要有几个因素,一是芗剧的唱腔本身优美,尽管唱词用闽南语,但演出时,都会配上字幕,理解起来不难;芗剧的剧目与汉剧剧目不尽一致,对长期听闽西汉剧的当地人而言,,可以说是“耳目一新”。
而最为重要的是,魏敢相的剧团在龙岩演出时有一些变化,那就是对白使用客家话对,“比如在人物对白中,突然冒出一句诙谐的客家话,立刻引起哄堂大笑。”魏敢相猜测,这也许是他的戏团在闽西很受欢迎的重要原因。
责任编辑: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