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人文福建> 八闽动态 > 正文
泉州首次水下考古大发现 印证海滨邹鲁名不虚传
http://wmf.fjsen.com 2012-06-07 09:52   来源:泉州晚报    我来说两句

原始青瓷窑址见证商周泉州瓷器烧制历史

2007年10月,泉州市博物馆考古工作人员在德化与永春交界的寮田尖山进行文物考古调查时,初步发现窑炉断面一处,印纹陶、印纹硬陶、原始青瓷堆积多处,堆积层跨越两座山头,面积约1万平方米。后经福建省考古所复查,认为是一处商周时期的原始青瓷窑址,初步判断年代在商代晚期至西周,距今3000年左右,它让全省瓷器烧制历史提前1400年。而此前,全国已知只有浙江省发现过。

点评:陈建中认为,从史前的打制石器和刮削器到商周石器南安大盈寨山遗址出现的青铜器,说明泉州早期人类已经进入了青铜时代。此外,德化寮田尖山原始青瓷的出土,将泉州德化陶瓷历史往前推了2000多年。

大批古墓重现六朝音乐与佛教文化发展

据说,汉晋时期,为躲避战乱,中原士阶层和庶民大举南迁到泉州。在之后与当地闽越人的交流中,流入的乐器“阮”在外形和演奏形式上也有所改变,随着本地弦管、梨园、木偶等地方戏曲的形成,“阮”这一中原的拨弦乐器慢慢成为适合地方戏曲演奏的琵琶。

2006年8月至12月,正在建设的福厦高速铁路穿过南安市丰州镇桃园村与西华村北部交界处的皇冠山,令人振奋的是,大批古墓群被发现。发掘的43座古墓里,5座含有“阮”纹墓砖引起了考古人员的注意。“阮”纹墓砖的出现把泉州地方音乐史前推了数百年。

在拥有佛教人物图案的墓里,考古人员注意到纪年墓砖的时间是天监十一年,而这比南朝梁大同(公元535-545) 印度高僧拘那罗陀来翻经还要早上二三十年。由此可见, 有实物记载的海外高僧入泉州的时间, 又被推前了。

点评:六朝古墓出土的佛教砖和音乐砖反映了中原文化与泉州地方文化在精神生活与宗教信仰方面的一大进步,它对于佛教文化在泉州传播和泉州音乐与地方戏曲的产生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责任编辑:陈楠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