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湾首次开启水下考古 将展开水下遗址普查
1974年挖掘出的后渚沉船
东南网-海峡都市报闽南版5月16日讯(记者 郑慧雅 曾小琴 林天真 华健 陈世国 谭青 黄谨 黄启鹏 文/图)
核心提示
蓝蓝泉州湾底,一只宋代德化窑的青白瓷印花执壶,正等着我们去打捞。
相对于“地上看泉州”,泉州湾底,绝对是一片神秘之所在,也是泉州海丝文化的瑰宝所在。
泉州湾,曾经船来船往,商贾如织,往来世界各地的货物,十分丰富。接下来,泉州湾海底世界的揭秘,或将再次震惊世人。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泉州将首次启动沿海水下文化遗存普查的陆上调查。本报联合调查队向读者征集相关线索,如市民有相关文献资料、历史传说或相关古瓷器等文物,可拨打968111提供。
国家博物馆等多部门调查
宋元时期,泉州是“东方第一大港”,明清时期海上则战火纷飞。历史飞驰而过,恰好留下了泉州海域众多遗存。
“相比广东、南沙群岛等地陆续发现南海一号、南澳一号等,泉州的水下考古至今基本无进展”,泉州文广新局副局长、泉州海交馆馆长丁毓玲说,倒是现在一些渔民捕鱼时经常发现古代瓷器。
最近几年,泉州开始重视培训一些水下考古专业人员,一些人员还参与南海、西沙群岛等地的沉船发掘。丁毓玲认为,现在进行水下文化遗存普查正当时。
“此次陆上调查历时两年,通过文献资料搜集和实地走访结合,为水下考古地点寻找确切依据”,丁毓玲说,地毯式调查,工作量大,还将发动各调查地点文化站的工作人员配合,并已对这些人员进行过培训。
本次水下遗址调查,由国家博物馆、省博物院及泉州市文广新局等单位联合进行,先期进行陆上部分调查。
责任编辑:陈楠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