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道光邮集《帆船》中的一页,该邮集曾在国内外多次获奖,开了长乐集邮在国内外顶尖邮展获奖之先河。
企业家的集邮发展基金
每年春节开假后的第一天,长乐经纬集团创办人林梅燕不是去公司,而是到长乐邮协“报到”。正月初七这一天,长乐市委书记和市领导到邮协跟长乐企业家拜年已成惯例。大家兴致勃勃地讨论完邮协未来一年的计划后,才进入长乐经济开春规划发展的讨论。很多人不知道,在长乐企业界以“票”会友是件时髦事。企业家们正儿八百地谈完生意,喜欢掏出自己珍藏的邮集互相交流。你来我往,集邮的企业家就越来越多了。
2007年,热衷集邮的林梅燕牵头成立了个长乐集邮发展基金。当地的力恒锦纶科技有限公司、鑫海钢铁集团等20多家企业加入,共募集资金120万元,由企业家、邮政局、集邮协会三方代表组成了“长乐市集邮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共同管理,采取保本用息、长期运转的模式来管理集邮发展基金。基金每年分红的9万元全部用于协会的运作,包括聘请省内外集邮专家来长乐讲座,奖励在各级邮展中获奖的长乐邮协会员等。基金成立以来,会员邮集参展获奖达152人次。
不过,林梅燕认为,与其说是长乐企业支持集邮文化发展,不如说是两者相互映衬生辉。这两年,长乐相继以本地支柱产业为题材,制作了专题邮集《纺织》、《钢铁》,均获得福建省邮展金奖,无形中通过邮票提升了长乐本土产业的知名度,可以说是做了个“最雅致的广告”。
林梅燕的儿子林捷凌2003年大学毕业后就开始接手企业,现在是公司总经理。让林梅燕喜出望外的是,子承父业的不只是企业,还传承了他的集邮“家业”。儿子小的时候,林梅燕就从世界各地带回邮票作为礼物,邮票成了儿子看世界的一扇窗户。长大后,林捷凌的集邮爱好一直没断,经常和邮协的老专家合作,一起完成专题邮集的制作。2009年的世界集邮展览上,林捷凌的专题邮集《风》获得大镀金奖。
孩子们的少年邮局
走进长乐吴航中心小学,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座绿色的邮亭,上书“吴航少年邮局”。这家成立于2009年的福州地区首家少年邮局一年的业务额有6万元。有趣的是,它的局长只有11岁,是吴航中心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张博文,两个副局长也都是这里的小学生。三位局长是通过演讲竞聘上岗,由长乐邮政局正式发文任命。
每天下午的1点30分到2点整是局长们轮流当班的时间,主要是卖邮品、报纸杂志,以及办理寄信等业务。年末岁初通常是邮局生意最好的时候,因为同学们喜欢在这里寄明信片,为的就是信封上“吴航少年邮局”的那个邮戳。
校长王长雄告诉记者,学校开设邮局主要就是为了让学生能近距离的接触邮票。长乐的许多家庭都有集邮的传统,这些孩子耳濡目染,有的自己也攒了不少邮票。学校不仅指导孩子们集邮、编邮集,还教他们自己动手设计邮票,写集邮征文,一张小小的邮票可以涵盖许多教学内容。
去年,在“中国2011第27届亚洲国际集邮展览”上,吴航中心小学6年级学生罗雅婷获得了青少年类别大镀金奖。她制作的专题邮集《船帆》包含几十个国家的封、片、简、邮戳、小本票和各种印样400多件,其中年代最久远的一件是英国1840年发行的马尔雷迪封。为了扩大收集源,吴雅婷很早就学会了在网上与世界各地的集邮爱好者交流、交换邮票。在家人的支持下,小姑娘花了近4年时间才制作完成了这部邮集。邮集分成6章,可以说就是一部微缩的船帆史。
600多年前,长乐是郑和下西洋的出发地。这座沿海城市拥有许多与“风”“帆”有关的记忆。现在,这些历史浓缩在一张张小小的邮票里,制作成一本本厚厚的邮集出现在国际各大顶尖邮展中,以其方寸之“帆”重新驶向世界。
责任编辑:陈楠 |